一种工程勘察钻孔井下取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1963发布日期:2021-09-08 03:3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勘察钻孔井下取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勘察钻孔井下取水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工程勘察钻孔中,钻头冷却、泥浆护壁等都需要较多清水。在勘察现场,主要采用运水的方法,即用水箱将场外的水运送到场内,来满足工程和生活的用水需求。通常,运水存在运距较长,水量有限,成本较高的问题,所以需要使用到工程勘察钻孔井下取水装置,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工程勘察钻孔井下取水装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3.目前,现有的工程勘察钻孔井下取水装置存在水泵抽取的水中带有许多杂物,影响水的使用效果,且装置的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勘察钻孔井下取水装置,通过活动过滤网和拦截网以及排污盖的设计,实现了半自动化,让需要的工作人员大大减少;通过活动过滤网、过滤箱和多重过滤网的设计,让井下污水可以快速通过多重精细过滤变为清水。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工程勘察钻孔井下取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背离进水口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排污盖,所述排污盖顶端活动套接有第一转轴,且排污盖通过第一转轴与壳体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排污盖顶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穿绳块,所述排污盖外壁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系绳块,所述壳体的两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贴合排污盖的底端,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进水口下方的壳体内侧壁,所述固定板的上方位于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活动过滤网,所述活动过滤网相邻进水口的一端活动套接有活动轴,且活动过滤网通过活动轴与两个侧板转动连接,所述活动过滤网的另一端贴合有拦截网,所述拦截网上活动套接有第二转轴,且拦截网通过第二转轴与两个侧板转动连接,所述活动过滤网一侧底部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的一侧均与拦截网相接触,所述拦截网背离连接块一侧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所述系绳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拉绳的一端,且拉绳的另一端穿过相邻的穿绳块并与一个凸块固定连接;
7.两个所述侧板的侧壁上位于固定板和活动过滤网的一端之间均倾斜开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壳体两侧壁上位于出水口的下方均开设有两个通孔,且壳体的两侧均通过通孔滑动嵌入有过滤箱,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外壁开设有排水口,将抽水机出水一侧的水管连至进水口,将两根拉绳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凸块上,将两根拉绳分别缠绕两个系绳块,保证固定不滑动,将两根拉绳分别穿过两个穿绳块,将两根拉绳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块上,打开抽水机,污水流向活动过滤网,因流水与活动过滤网的倾斜设计,使污物最终会堆积在拦截网与活动过滤网的夹角处,此时,活动过滤网下沉,连接
块上拉绳在经过穿绳块保证受力方向,拉动系绳块与凸块,使排污盖与拦截网打开,污物流出,凸块和系绳块复位,带动连接块复位,使活动过滤网复位,过滤后的清水经固定板阻隔,流向出水口,流至过滤箱,经过过滤箱过滤后,流向壳体内部,流向第二过滤网,经过进一步过滤后流向导水板,最终从排水口流出清水,本装置通过多重过滤解决了井下取水污浊的问题,同时使用半自动化,使用方便。
8.进一步在于:所述过滤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箱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两个所述箱体相邻一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排水槽,便于流水进行进一步过滤,同时方便人员进行拿取,方便更换滤网;
9.进一步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与过滤箱的顶部相接触,便于固定过滤箱的位置,使过滤箱准确的接受出水口流出的水流;
10.进一步在于:所述底板内侧固定连接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倾斜放置,且导水板的一端位于排水口下方,便于流至壳体内部的水流快速被导出到排水口;
11.进一步在于:所述固定板和活动过滤网均倾斜设置,所述活动过滤网处于工作位置时,活动过滤网的底面与固定板的顶面相接触,且活动过滤网处于初始位置时,活动过滤网的底面与固定板的顶面分离,便于让污水快速聚集至过活动过滤网和拦截网的夹角处,使活动过滤网一端重量增加,使排污盖和拦截网打开;
12.进一步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使流水经过多重过滤,更加清澈,同时因为活动过滤网和过滤箱的过滤,第二过滤网需要更换的次数减少。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通过活动过滤网和拦截网以及排污盖的设计,实现了半自动化,使用方便;通过活动过滤网、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网的设计,让井下污水可以快速通过多重精细过滤,提高井下污水的净化效率,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图1

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侧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排污盖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00、壳体;110、排污盖;111、穿绳块;112、第一转轴;113、系绳块;120、进水口;200、侧板;201、出水口;210、拦截网;211、第二转轴;212、凸块;220、固定板;221、固定块;230、活动过滤网;231、连接块;232、活动轴;300、过滤箱;310、箱体;311、排水槽;320、手柄;330、第一过滤网;400、底板;410、排水口;420、导水板;500、第二过滤网;600、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

