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丰度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效益开发图版建立方法和效益开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12469发布日期:2023-12-07 17:2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丰度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效益开发图版建立方法和效益开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气藏开发,特别涉及一种低丰度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效益开发图版建立方法和效益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1、低渗致密砂岩气资源量丰富,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四川、松辽、渤海湾等多个盆地。处于四川盆地的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探明储量超过1.2×1012m3,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低渗致密砂岩气藏独有的物性差、储量丰度低,导致效益开发难度大。特别是气藏进入开发后期,优质储量已全部动用,剩余储量分布在储层品质较差的ii、iii类储层,剩余储量丰度低,经济效益开发难度大。

2、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后期主要以加密调整为主,加密调整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开发效益。目前常通过数值模拟描述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以原始地层压力、储层物性及含气性等来确定加密调整区。但该方法存在以下三个不足:一是加密调整潜力区的评价指标需进一步优选。目前评价指标主要是地层压力,结合储层物性或者含气饱和度等参数共同确定。多参数评价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相比唯一指标的评价,准确度还有待提高。二是未考虑地层压力下降对调整潜力的影响。前期加密调整要求地层压力保持原始状态,但近年来通过现场试验及多方法论证发现低渗致密砂岩气藏获得最高采收率的井间干扰约为30%,获得最优经济效益的井间干扰约为85%,不管是从采收率还是经济效益,地层压力下降区都可以加密调整。但是目前加密调整潜力区的评价对于地层压力变化的相关研究几乎未见报道。三是影响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效益的除了气藏本身的资源品质、规模,还与开发成本、气价及财政政策等密切相关。即使在气藏工程方案中以经济极限产量等优化开发方案,技术与经济的分开评价也致使气藏开发也达不到经济效益最优。

3、气藏采收率是评价气田开发效果和进行开发决策的重要指标,影响低渗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主要有地质和开发两大因素,开发因素的井网、井距、井型、合理配产和采气速度等可通过方案设计优化,以潜力评价为核心的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主要针对储层物性、含气性、砂体有效厚度等气藏本身所具有的地质因素,多采用数值模拟法进行单因素影响分析,确定采收率主控因素,例如专利cn114427432a公开了一种气藏剩余气开发潜力确定方法,包括s1:建立气藏数值模拟模型、s2:确定目前气藏的静动态参数场气开发的主要因素、s4:建立单井可采储量与剩余气主控因素的相关性模型、s5:建立气藏剩余气开采潜力指数预测模型等步骤,该专利在确定剩余气主控因素时是建立剩余气区地质参数与单井经济可采储量相关图版,根据相关性系数来判断是否是影响剩余气开发潜力的主要因素,该方法存在2个问题:一是以可采储量做为剩余气潜力主控因素的评价指标,多元回归未考虑气藏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气性及有效厚度等气藏物性均具有相关性,未考虑相关性;其次孔隙度、含气性及有效厚度影响储量,孔隙度、含气性及有效厚度高,储量高,可采储量则高,但气藏采收率与储量并不呈正相关性,可采储量不能作为气藏潜力评价价指标。二是未考虑地层压力下降对气藏潜力的影响。前期开发后期气藏加密调整要求地层压力保持原始地层压力,但近年来通过现场试验及多方法论证发现致密砂岩气藏获得最高采收率时井间干扰约为30%,最优经济效益的井间干扰约为85%,即使地层压力降低,加密井也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气藏开发潜力评价需考虑地层压力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低丰度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效益开发图版建立方法和效益开发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低丰度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效益开发图版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选取典型井区,根据井区静态地质特征变化范围,利用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确定影响采收率的主控因素;

5、s2、采用动态法和静态法建立不同经济政策下不同井型的净利润与可采储量之间的关系式;

6、s3、利用典型井区预测在不同采收率主控因素下气井的可采储量,结合净利润与可采储量之间的关系式,得到不同主控因素与净利润的关系式,即气藏效益开发图版。

7、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对典型井区采用多因素、多方法敏感性分析综合分析确定低渗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的主控因素,同时根据投资主体及回收期限的不同,选择动态法或静态法建立净利润与可采储量之间的关系式,通过结合净利润与可采储量之间的关系式,得到不同主控因素与净利润的关系式,对气藏进行经济评价。其中,步骤s1和步骤s2不分先后顺序。

