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盾尾上浮的装配式压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2436发布日期:2022-05-26 14: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盾尾上浮的装配式压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相对设置在喂片机(2)两侧的施力单元(5),施力单元(5)的一侧和喂片机(2)铰接,施力单元(5)包括沿管片(1)的铺设方向设置的多个压重装置(3),压重装置(3)的下侧设有承重板(307),承重板(307)上设有钢骨架(301),钢骨架(301)内设有多个配重槽(309),配重槽(309)内可拆卸的设有配重体(302),承重板(307)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走传力轮(305),行走传力轮(305)和管片(1)滑动连接;所述每两个压重装置(3)之间通过连接单元(4)连接,连接单元(4)通过固定板(304)和压重装置(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盾尾上浮的装配式压重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压重装置(3)靠近喂片机(2)一侧平行设有多个支座(341),支座(341)通过销轴支座(303)和喂片机(2)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止盾尾上浮的装配式压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单元(4)包括底板(401),底板(401)固设在固定板(304)上,底板(401)一侧设有安装板(402),安装板(402)上设有固定杆(406),固定杆(406)的一侧设有螺纹杆(418),螺纹杆(418)和圆锥孔(416)之间设有阶台(407),螺纹杆(418)上设有对接平台(4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止盾尾上浮的装配式压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402)上设有第一通孔(405),固定杆(406)穿设在第一通孔(405)内,固定杆(406)通过螺母(417)和安装板(402)连接;所述安装板(402)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404),两个第二螺纹孔(404)内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对接柱(411)和第二对接柱(414),第一对接柱(411)一侧设有圆锥柱(413),第二对接柱(414)一侧设有圆锥孔(416),圆锥柱(413)的尺寸和圆锥孔(416)的尺寸相匹配;底板(401)上还设有第一螺纹孔(403),固定杆(406)上贯穿设有第二通孔(408),第二通孔(408)内穿设有定位杆(409),定位杆(409)一侧和第一螺纹孔(403)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盾尾上浮的装配式压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钢骨架(301)和承重板(307)之间还设有多个限位撑杆(306),距离喂片机(2)较远的一侧设有通道(340),钢骨架(301)的上部设有多个插槽(313),插槽(313)内可拆卸的设有隔板(3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防止盾尾上浮的装配式压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板(312)两侧分别均匀设有多个第三滚珠(322),承重板(307)的上部均匀设有多个第一滚珠(30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盾尾上浮的装配式压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钢骨架(301)上距离喂片机(2)较近的一侧配重槽(309)的顶部设有第一推板(310),钢骨架(301)上距离喂片机(2)较远的一侧配重槽(309)的顶部设有第二推板(311),第一推板(310)和第二推板(311)的相同一侧通过两个丝杆(325)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座(318)和第二支撑座(319)上,第一推板(310)和第二推板(311)的相同另一侧通过光轴(324)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调整座(317)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防止盾尾上浮的装配式压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推板(310)和第二推板(311)结构相同,第一推板(310)和第二推板(311)的相同一侧分别设有第三螺纹孔(329)和第四螺纹孔(330),第一推板(310)和第二推板(311)的相同另一侧分别设
有第一凹槽(327)和第二凹槽(328),两个丝杆(325)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三螺纹孔(329)和第四螺纹孔(330)内,第一推板(310)和第二推板(311)上远离喂片机(2)的一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二滚珠(32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防止盾尾上浮的装配式压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调整座(317)上设有固定槽(331),光轴(324)一侧位于固定槽(331)内,第一调整座(317)的上部通过螺钉(333)连接有第一盖板(332),第一盖板(332)上设有第五螺纹孔(334);两个第一调整座(317)之间还设有第二调整座(320),第二调整座(320)的轴线和第一调整座(317)的轴线重合,第二调整座(320)上设有通槽(335),第二调整座(320)的上部通过螺钉(333)连接有第二盖板(336),第二盖板(336)上设有第六螺纹孔(337)。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盾尾上浮的装配式压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钢骨架(301)的外侧设有多个耳板(315),耳板(315)上设有过孔(338),耳板(315)上插接有挂架(314),挂架(314)一侧设有挂钩(316),挂钩(316)插设在过孔(338)内,挂架(314)上设有空腔(339), 空腔(339)用于装载配重体(30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盾尾上浮的装配式压重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在喂片机两侧的施力单元,施力单元的一侧和喂片机铰接,施力单元包括沿管片的铺设方向设置的多个压重装置,压重装置的下侧设有承重板,承重板上设有钢骨架,钢骨架内设有多个配重槽,配重槽内可拆卸的设有配重体,承重板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走传力轮,行走传力轮和管片滑动连接。本发明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在隧道内快速的进行安装和装配,且调整控制方便,且保证施工过程效率高,管片安装准确度高,状态稳定。状态稳定。状态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林 罗利平 张红伟 黄新淼 杨云 张维 孙国华 孙恒 杨庆 邓魏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二航局成都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