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无损整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1666发布日期:2021-09-29 04:2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套管无损整形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水井通道作业工具,即套管无损整形器。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随着全国各油田进入中后期采油模式,套损、套变井的数量在迅速增加。目前解决套变整形技术主要有机械整形、爆炸整形、液压整形等技术。机械整形中所采用的:梨形胀管器、偏心辊子整形器、旋转震击整形器等,普遍存在易卡死现象,虽有辅助工类震击器等解卡工具,可存在着机械整形工具易断落的二次事故隐患,其修井工艺繁琐,施工周期长,投资大等问题。爆炸整形技术中,其用药量很难把握准,变形处的套管往往伴有壁厚不均,爆炸的无方向性使得整形成功率偏低。液压整形技术中,钻具的承压性低,通过加装液压助力或大推力缸,也很难实现整形所需求的高钻压、大扭矩的需求,因此极大的降低的整形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快捷,整形成功率高的套管无损整形器。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套管无损整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接头、一个或者多个短接部、引锥部;所述的短接部包括短接部套体、短接部套体内部的短接部芯轴;短接部套体开有多列通孔,每个通孔内连接有钢珠固定套,钢珠固定套内装有可滚动的钢珠;短接部芯轴对应每个钢珠的位置都有配合钢珠滚动的弧形凹槽;所述的引锥部包括带圆锥整形头的引锥部套体、引锥部套体内部的引锥部芯轴;引锥部套体开有多列通孔,每个通孔内连接有钢珠固定套,钢珠固定套内装有可滚动的钢珠,引锥部芯轴对应每个钢珠的位置都有配合钢珠滚动的弧形凹槽。
[0005]
上述方案中
[0006]
短接部套体和引锥部套体上的每列通孔与相邻列通孔在列上沿圆周方向错开一定角度。
[0007]
所述的错开为顺次均匀错开。
[0008]
一个或者多个短接部、引锥部外径依次递减。
[0009]
短接部套体和引锥部套体均开有五列通孔,每列通孔均为四个,每列通孔与相邻列通孔在列上向不同方向错开18度。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根据套管粗细不同,套管无损整形器只需要一次安装,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用外径逐级递减的带有钢珠的短接部和引锥部,由于通过钢珠滚动挤压修复套管,对套管变形位置进行逐级递增挤压扩张至合理尺寸,对套管管壁的强度有保护的作用,提高了套管整形的成功率。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增加了油田的效益。
[0011]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0013]
图2是图1沿a

a剖面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参见图1、图2,零部件名称如下:上接头1,短接部套体2,短接部芯轴3,钢珠固定套4,钢珠5,圆锥整形头6,引锥部套体7,引锥部芯轴8。
[0015]
参见图1、图2,套管无损整形器,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接头1、一个或者多个短接部(根据需要整形的套管管径大小判断短接部数量)、引锥部,短接部和引锥部外径依次递减,形成锥状结构,对需要整形的部位进行逐级挤压,直至修复完成,可以保护套管管壁的强度。短接部包括短接部套体2、短接部套体2内部的短接部芯轴3,短接部套体2开有多列通孔(沿长度方向间隔开,沿圆周方向间隔开),每个通孔内连接有钢珠固定套4(用于固定钢珠,防止钢珠由于挤压变形部位而脱落),钢珠固定套4内装有可滚动的钢珠5,短接部芯轴3对应每个钢珠5的位置都有配合钢珠5滚动的弧形凹槽;所述的引锥部包括带圆锥整形头6的引锥部套体7、引锥部套体7内部的引锥部芯轴8,引锥部套体7开有多列通孔,每个通孔内连接有钢珠固定套4,钢珠固定套4内装有可滚动的钢珠5,引锥部芯轴8对应每个钢珠5的位置都有配合钢珠滚动的弧形凹槽,在圆锥整形头6上还有两列钢珠用于遇到变形部位通过锥形及钢珠缓冲对变形部位的硬接触,防止由于硬接触损坏套管管壁的强度。短接部套体2和引锥部套体7每列通孔与相邻列通孔在列上沿圆周方向错开一定角度,使钢珠看起来呈螺旋状排列,并可以基本覆盖需要整形的套管的内壁,使变形部位可以全面的得到挤压。
[0016]