7所示,一种工程勘察钻孔井下取水装置,包括壳体100,壳体100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120,壳体100背离进水口12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排污盖110,排污盖110顶端活动套接有第一转轴112,且排污盖110通过第一转轴112与壳体100的两侧转动连接,排污盖110顶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穿绳块111,排污盖110外壁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系绳块113,壳体100的两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00,两个侧板200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0,固定板220的一端贴合排污盖110的底端,固定板2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进水口120下方的壳体100内侧壁,固定板220的上方位于两个侧板200之间设置有活动过滤网230,活动过滤网230相邻进水口120的一端活动套接有活动轴232,且活动过滤网230通过活动轴232与两个侧板200转动连接,活动过滤网230的另一端贴合有拦截网210,拦截网210上活动套接有第二转轴211,且拦截网210通过第二转轴211与两个侧板200转动连接,活动过滤网230一侧底部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231,且两个连接块231的一侧均与拦截网210相接触,拦截网210背离连接块231一侧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212,系绳块11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拉绳600的一端,且拉绳600的另一端穿过相邻的穿绳块111并与一个凸块212固定连接;
25.两个侧板200的侧壁上位于固定板220和活动过滤网230的一端之间均倾斜开设有多个出水口201,壳体100两侧壁上位于出水口201的下方均开设有两个通孔,且壳体100的两侧均通过通孔滑动嵌入有过滤箱300,壳体100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400,底板400外壁开设有排水口410,将抽水机出水一侧的水管连至进水口120,将两根拉绳600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凸块212上,将两根拉绳600分别缠绕两个系绳块113,保证固定不滑动,将两根拉绳600分别穿过两个穿绳块111,将两根拉绳600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块231上,打开抽水机,污水流向活动过滤网230,因流水与活动过滤网230的倾斜设计,使污物最终会堆积在拦截网210与活动过滤网230的夹角处,此时,活动过滤网230下沉,连接块231上拉绳600在经过穿绳块111保证受力方向,拉动系绳块113与凸块212,使排污盖110与拦截网210打开,污物流出,凸块212和系绳块113复位,带动连接块231复位,使活动过滤网230复位,过滤后的清水经固定板220阻隔,流向出水口201,流至过滤箱300,经过过滤箱300过滤后,流向壳体100内部,流向第二过滤网500,经过进一步过滤后流向导水板420,最终从排水口410流出清水,本装置通过多重过滤解决了井下取水污浊的问题,同时使用半自动化,使用方便。
26.过滤箱300包括箱体310,箱体310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手柄320,箱体310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330,两个箱体310相邻一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排水槽311,便于流水进行进一步过滤,同时方便人员进行拿取,方便更换滤网;固定板220的底面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221,固定块221的底端与过滤箱300的顶部相接触,便于固定过滤箱300的位置,使过滤箱300准确的接受出水口201流出的水流;底板400内侧固定连接有导水板420,导水板420倾斜放置,且导水板420的一端位于排水口410下方,便于流至壳体100内部的水流快速被导出到排水口410。
27.固定板220和活动过滤网230均倾斜设置,活动过滤网230处于工作位置时,活动过滤网230的底面与固定板220的顶面相接触,且活动过滤网230处于初始位置时,活动过滤网
230的底面与固定板220的顶面分离,便于让污水快速聚集至过活动过滤网230和拦截网210的夹角处,使活动过滤网230一端重量增加,使排污盖110和拦截网210打开;壳体100的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500,使流水经过多重过滤,更加清澈,同时因为活动过滤网230和过滤箱300的过滤,第二过滤网500需要更换的次数减少。
28.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抽水机出水一侧的水管连至进水口120,将两个过滤箱300插进壳体100的槽里,触碰到固定块221,将两根拉绳600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凸块212上,将两根拉绳600分别缠绕两个系绳块113,保证固定不滑动,将两根拉绳600分别穿过两个穿绳块111,将两根拉绳600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块231上,打开抽水机,污水流向活动过滤网230,因流水与活动过滤网230的倾斜设计,使污物最终会堆积在拦截网210与活动过滤网230的夹角处,此时,活动过滤网230因活动轴232的固定和沉积的污物开始一端下沉,连接块231上拉绳600经过穿绳块111保证受力方向下,拉动系绳块113与凸块212,使第一转轴112和第二转轴211转动,使排污盖110与拦截网210打开,污物流出,而后因为第一转轴112和第二转轴211的固定作用,凸块212和系绳块113开始缓慢复位,带动连接块231复位,使活动过滤网230复位,过滤后的清水经固定板220阻隔,流向出水口201,流至过滤箱300,经过过滤箱300过滤后,从排水槽311流向壳体100内部,经过第二过滤网500进一步过滤后流向导水板420,最终从排水口410流出清水;
29.使用完毕后,将过滤箱300从壳体100内抽出,洗刷清理,将抽水机的水管拔下,将两根拉绳600从凸块212和连接块231上解下,将活动过滤网230和拦截网210进行清洗即可。
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1.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