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道路防溺应急系统

文档序号:29881857发布日期:2022-04-30 20:5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道路防溺应急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安全应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道路防溺应急系统。


背景技术:

2.短历时局地性强降雨易对低洼地段构成潜在危险,多造成内涝并影响局部通行。城市暗埋的地下长隧道一般低于地面高度,隧道进出口衔接地面道路的敞开段有坡度,在短历时局地性强降雨的天气下,雨水通过敞开段可向隧道内快速积聚,水流冲击下导致地下道路内人员行动不便,不利于隧道内人员由隧道内向外逃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地下道路防溺应急系统,旨在解决地下道路有积水时,隧道内人员向外逃生困难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下道路防溺应急系统,用于地下道路积水时辅助人员进行逃生,所述地下道路防溺应急系统包括:
5.地下道路,包括敞开段和地下隧道段;以及,
6.防溺应急设施,包括抓拉结构、多个把手和多个救生圈,所述抓拉结构包括网片,所述网片设于所述地下道路侧壁面,多个所述把手设于所述地下道路侧壁面,且沿所述地下道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网片和多个所述把手用于供所述地下道路内人员抓握,多个所述救生圈设于所述地下隧道段侧壁面,且沿所述地下隧道段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7.可选地,所述抓拉结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抓拉结构,多个所述第一抓拉结构沿所述敞开段的侧壁面均匀间隔布置,一所述第一抓拉结构包括容纳槽,所述容纳槽靠近所述敞开段路表的侧壁凸设有限位部,所述容纳槽用以容纳所述网片,所述网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纳槽内,以在所述敞开段积水时可自所述容纳槽脱出,供所述敞开段内人员抓拉。
8.可选地,所述容纳槽距离所述敞开段路表的距离为h,且1m≤h≤1.5m。
9.可选地,所述抓拉结构包括多个第二抓拉结构,多个所述第二抓拉结构设于所述地下隧道段的侧壁面,且对应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救生圈之间,各所述第二抓拉结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凸设于所述地下隧道段的侧壁面,所述安装块远离所述隧道段路表的侧面设有凹槽,用以容纳所述网片,所述网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内,以在所述地下隧道段积水时可自所述凹槽脱出,供所述地下隧道段内人员抓拉。
10.可选地所述安装块距离所述地下隧道段路表的距离为s,且1m≤s≤1.5m。
11.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把手之间的间隔距离为a,且60cm≤a≤80cm。
12.可选地,多个所述把手凸设于所述地下道路侧壁面,且距离所述地下道路路表的距离为b,且b≥1m。
13.可选地,多个所述把手沿所述地下道路的高度方向交错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把手的高度差为c,且30cm≤c≤40cm。
14.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救生圈之间的间隔距离为d,且10m≤d≤20m。
15.可选地,所述地下隧道段侧壁面设有多个固定件,用以分别固定多个所述救生圈,所述固定件包括凸设于所述地下隧道段侧壁面的固定段,用以固定所述救生圈,所述固定段远离所述地下隧道段侧壁面的一端设有挡止部,用以限制所述救生圈的运动。
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地下道路内设有所述防溺应急设施,以在所述地下道路积水时辅助人员进行逃生。在所述敞开段与所述地下隧道段,水流较急或人员距离边壁较远时,可以使用遇水漂浮逃逸散开的所述网片,帮助人员站立稳定,进而向外逃生;当人员距离边壁较近,则可通过抓持所述把手向外逃生。通过在所述地下隧道段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救生圈,以在所述地下隧道段水位较高时,供所述地下隧道段内人员使用防止溺水,所述地下隧道段内人员使用所述救生圈后,可通过抓握所述网片或所述把手避免被水流冲走,有助于等待救援。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道路防溺应急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地下道路防溺应急系统中的网片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21.图4为图1中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号说明:
2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地下道路防溺应急系统3固定件1地下道路31固定段11敞开段32挡止部12地下隧道段4第一抓拉结构2防溺应急设施41容纳槽21救生圈411限位部22把手5第二抓拉结构221a51安装块222b511凹槽223c6网片
