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预测缝洞型储层产量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67163发布日期:2023-10-07 10:1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量预测缝洞型储层产量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油气藏勘探、开发领域,涉及一种定量预测缝洞型储层产量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油气田勘探的深入,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逐渐成为新的油气储量目标和勘探开发重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储集层绝大多数以次生裂缝-孔洞及洞穴作为有效储集空间。碳酸盐岩储层的缝洞发育带在振幅变化率图上表现为“椭圆形、串珠状、条带状”,在工程上常采用“直井+水平井”的组合开发技术,增产措施常采用酸压技术。同时,碳酸盐岩储层中孔洞缝发育带为孤立缝洞体系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连续性,造成储层中流体的渗流特征与均质砂岩油藏流体的渗流特征存在区别,该类油气藏的动态预测研究不能采用砂岩油气藏的渗流理论,与均质砂岩油气藏的产能研究相比,利用静态方法预测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产量研究较少。

2、国内外常规的产量预测方法主要有神经网络、递减曲线法、翁氏旋回法、组合预测等[1],但是常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具有高度非线性的复杂油气藏了。针对非均质性极强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产液量静态计算方法研究甚少,大多是关于动态储量计算方法方面的研究,其根据所需参数的不同和方法的适应性差异,常用方法有物质平衡法[2-3]、现代产量递减法[4-6]和水驱曲线法[7-19]建立动储量计算方法体系。动态方法计算储量只能表征已动用油气单元的储量,且控制范围较小,对于未动用油气藏单元无法预估其储量及产量情况。现有的静态计算储量方法主要有容积法、溶洞孔隙体积比较法等,容积法公式为:式中:n-原油地质储量,104t;a-含油面积,km2;h-评价(计算)单元有效厚度,m;-油层有效孔隙度,小数;soi-原始地层含油饱和度,小数;boi-原始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ρ-地面脱气原油密度,t/m3。现有的方法均需要先确定储层的孔隙度、厚度、面积才能有效计算储量规模,储层面积与厚度利用地震反演比较容易得到,孔隙度则往往需要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多元回归计算。该方法在常规碎屑岩油气藏储量定量计算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由于喀斯特缝洞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测井曲线往往无法代表井周情况,纵多高产井在钻井过程中均有放空现象,目的层段也无测井曲线,属酸化压裂求产,因此依靠容积法计算,其主要缺陷就在于无法准确求取储层孔隙度大小。

3、现有的孔隙度定量预测方法主要依靠测井曲线与测井孔隙度进行多元回归或者云变换,该方法在喀斯特碳酸盐岩储层中没有物质基础,即测井解释孔隙度。喀斯特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井眼环境与周围环境差异巨大,且在大洞穴储层内部无有效测井资料,这样就造成了要么孔隙度不具有代表性,要么就没有测井解释孔隙度。因此造成常规的以容积法为基础定量计算油藏储量造成静态估算结果与实际动态资料误差较大,以孔隙度计算为基础的容积法及其他定量方法在喀斯特缝洞型油气藏难以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定量预测缝洞型储层产量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简单易行,且评价结果与生产动态一致性较好,解决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产量静态预测难以确定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定量预测缝洞型储层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通过地震反演得到洞穴型和孔洞型储层纵波阻抗数据;

5、步骤二,统计已有钻井揭示洞穴型和孔洞型的纵波阻抗上限值,确定静态储层雕刻的纵波阻抗门槛值,雕刻小于纵波阻抗门槛值的纵波阻抗数据,得到洞穴型和孔洞型储层的相对体积,进而得到洞穴型和孔洞型储层形态及空间关系;

6、步骤三,通过储层形态及空间关系,划分出单井控制的范围以及连通井组控制的范围;

7、步骤四,根据步骤三划分的控制单元,计算单井以及连通井组控制单元内的不同类型储层的静态相对体积;

8、步骤五,对停产井的油和水累计产量分别进行统计;

