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自动化隔爆水袋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0524066发布日期:2022-06-25 06:0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自动化隔爆水袋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1.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安全设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自动化隔爆水袋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煤矿井下瓦斯(煤尘)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和火焰会引起严重的设备破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是井下安全生产的头号杀手。大量的学者为对爆炸火焰进行控制研发了抑隔爆技术,按照相关技术原理,现阶段,我国瓦斯(煤尘)抑隔爆技术可以分为主动式抑隔爆技术和被动式抑隔爆技术。其中,被动式抑隔爆技术中的隔爆水袋因其成本低、安装简单等优点,在煤矿井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当前,我国煤矿开采深度逐渐增加,并逐渐向大型化、规模化、智能化、数字化进行转变。对安全的要求更胜以往,传统的隔爆水袋大多采用脱钩的安装方式,这种安装方式往往需要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压力达到一定的阈值(通常为5-9kp)。同时,脱钩的安装方法对安全的角度具有一定的要求,如若安装不当,则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隔爆水袋难以脱钩,这就导致隔爆水袋的可靠性变低,给井下生产作业带来危险。这是目前所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可靠性高的自动脱链装置,代替传统隔爆水袋脱钩的安装方法,以提高隔爆水袋的可靠性,使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隔爆水袋能够迅速动作响应,抛洒抑制剂在一定区域内形成抑制带,对爆炸所产生的爆炸火焰进行抑制和阻绝,以此来达到减少设备破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自动化隔爆水袋棚装置;它包括隔爆水袋棚;在隔爆水袋棚上设置有若干个水袋;各个水袋的一端分别依次通过绳索和链条连接在对应的链条盒上;在隔爆水袋棚上还安装有支杆;支杆的另一端与壳体相连接;在壳体的前后端分别开有导向孔,且在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对应从前后导向孔伸出,在传动组件位于导向孔外侧的输入端安装有承压板,传动组件的输出端正对链条盒进行设置,且该输出端可控制链条在链条盒中的移动。
5.优选的,传动组件包括转杆;转杆的中部铰接安装在壳体内腔的中间位置,在转杆的上下侧分别铰接安装有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杆;位于上部的连杆与承压板相接。
6.进一步的,在转杆与两根连杆相铰接的位置还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壳体的内腔中;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转杆与两根连杆之间的夹角大小为90
°

7.进一步的,在转杆上还设置有分别与两根连杆相连的限位绳;当限位绳拉直时,转杆与两根连杆之间的夹角大小为90
°

8.优选的,在支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调节水袋间的横向间距的调整螺母。
9.优选的,传动组件的输出端尺寸形状与链条上的凹口形状相同,且链条的凹口为一单向锁紧结构,链条只能够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滑过传动组件的输出端进行活动。
10.优选的,壳体与链条盒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进行连接。
1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动化隔爆水袋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支杆将壳体安装至隔爆水袋棚上,并使其安装有承压板的一端向外,另一端正对链条盒进行布置;s2、待安装完成后向各个水袋中装入水,并通过链条及链条盒将水袋悬挂在隔爆水袋棚上;s3、当井下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时,承压板受到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后,通过上部连杆的加压,转杆的旋转传动后带动下部连杆的内收,使作为输出端的连杆与链条在连接处相分离,实现脱链,脱链后水袋脱落,在指定区域内迅速形成抑制带;s4、脱链动作完成后连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弹;待重新安装链条之后,可实现脱链装置的重复使用。
12.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自动脱链装置来代替传统的脱钩的安装方法。当煤矿井下为发生爆炸时,此时自动脱链装置处于待响应状态;而当煤矿井下发生爆炸时,此时自动脱链装置迅速动作响应,实现脱链,从而使隔爆水袋中的水散布出去,在一定区域内形成抑制带,通过使用本装置,在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能够大大提高隔爆水袋的可靠性,对爆炸的情况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施例中装置对应隔爆水棚架的待响应剖面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装置对应隔爆水棚架的动作剖面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自动脱链装置的待响应剖面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自动脱链装置的动作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杆,2、调整螺母,3、承压板,4、连接件,5、连杆,6、转杆,7、弹簧,8、链条,9、链条盒,10、伸缩,11、限位绳,12、壳体,13、隔爆水袋棚,14、水袋。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实施例: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矿用自动化隔爆水袋棚装置;它包括隔爆水袋棚13;在隔爆水袋棚13上设置有若干个水袋;各个水袋的一端分别依次通过绳索10和链条8连接在对应的链条盒9上;在隔爆水袋棚13上还安装有支杆1;支杆的另一端与壳体12相连接;在壳体12的前后端分别开有导向孔,且在壳体12的内腔中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对应从前后导向孔伸出,在传动组件位于导向孔外侧的输入端安装有承压板3,传动组件的输出端正对链条盒9进行设置,且该输出端可控制链条8在链条盒9中的移动。
15.传动组件包括转杆6;转杆6的中部铰接安装在壳体12内腔的中间位置,在转杆6的上下侧分别铰接安装有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杆5;位于上部的连杆5与承压板3相接。
16.在转杆6与两根连杆5相铰接的位置还设置有弹簧7;弹簧7的另一端安装在壳体12的内腔中;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转杆6与两根连杆5之间的夹角大小为90
°
。本实施例中位于壳体12内腔下部弹簧完全收缩时,承压板所受的压力大小远小于传统脱钩装置动作所需压力。
17.在转杆6上还设置有分别与两根连杆5相连的限位绳11;当限位绳11拉直时,转杆6与两根连杆5之间的夹角大小为90
°
。限位绳11用于防止连杆5相对转杆之间的活动角度过大。
18.在支杆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调节水袋间的横向间距的调整螺母2。同时通过调整螺母可以适用不同尺寸大小的支架进行配合安装。
19.传动组件的输出端尺寸形状与链条8上的凹口形状相同,且链条8的凹口为一单向锁紧结构,链条8只能够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滑过传动组件的输出端进行活动。具有锁紧功能的链条8与输出端连杆之间能够形成自锁结构,防止链条8自动向下松动,不能维持水袋的正常状态。
20.壳体12与链条盒9之间通过连接件4可拆卸地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4为一个类似耳板的支撑结构,可拆卸的壳体与链条盒便于进行拆装维护。
21.在使用本实施例中自动脱链装置时,可参考下述步骤进行:s1、通过支杆1将壳体12安装至隔爆水袋棚13上,并使其安装有承压板3的一端向外,另一端正对链条盒9进行布置;s2、待安装完成后向各个水袋中装入水,并通过链条8及链条盒9将水袋悬挂在隔爆水袋棚13上;s3、当井下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时,承压板3受到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后,通过上部连杆5的加压,转杆6的旋转传动后带动下部连杆5的内收,使作为输出端的连杆与链条在连接处相分离,实现脱链,脱链后水袋脱落,在指定区域内迅速形成抑制带;s4、脱链动作完成后连杆在弹簧7的作用下回弹;待重新安装链条9之后,可实现脱链装置的重复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