24.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7.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8.短历时局地性强降雨易对低洼地段构成潜在危险,多造成内涝并影响局部通行。城市暗埋的地下长隧道一般低于地面高度,隧道进出口衔接地面道路的敞开段有坡度,在短历时局地性强降雨的天气下,雨水通过敞开段可向隧道内快速积聚,水流冲击下导致地下道路内人员行动不便,不利于隧道内人员由隧道内向外逃生。
29.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下道路防溺应急系统,在所述敞开段与所述地下隧道段,水流较急或人员距离边壁较远时,可以使用遇水漂浮逃逸散开的所述网片,帮助人员站立稳定,进而向外逃生;当人员距离边壁较近,则可通过抓持所述把手向外逃生。通过在所述地下隧道段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救生圈,以在所述地下隧道段水位较高时,供所述地下隧道段内人员使用防止溺水,所述地下隧道段内人员使用所述救生圈后,可通过抓握所述网片或所述把手避免被水流冲走,有助于等待救援。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道路防溺应急系统的一实施例。
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下道路防溺应急系统100包括地下道路1和防溺应急设施2,所述地下道路1包括敞开段11和地下隧道段12;所述防溺应急设施2包括抓拉结构、多个把手22和多个救生圈21,所述抓拉结构包括网片6,所述网片6设于所述地下道路1侧壁面,多个所述把手22设于所述地下道路1侧壁面,且沿所述地下道路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网片6和多个所述把手22用于供所述地下道路1内人员抓握,多个所述救生圈21设于所述地下隧道段12侧壁面,且沿所述地下隧道段1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3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地下道路内设有所述防溺应急设施,以在所述地下道路积水时辅助人员进行逃生。在所述敞开段11与所述地下隧道段12,水流较急或人员距离边壁较远时,可以使用遇水漂浮逃逸散开的所述网片6,帮助人员站立稳定,进而向外逃生;当人员距离边壁较近,则可通过抓持所述把手22向外逃生。通过在所述地下隧道段1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救生圈21,以在所述地下隧道段12水位较高时,供所述地下隧道段12内人员使用防止溺水,所述地下隧道段12内人员使用所述救生圈21后,可通过抓握所述网片6或所述把手22避免被水流冲走,有助于等待救援。
32.通过在所述敞开段11内设置第一抓拉结构4,当所述第一抓拉结构4被水流淹没脱出随波飘逸时,以便于所述地下道路1内的人员抓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抓拉结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抓拉结构4,多个所述第一抓拉结构4沿所述敞开段11的侧壁面
均匀间隔布置,各所述第一抓拉结构4包括容纳槽41和网片6,所述容纳槽41靠近所述敞开段11路表的侧壁凸设有限位部411,所述容纳槽41用以容纳所述网片6,所述网片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纳槽41内,以在所述敞开段11积水时可自所述容纳槽41脱出,供所述敞开段11内人员抓扶。一般在所述地下道路1的所述敞开段11有阳光照射,为避免所述网片6长期遭受阳光照射后被破坏,在所述敞开段11的侧壁面设置所述容纳槽41,以将所述网片6容纳其中可有效避免阳光照射,在所述容纳槽41的槽口处设置所述限位部411,以将所述网片6限制在所述容纳槽41内,避免在有风的情况下所述网片6掉落。当所述敞开段11有积水时,可将所述网片6自所述容纳槽41取出,所述网片6具有较大的面积抓握更方便。
33.当所述地下道路1内的积水深度低于所述容纳槽41所在高度,且需要使用所述网片6时,为使所述地下道路1内的人员能够将其从所述容纳槽41中取出,需对所述容纳槽41的设置高度进行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41距离所述敞开段11路表的距离为h,且1m≤h≤1.5m。通过将所述容纳槽41距离所述敞开段11路表的距离h设置为大于等于1m,且小于等于1.5m,以符合一般成年人的身高范围,使所述敞开段11内的人员能够将所述网片6从所述容纳槽41中取出。
3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41距离所述敞开段11路表的距离为h,且h等于1.3m。所述容纳槽41距离所述敞开段11路表的距离h为1.3m时,一定身高范围内的人员均可将所述网片6从所述容纳槽41中取出,降低所述网片6取出使用的难度。
35.通过在所述地下隧道段12内设置第二抓拉结构5,当所述地下隧道段12内的积水较深时,以便于所述地下隧道段12内的人员抓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抓拉结构包括多个第二抓拉结构5,多个所述第二抓拉结构5设于所述地下隧道段12的侧壁,且对应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救生圈21之间,一所述第二抓拉结构5包括安装块51和网片6,所述安装块51凸设于所述地下隧道段12的侧壁面,所述安装块51远离所述地下隧道段12路表的侧面设有凹槽511,用以容纳所述网片6,所述网片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511内,以在所述地下隧道段12积水时可自所述凹槽511脱出,供所述地下隧道段12内人员抓扶。当所述地下隧道段12有积水时,可将所述网片6自所述凹槽511取出,所述网片6具有较大的面积抓握更方便。
