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矿岩无轨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0764发布日期:2022-02-08 02:5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地下矿岩无轨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下矿岩无轨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国产井下无轨运输设备的研发,无轨设备运输灵活、机动性强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矿山所青睐。传统地下矿无轨运输工艺具体实施过程有两种:第一种在开采水平层的采场由铲运机将矿岩运至采区溜井卸矿,采区溜井底部连通至运输水平层,之后在运输水平层由井下自卸卡车在采区溜井底部装载运至主溜井卸矿,最后经溜破系统、主井或其它提升系统将矿岩提升至地表;
3.另一种在开采水平的采场由铲运机将矿岩装至井下自卸卡车,之后由井下自卸卡车经主斜坡道运至地表。第一种传统工艺工序多,工艺复杂,设备及井巷工程投资相应高且主要为前期工程投资,同时由于工序多伴随而来的各种故障也多,耗能高,生产成本高;另外,由于井下卡车集中在运输水平运输,运输水平受井下自卸卡车尾气污染也较严重。第二种传统工艺虽然工序简单,但受运输距离限制,适用于开拓深度小于300m的矿山,适用范围受限,且运距远,耗能高,生产成本高。
4.另外,无轨设备运输灵活、机动性强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矿山所青睐。但是作为矿山运输咽喉部位的车场,并没有较合理的规划实现安全高效的矿岩的运输,也迫切需要出现一种适用于无轨运输设备运用的合理新型车场布置型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矿岩无轨运输系统,以解决地下矿岩无轨运输适用性差、车场布置不合理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地下矿岩无轨运输系统,包括多个子运输系统和主溜井,每个子运输系统包括:
8.第一水平联络巷,下行斜坡道的上端通过运输车场与第一水平联络巷连接,下行斜坡道的下端与主运输巷连接,
9.第二水平联络巷,
10.第三水平联络巷,上行斜坡道的下端通过运输车场与第三水平联络巷连接,上行斜坡道的上端与主运输巷连接,
11.主运输巷,所述主运输巷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联络巷通过运输车场连接,所述主运输巷的另一端通过运输车场与主溜井连接,
12.其中,主溜井用于接收从主运输巷运输的矿岩,矿岩经主溜井和井下提升系统提升至地表。
13.可选地,所述运输车场包括从主干路分支出的进车车道和出车车道,以及连接所述进车车道和出车车道的装卸矿车道,所述进车车道、出车车道和装卸矿车道组成亼字形
的运输车场。
14.可选地,所述进车车道和出车车道为弧形。
15.可选地,所述主运输巷的另一端连接的运输车场中,
16.装卸矿车道与其出车车道部分合并连接至主溜井。
17.可选地,所述主运输巷的另一端连接的运输车场中,
18.所述出车车道位于相对于其进车车道靠近主溜井的位置。
19.可选地,所述主运输巷连接的运输车场中,
20.所述运输车场的主干路与主运输巷连接。
21.可选地,所述第一水平联络巷连接的运输车场中,所述运输车场的主干路与下行斜坡道的上端连接,所述运输车场的进车车道和出车车道分别延伸连接至第一水平联络巷上。
22.可选地,所述第三水平联络巷连接的运输车场中,所述运输车场的主干路与上行斜坡道的下端连接,所述运输车场的进车车道和出车车道分别延伸连接至第三水平联络巷上。
23.可选地,每个子运输系统还包括自卸车,用于装卸矿岩。
2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5.(1)可以取消开采区溜井及运输水平工程,节省工程建设投资;
26.(2)各开采水平矿岩通过自卸车由采场就近卸入运输车场区域的主溜井,运距近,可以减少自卸车数量,从而减少工程投资、降低生产成本;
27.(3)不受开拓深度限制,使无轨运输工艺适用范围更广;
28.(4)通过亼字形车场布置可以实现自卸车卸矿和掉头功能,保证运输的安全性、高效性。
附图说明
29.通过结合下面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30.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下矿岩无轨运输系统的一个子运输系统的示意图;
31.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车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或其组合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33.本实施例的地下矿岩无轨运输系统,包括多个子运输系统、主溜井7。图1所示是一个子运输系统,每个子运输系统都包括第一水平联络巷1、第二水平联络巷2、第三水平联络巷3、下行斜坡道4、上行斜坡道5、主运输巷6、运输车场8和无轨运输车,所述无轨运输车用
于装卸矿岩。其中,第一水平联络巷1、第二水平联络巷2、第三水平联络巷3由上至下设置,且分别与开采水平的采场连接,以使得将开采水平的采场的矿岩运输至对应的水平联络巷。
34.下行斜坡道4为倾斜状,其上端通过运输车场8与第一水平联络巷1连接,下行斜坡道4的下端与主运输巷6连接,从而可以从第一水平联络巷1向主运输巷6运输矿岩。上行斜坡道5也为倾斜状,其下端通过运输车场8与第三水平联络巷3连接,上行斜坡道5的上端与主运输巷6连接。从而可以从第三水平联络巷3向主运输巷6运输矿岩。
35.所述主运输巷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联络巷2通过运输车场8连接,所述主运输巷6的另一端通过运输车场8与主溜井7连接。主溜井7用于接收从主运输巷6运输来的矿岩,矿岩经主溜井和井下提升系统提升至地表。具体说,是经主溜井

破碎硐室

皮带道硐室

主井提升至地表。
36.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运输车场8包括从主干路81分支出的进车车道82和出车车道83,以及连接所述进车车道和出车车道的装卸矿车道84,所述进车车道82、出车车道83和装卸矿车道84组成亼字形的运输车场8。并且优选地,所述进车车道和出车车道为弧形,且是向内凹的弧形,其转弯半径根据无轨运输车的转弯能力选取。在装卸矿车道尽头设置有卸矿硐室,主溜井7设置在卸矿硐室86内,主溜井为矿岩运输暂存工程,也是矿岩运输车场区域的卸料终点。
37.所述主运输巷6连接的运输车场8中,所述运输车场8的主干路81与主运输巷6连接。并且,所述主运输巷6的另一端连接的运输车场8中,所述出车车道83位于相对于其进车车道82靠近主溜井7的位置,装卸矿车道84与其出车车道83部分合并连接至主溜井7。
38.第一、第二、第三水平联络巷连接的运输车场8中,进车车道和出车车道分别延伸连接至其水平联络巷上,装卸矿车道84与水平联络巷合并,且主干路81分别与下行斜坡道4的上端、主运输巷6、上行斜坡道5的下端对应连接。
39.进一步地,所述无轨运输车是自卸车,以第一水平联络巷1向主溜井7运输矿岩为例,无轨运输车经进车车道82进入第一水平联络巷1,倒车进入装卸矿车道84,在倒车至采场指定位置后进行装载矿岩,然后正向行驶进入出车车道83,然后经下行斜坡道4进入主运输巷6,运输至主运输巷6的所述另一端,经进车车道82进入装卸矿车道84,倒车至主溜井位置进行卸料,然后正向行驶进入出车车道83,驶入主运输巷6。从而可以继续进行装卸矿岩。
40.采用以上所述的地下矿岩无轨运输系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矿岩运输:
41.使用自卸车从第一水平联络巷、第二水平联络巷、第三水平联络巷中任一个装载矿岩;
42.所述自卸车进入主运输巷并由靠向主溜井一端的运输车场的进车车道正向进入进入装卸矿车道,在装卸矿车道倒车行驶至主溜井进行卸矿;
43.卸矿后的自卸车正向行驶经出车车道进入主运输巷,完成一次装卸矿岩。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