使用方法:使用套管无损整形器时根据变形套管的管径大小确定短接部的数量,并确定引锥部套体7和短接部套体2的外径,然后与上接头1组合安装。上接头1与地面动力源连接,套管无损整形器下入需整形维修的套管中,下至套管变形的位置时,圆锥整形头6先开始接触变形部位,通过圆锥整形头6上的两列钢珠5旋转推进,然后引锥部套体7旋转到达变形部位,引锥部套体7上的多列钢珠对变形位置进行挤压扩张,随着滚动钢珠套管整形器继续旋转下沉,短接部到达变形位置,短接部套体2上的多列钢珠继续对变形的套管进行二次挤压扩张,根据短接部的数量再进行第三次或者更多次的挤压扩张,直至扩张套管管径至井下的工具可以打捞上来为止,将套管无损整形器提出已经整形好的套管,整形结束。
[0017]
套管无损整形器,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接头1、一个短接部、引锥部,短接部和引锥部外径依次递减,形成锥状结构,短接部包括短接部套体2、短接部套体2内部的短接部芯轴3,短接部套体2开有5列通孔,每列通孔为4个,相邻两个通孔中心轴呈90度,每列通孔的中心轴与相邻列通孔的中心轴在列上向不同方向错开18度,每个通孔内连接有钢珠固定套4,钢珠固定套4内装有可滚动的钢珠5,短接部芯轴3对应每个钢珠5的位置都有配合钢珠5滚动的弧形凹槽;引锥部包括带圆锥整形头6的引锥部套体7、引锥部套体7内部的引锥部芯轴8,引锥部套体7开有5列通孔,每列通孔为4个,相邻两个通孔中心轴呈90度,每列通孔的中心轴与相邻列通孔的中心轴在列上向不同方向错开18度(保证每个钢珠5与外接触),每个通孔内连接有钢珠固定套4,钢珠固定套4内装有可滚动的钢珠5,引锥部芯轴8对应每个钢珠5的位置都有配合钢珠滚动的弧形凹槽,在圆锥整形头6上还有两列钢珠,每列钢珠为4个,相邻两个钢珠中心轴呈90度。
[0018]
上面或以下的描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


技术特征:
1.套管无损整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接头(1)、一个或者多个短接部、引锥部;所述的短接部包括短接部套体(2)、短接部套体(2)内部的短接部芯轴(3);短接部套体(2)开有多列通孔,每个通孔内连接有钢珠固定套(4),钢珠固定套(4)内装有可滚动的钢珠(5);短接部芯轴(3)对应每个钢珠(5)的位置都有配合钢珠(5)滚动的弧形凹槽;所述的引锥部包括带圆锥整形头(6)的引锥部套体(7)、引锥部套体(7)内部的引锥部芯轴(8);引锥部套体(7)开有多列通孔,每个通孔内连接有钢珠固定套(4),钢珠固定套(4)内装有可滚动的钢珠(5),引锥部芯轴(8)对应每个钢珠(5)的位置都有配合钢珠(5)滚动的弧形凹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无损整形器,其特征在于短接部套体(2)和引锥部套体(7)上的每列通孔与相邻列通孔在列上沿圆周方向错开一定角度。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无损整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错开为顺次均匀错开。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套管无损整形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或者多个短接部、引锥部外径依次递减。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管无损整形器,其特征在于短接部套体(2)和引锥部套体(7)均开有五列通孔,每列通孔均为四个,每列通孔与相邻列通孔在列上向不同方向错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通道作业工具,即套管无损整形器。它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接头、一个或者多个短接部、引锥部;所述的短接部包括短接部套体、短接部套体内部的短接部芯轴,短接部套体开有多列通孔,每个通孔内连接有钢珠固定套,钢珠固定套内装有可滚动的钢珠,短接部芯轴对应每个钢珠的位置都有配合钢珠滚动的弧形凹槽;所述的引锥部包括带圆锥整形头的引锥部套体、引锥部套体内部的引锥部芯轴,引锥部套体开有多列通孔,每个通孔内连接有钢珠固定套,钢珠固定套内装有可滚动的钢珠,引锥部芯轴对应每个钢珠的位置都有配合钢珠滚动的弧形凹槽。具有使用方便快捷,整形成功率高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唐福彬 才艳梅 才永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化红光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0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