36.当所述地下隧道段12内的积水深度低于所述安装块51所在高度,且需要使用所述网片6时,为使所述地下隧道段12内的人员能够将其从所述凹槽511中取出,需对所述安装块51的设置高度进行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块51距离所述地下隧道段12路表的距离为s,且1m≤s≤1.5m。通过将所述安装块51距离所述地下隧道段12路表的距离s设置为大于等于1m,且小于等于1.5m,符合一般成年人的身高范围,便于将所述网片6从所述凹槽511中取出。
3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块51距离所述地下隧道段12路表的距离s为1.3m时,一定身高范围内的人员均可将所述网片6从所述凹槽511中取出,降低所述网片6取出使用的难度。
38.多个所述把手22设于所述地下道路1侧壁面,且沿所述地下道路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相邻两个所述把手2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a221,且60cm≤a221≤80cm。通过将相邻两个所述把手22间的间隔距离a221设置为大于等于60cm,且小于等于80cm,以使相邻两个所述把手22之间具有合适的间隔距离,从而使所述
地下道路1内的人员在逃生过程中可抓持相邻两个所述把手22,避免在前进过程中因相邻两个所述把手22间的间隔距离过大而无法抓住,以及避免因相邻两个所述把手22之间的间隔距过小,相邻两个人员在抓持时相互干扰。
39.所述把手22用于所述地下道路1内的人员逃生时抓持,以便于人员在有积水的所述隧道内行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所述把手22凸设于所述地下道路1侧壁面,且距离所述地下道路1地面的距离为b222,且b222≥1m。通过将所述把手22设置在距离所述地下道路1地面大于等于1m的位置,以使所述把手22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身高的人员,从而使更多人员在逃生过程中能够伸手抓握所述把手22,提高所述把手22的实用性。
40.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把手22凸设于所述地下道路1侧壁面,且距离所述地下道路1路表的距离为b222,且b222等于1m。当所述把手22距离所述地下道路1路表的距离b222为1m时,对于不同身高的人来说都合适,一方面避免所述把手22距离所述地下道路1路表的距离过高时,身高较矮的人员够不到,另一方面避免所述把手22距离所述地下道路1路表的距离过低时,身高较高的人员需要弯腰才能抓住把手22。
41.多个所述把手22沿所述地下道路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所述把手22沿所述地下道路1的高度方向交错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把手22的高度差为c223,且30cm≤c223≤40cm。通过将多个所述把手22沿所述地下道路1的高度方向交错设置,从而使多个所述把手22在所述地下道路1的侧壁面呈台阶状分布,以使不同身高的人员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高度的所述把手22,通过限定相邻两个所述把手22的高度差,以使相邻两个所述把手22的间隔更为合适,实用性更好。
42.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把手22沿所述地下道路1的高度方向交错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把手22的高度差为c223,且c223等于35cm。当相邻两个所述把手22的高度差c223为35cm时,可较好的满足一定身高范围内人员的抓扶需求,提高所述把手22的通用性。
43.多个所述救生圈21沿所述地下隧道段1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救生圈2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d,且10m≤d≤20m。通过将两个所述救生圈21的距离限定在大于等于10m,且小于等于20m的范围内,以使所述地下隧道段12内不同位置的的人员可就近获取所述救生圈21,有助于提高逃生的成功率。
44.在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救生圈2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d,且d等于15m,相邻两个所述救生圈21之间的间隔距离d为15m时,可在所述地下隧道段12内设置更多所述救生圈21,提高所述地下隧道段12内人员就近获取所述救生圈21的可能性。
45.所述救生圈21设置在所述地下隧道段12的侧壁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地下隧道段12侧壁面设有多个固定件3,用以分别固定多个所述救生圈21,所述固定件3包括凸设于所所述地下隧道段12侧壁面的固定段31,用以固定所述救生圈21,所述固定段31远离所述地下隧道段12侧壁面的一端设有挡止部32,用以限制所述救生圈21的运动。通过在所述地下隧道段12的侧壁面设置多个所述固定件3,以实现多个所述救生圈21的安装固定。所述固定段31为所述救生圈21提供安装位置,以使所述救生圈21悬挂在所述地下隧道段12侧壁面,便于使用时取下所述救生圈21,在所述固定段31远离所述地下隧道段12侧壁面的一端设置所述挡止部32,以避免所述救生圈21掉落。当所述地下隧道段12内的积水到达一定深度后,在浮力作用下所述救生圈21可与所述固定件3分离漂浮在水面上,以便于远离所述地下隧道段12侧壁面的人员拾取。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