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具有防偏移结构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8754发布日期:2021-11-25 12:5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具有防偏移结构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具有防偏移结构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矿安全技术领域得到了大大提高,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煤矿安全措施多为安全支撑架,往往将支撑架加工成u型并将其安装在煤矿内壁处,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架普遍有支撑板和支撑杆连接,支撑杆设置成圆柱形,但是在煤矿采集中,地面极易产生晃动,地面晃动极易造成支撑杆晃动,此时现有装置的支撑杆外壁普遍未设置支撑机构,若晃动严重,极易使得支撑杆的放置发生偏移,不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防偏移结构的支撑架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具有防偏移结构的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对支撑架进行固定防止偏移,且不便于拆卸携带,不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固定结构的表面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外壁固定有插块,且插块插设在固定结构内部,所述支撑柱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套,所述支撑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按钮,所述按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的表面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柱表面贴合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开设在支撑柱内部,所述第二限位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
6.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呈三组连接在固定结构的表面,所述支撑柱顶端外壁插块设置为矩形,所述固定结构内部开设有与插块相互配合的插槽,所述防滑套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7.优选的,所述按钮呈圆柱状,所述按钮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第一限位柱的一侧与第二限位柱的前半部分皆为斜坡状,所述第二限位柱后半部分贯穿第二弹簧内部并与连接柱顶端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柱后半部分安装有活动轴,所述转轴活动连接在连接柱内部,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柱内部。
9.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表面设置有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垫圈,所述固定结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内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连接杆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呈圆柱状贯穿连接垫圈和螺母的内部,所述旋转把手贯穿连接在连接杆内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置有支撑柱、防滑套、按钮、第一限位柱、第一弹簧、第二限位柱、第二弹簧、固定槽、连接柱和转轴的配合,便于借用固定结构对装置进行固定,防止装置进行偏移,增大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也便于对固定结构进行拆卸,拆卸后则便于装置整体的运输,若支撑柱发生损坏,可对局部支撑柱进行拆卸更换,便于装置的后续使用,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更换,且经防滑套的作用下,防止装置进行偏移,增大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装置的防偏移效果。
13.2、通过设置有垫圈、连接杆、旋转把手和螺母进行加固,使得固定结构与装置柱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防止固定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松动,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结构、连接杆和旋转把手的局部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装置主体;2、固定结构;3、支撑结构;310、支撑柱;311、防滑套;312、按钮;313、第一限位柱;314、第一弹簧;315、第二限位柱;316、第二弹簧;317、固定槽;318、连接柱;319、转轴;4、夹紧结构;410、垫圈;411、连接杆;412、旋转把手;41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2.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具有防偏移结构的支撑架,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包括固定结构2,固定结构2包括支撑结构3,支撑结构3包括支撑柱310,固定结构2的表面连接有支撑柱310,支撑柱310顶端外壁固定有插块,且插块插设在固定结构2内部,支撑柱310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套311,支撑柱310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按钮312,按钮3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柱313,第一限位柱313的表面连接有第一弹簧314,第一限位柱313表面贴合有第二限位柱315,第二限位柱315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316,第二弹簧316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槽317,固定槽317开设在支撑柱310内部,第二限位柱31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柱318,连接柱318
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319,通过固定结构2对装置主体1的夹紧,防止装置进行偏移,从而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23.进一步的,支撑柱310呈三组连接在固定结构2的表面,支撑柱310顶端外壁插块设置为矩形,固定结构2内部开设有与插块相互配合的插槽,防滑套311的材质为硅胶材质,通过防滑套311的材质特性,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延展性,当被压缩时,其防滑套311进行扩展。
24.进一步的,按钮312呈圆柱状,按钮312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套,第一限位柱313的一侧与第二限位柱315的前半部分皆为斜坡状,第二限位柱315后半部分贯穿第二弹簧316内部并与连接柱318顶端连接,按压按钮312,通过第一限位柱313、第一弹簧314、第二限位柱315、第二弹簧316、固定槽317和转轴319的配合,实现连接柱318的翘起,从而便于连接柱318从固定结构2内部脱离,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拆卸更换。
25.进一步的,第二限位柱315后半部分安装有活动轴,转轴319活动连接在连接柱318内部,转轴319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柱310内部,通过第二弹簧316的作用下,使第二限位柱315在改变位置后,便于自动复位。
26.进一步的,固定结构2表面设置有夹紧结构4,夹紧结构4包括垫圈410,固定结构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圈410,垫圈410的内表面设置有连接杆411,连接杆4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412,连接杆411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413,通过旋转把手412转动,便于改变旋转把手412与螺母413之间的位置,从而调节对装置的夹紧。
27.进一步的,连接杆411呈圆柱状贯穿连接垫圈410和螺母413的内部,旋转把手412贯穿连接在连接杆411内部,通过连接杆411的贯穿垫圈410,在螺母413的作用下,便于对固定结构2进行固定。
28.工作原理:当需要拆卸支撑柱310时,首先将按钮312向靠近固定结构2的方向按压,按钮312推动第一限位柱313同步移动,此时第一弹簧314呈压缩蓄力状态,在第一限位柱313和第二限位柱315表面斜形设计下,第一限位柱313的移动会将第二限位柱315向下推动,第二限位柱315向下移动,此时第二弹簧316在固定槽317内呈压缩蓄力状态,第二限位柱315的底端将连接柱318向下按压,在转轴319的配合下,连接柱318逆时针转动,使得连接柱318从固定结构2内壁的卡口移出,随后将支撑柱310向远离固定结构2的方向拉动,使得支撑柱310顶端外壁的插块从固定结构2内部插口中移出,实现支撑柱310的拆卸操作。
29.通过转动旋转把手412,使旋转把手412固定连接在连接杆411的表面,在垫圈410内部的位置发生改变,经螺母413的作用下,从而对固定结构2进行固定,进而更好的对装置夹紧,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便于装置的长期使用。
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