9、步骤六,利用步骤四计算的静态相对体积与步骤五统计的油和水的产液量进行相关性拟合,得到静态相对体积与动态产液量的函数关系式;

10、步骤七,通过步骤六得到的函数关系式,将步骤二的储层相对体积转换为与动态匹配的产液量,从而得到各井预测累产情况以及剩余产量。

11、优选的,步骤一中,进行地震数据的非约束反射系数反演,得到的反射系数序列和低频趋势模型进行合并综合用于波阻抗的运算,进而得到纵波阻抗数据。

12、进一步,得到纵波阻抗数据后,再利用已有钻井信息对得到的纵波阻抗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得到符合研究区地质认识的纵波阻抗数据。

13、优选的,步骤二包括,进行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得到不同类型储层、非储层的测井纵波阻抗频率直方图,确定不同类型储层和非储层的静态雕刻的纵波阻抗门槛值,根据门槛值,进行静态雕刻,进而得到三维空间储层形态及空间关系。

14、优选的,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进行研究区内已钻井生产情况统计分析,得到井组间连通性认识,结合步骤二中得到的储层形态及空间关系,进而划分出单井控制的范围以及连通井组控制的范围。

15、优选的,步骤五的具体过程为,对研究区内不同控制单元内的停产井的油、气、水产量生产数据进行统计。

16、优选的,步骤六中,静态相对体积与动态产液量的函数关系式为:y=f(x),其中y为产液量,x为储层雕刻体积,f为产液量与储层雕刻体积之间的拟合函数关系。

17、一种定量预测缝洞型储层产量的系统,包括;

18、地震反演模块,用于通过地震反演得到洞穴型和孔洞型储层纵波阻抗数据;

19、静态雕刻模块,用于统计已有钻井揭示洞穴型和孔洞型的纵波阻抗上限值,确定静态储层雕刻的纵波阻抗门槛值,雕刻小于纵波阻抗门槛值的纵波阻抗数据体,得到洞穴型和孔洞型储层的相对体积,进而得到洞穴型和孔洞型储层形态及空间关系;

20、控制单元划分模块,用于通过储层形态及空间关系,划分出单井控制的范围以及连通井组控制的范围;

21、静态相对体积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单元划分模块划分的控制单元,计算单井以及连通井组控制单元内的不同类型储层的静态相对体积;

22、累计产量统计模块,用于对停产井的油和水累计产量分别进行统计;

23、相关性拟合模块,用于利用累计产量统计模块计算的静态相对体积与步骤五统计的油和水的产液量进行相关性拟合,得到静态相对体积与动态产液量的函数关系式;

24、静态体积转换模块,用于通过相关性拟合模块得到的函数关系式,将静态雕刻模块的储层相对体积转换为与动态匹配的产液量,从而得到各井预测累产情况以及剩余产量。

2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定量预测缝洞型储层产量的方法的步骤。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定量预测缝洞型储层产量的方法的步骤。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本发明基于地质统计学反演的纵波阻抗数据体,分储层类型分别雕刻出洞穴型、孔洞型储层的“相对”体积,不需要与测井孔隙度进行相关性拟合,这样就直接避开孔隙度的求取。利用已关单井累产量对控制单元内雕刻的“相对”体积进行校正,从而达到校正整个油藏体积的目的,利用该关系可得到各井预测累产情况以及剩余产量,达到利用地震信息解决碳酸盐岩非均质性问题,以地震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地震数据的空间预测性表征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由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目的层段缺乏测井资料以及测井资料不具代表性,该技术方案避免了现有的常规技术对测井曲线的严重依赖,直接将地震反演的纵波阻抗数据体与生产井的产液量相连接,利用三维地震数据的横向变化优势定量计算未钻探以及未动用油气藏的体积。该方法定量计算结果与生产匹配较好,有利于预测油田稳产状况,工艺技术准备,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改造,制定开发方案及生产措施调整。该方法简单易行,且评价结果与生产动态一致性较好,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产量静态预测难以确定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