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补液功能的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3966发布日期:2022-04-14 22:1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补液功能的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补液功能的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


背景技术:

2.在油井开采过程中,为了解油井的产油能力,掌握生产动态,测量油井的液位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油井液面检测是油井的主要测试任务之一,只有正确地测定油井的油液面深,才能采取适当的采油工艺,使油井的产油率达到最大化,现有的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只是获得液面深度,而有些井施工需要根据井下液面深度变化进行自动补液操作,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液面深度进行控制补液,其自动化程度较低,管理人员可能难以及时补液,甚至影响生产,因此,特提出一种具有自动补液功能的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补液功能的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具备可根据油井液面深度自动补液,自动化程度高,补液及时,避免影响生产,解决了现有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只是获得液面深度,无法自动补液,管理人员控制补液,自动化程度低,可能难以及时补液,甚至影响生产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补液功能的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包括采油树、监测仪和补液管,所述采油树具有用于连接监测仪的第一套管头和用于连接补液管的第二套管头,所述补液管连接外部补液箱或补液管路,所述补液管上设有补液泵和控制阀,所述监测仪包括防爆机箱,所述防爆机箱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套管头的套管接头,所述防爆机箱内设有监测组件、蓄电池、无线传输模块、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导线电连接补液泵,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导线电连接控制阀。
5.上述方案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电控声脉冲发声装置、电磁阀、宽频声波监听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电路控制处理单元和排气管路,所述电控声脉冲发声装置、电磁阀、宽频声波监听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均与电路控制处理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排气管路连接电磁阀,然后与套管接头相通,所述电路控制处理单元电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外部监控平台或终端无线连接,所述电路控制处理单元电分别连接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
6.上述方案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防爆机箱的上部设有出线管,所述出线管与防爆机箱相连通,所述出线管内壁设有弹性密封环,导线贯穿弹性密封环。
7.上述方案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套管头和第二套管头的外壁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布线管,所述布线管的下部对应补液泵和控制阀开设有通孔,导线贯穿弹性密封环后穿入布线管,并由通孔穿出与补液泵或控制阀连接。
8.上述方案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补液管上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位于补液泵
和控制阀的上游端。
9.上述方案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水平管路接入补液管内,所述水平管路的上游段内设有第一阀体,所述水平管路的下游段内壁设有过滤网,所述三通管的底端设有污物箱。
10.上述方案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水平管路的下游段内壁设有内螺环,所述内螺环的内壁螺接有连接环,所述过滤网设置于连接环的内壁。
11.上述方案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污物箱的下部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第二阀体。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补液功能的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一种具有自动补液功能的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通过监测组件监测液面深度,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深度信息无线传输至外部监控平台或终端,通过外部监控平台或终端设定预定液面深度范围,当监测液面深度低于所设定液面深度范围,补液泵和控制阀自动开启进行补液,从而实现自动化补液,解决了现有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只是获得液面深度,无法自动补液,管理人员控制补液,自动化程度低,可能难以及时补液,甚至影响生产的问题;
14.2、该一种具有自动补液功能的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通过在防爆机箱上部设置出线管,出线管内壁设有弹性密封环,导线贯穿弹性密封环,从而保证防爆机箱的防水性。
15.3、该一种具有自动补液功能的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通过支架连接布线管,导线穿入布线管,并由通孔穿出与补液泵或控制阀连接,从而便于导线铺设固定。
16.4、该一种具有自动补液功能的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通过在补液管上设置过滤组件,过滤补液,保护补液泵。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监测仪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采油树;
23.2、监测仪;21、防爆机箱;22、套管接头;23、监测组件;24、蓄电池; 25、无线传输模块;26、第一控制器;27、第二控制器;28、出线管;29、弹性密封环;
24.3、补液管;
25.4、内螺环;
26.5、控制阀;
27.6、支架;
28.7、布线管;
29.8、通孔;
30.9、过滤组件;91、三通管;92、第一阀体;93、第二阀体;94、过滤网; 95、内螺环;96、
连接环;97、污物箱;98、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自动补液功能的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2,包括采油树1、监测仪2和补液管3,采油树1具有用于连接监测仪 2的第一套管头和用于连接补液管3的第二套管头,补液管3连接外部补液箱或补液管3路,补液管3上设有补液泵4和控制阀5,监测仪2包括防爆机箱 21,防爆机箱21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套管头的套管接头22,防爆机箱 21内设有监测组件23、蓄电池24、无线传输模块25、第一控制器26和第二控制器27,第一控制器26通过导线电连接补液泵4,第二控制器27通过导线电连接控制阀5。
33.通过监测组件23监测液面深度,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25将深度信息无线传输至外部监控平台或终端,通过外部监控平台或终端设定预定液面深度范围,当监测液面深度低于所设定液面深度范围,电路控制处理单元通过第一控制器26和第二控制器27控制补液泵和控制阀自动开启进行补液,从而实现自动化补液,解决了现有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只是获得液面深度,无法自动补液,管理人员控制补液,自动化程度低,可能难以及时补液,甚至影响生产的问题。
34.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监测组件23包括电控声脉冲发声装置、电磁阀、宽频声波监听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电路控制处理单元和排气管路,电控声脉冲发声装置、电磁阀、宽频声波监听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均与电路控制处理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排气管路连接电磁阀,然后与套管接头22相通,电路控制处理单元电连接无线传输模块25,无线传输模块25与外部监控平台或终端无线连接,电路控制处理单元电分别连接第一控制器26和第二控制器27,防爆机箱21的上部设有出线管28,出线管28与防爆机箱21相连通,出线管 28内壁设有弹性密封环29,导线贯穿弹性密封环2,从而保证防爆机箱的防水性。
35.请参阅图1所示,第一套管头和第二套管头的外壁设有支架6,支架6的上端设有布线管7,布线管7的下部对应补液泵4和控制阀5开设有通孔8,导线贯穿弹性密封环29后穿入布线管7,并由通孔8穿出与补液泵4或控制阀5连接,从而便于导线铺设固定。
36.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补液管3上设有过滤组件9,过滤组件9位于补液泵4和控制阀5的上游端,过滤组件9包括三通管91,三通管91的水平管路接入补液管3内,水平管路的上游段内设有第一阀体92,水平管路的下游段内壁设有过滤网94,三通管91的底端设有污物箱97,水平管路的下游段内壁设有内螺环95,内螺环95的内壁螺接有连接环96,过滤网94设置于连接环96的内壁,污物箱97的下部设有排污管98,排污管98上设有第二阀体 93。
37.通过过滤网94过滤补液,使污物存留在污物箱97,保护补液泵。
3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时,采油树1的底端与油井连接,第一套管头连接监测仪2,第二套管头连接补液管3,补液泵4和控制阀 5均处于关闭状态,监测组件23通过声波探测的方式实时监测液面,无线传输模块25将监测的深度信息无线传输至外部监控平台或终端,通过外部监控平台或终端设定预定液面深度范围,当监测液面深度低
于所设定液面深度范围,电路控制处理单元通过第一控制器26和第二控制器27控制补液泵和控制阀自动开启进行补液,从而实现自动化补液,解决了现有油井液面自动监测仪只是获得液面深度,无法自动补液,管理人员控制补液,自动化程度低,可能难以及时补液,甚至影响生产的问题。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