8、进一步地,在选取典型井区时,需要选取不同储量区的典型井区进行分析,包括i类储量区、ii类储量区、iii类储量区。更进一步地,选取典型井区的指标为:气井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大于60%,且气井进入低压低产阶段,低压是指气井井口压力小于2mpa,低产是指气井日产气量小于1000方/天。

9、进一步地,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时,影响采收率的地质因素有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含水饱和度及地层压力,通过多参数同时变化计算地质因素对采收率的影响幅度。

10、更进一步地,采收率主控因素为地层压力和储量丰度,其中储量丰度综合表征孔隙度、有效厚度及含水饱和度。

11、进一步地,步骤s3中,根据不同主控因素与净利润的关系式,得到不同地层压力下效益开发的最低储量丰度,具体方法为:根据不同地层压力、不同储量丰度与净利润的关系式,使净利润为0,得到不同地层压力与最低储量丰度的关系式。净利润为0时为效益开发临界点,对应储量丰度即为当前地层压力下效益开发最低储量丰度,剩余储量丰度大于对应地层压力下的效益开发最低储量丰度,即为效益开发潜力区。

12、进一步地,不同经济政策包括不同内部收益率和不同气价,内部收益率的范围为0%~12%,气价范围为1200~1600元/103m,采用静态法建立的不同经济政策下净利润与可采储量之间的关系式为:

13、np=gp×[pt(1-tr-ti)-ct]

14、采用动态法建立的不同经济政策下净利润与可采储量之间的关系式为:

15、np=(gp-elc)×pt(1-tr-ti)-cr

16、式中np为净利润,元;gp为累产气,108m3;pt为油气价格,元/103m3;tr为资源税,%;ti为所得税,%;ct为生产总成本,元/103m3;elc为经济极限可采储量,108m3;cr为操作总成本,元/103m3。

17、进一步地,所述单井经济极限可采储量采用现金流量法计算。

18、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低丰度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后期效益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步骤一、获取目标气藏动态监测数据,在气藏精细三维模型基础上以动态监测数据为约束,建立气藏数值模型;

20、步骤二、根据所述气藏数值模型得到目标气藏不同主控因素的数值分布,结合上述气藏效益开发图版建立效益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得到目标气藏从投产到废弃任意时间任意气层的效益开发潜力,分为潜力区和无潜力区;

21、步骤三、建立不同储量区开发技术对策,根据步骤二的潜力区部署井位,实现低丰度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后期效益开发。

22、在本发明中,潜力区是指净利润大于0的区域,无潜力区是指净利润小于0的区域。

23、进一步地,所述气藏精细三维模型是根据气藏地层参数和生产参数建立的。

24、进一步地,以气藏动态监测数据为约束,建立气藏数值模型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气藏精细三维模型预测气藏生产数据,并将预测气藏生产数据与气藏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计算气藏参数的拟合率,若气藏参数的拟合率>90%,则认为所述气藏数值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相吻合;否则通过修改所述气藏精细三维模型的建立时选用的渗透率及传导率,重新建立所述气藏精细三维模型。更进一步地,所述气藏参数包括储量、单井产量、单井井口压力。

25、进一步地,潜力区细分为六个区,分别为低储量丰度高地层压力潜力区、低储量丰度中高地层压力潜力区、中低储量丰度中高地层压力潜力区、中储量丰度中地层压力潜力区、中高储量丰度中等地层压力潜力区及高储量丰度低地层压力潜力区。在步骤三中,针对潜力区的细分区不同的潜力进行部署井位。

26、进一步地,建立不同储量区开发技术对策包括井型选择、水平井优化、选择合理井距和合理产量。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8、1、本发明通过对影响采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确定并建立了每一主控因素与净利润的关系式,得到气藏效益开发图版,本发明明确了内部收益率0%~12%、气价1200~1600元/103m3、40%~100%原始地层压力对效益开发最低储量丰度的影响,建立了不同井型的效益开发最低储量丰度系列图版。结合上述图版及气藏数值模型建立了动态变化的效益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可定量预测和评价不同经济技术政策条件下气藏从投产到废弃的任意时间、任意井区及任意气层的效益开发潜力。。本发明利用数值模型及经济技术一体化技术建立的效益开发潜力评价动态模型,实现了低丰度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实时动态评价,确保了经济效益,为开发后期气藏提高采收率及效益开发提供有力依据。

29、2、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低丰度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保障了低丰度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效益开发。对于低丰度低渗致密砂岩气藏的高效开发和提高采收率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分布面积广,储量大,效益开发难度大,采收率普片偏低,该方法应用前景广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