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53675发布日期:2022-09-07 13:5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通常在隧道的两端设置出发井和接收井以实现盾构作业,但由于主体结构已建成运营,则连通主体结构和待施工区域的隧道就不具备建设顶管接收井的条件,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外部水土压力和地面超载作用,又要考虑建成后的内部车辆和人员通过的活载作用,施工程序繁复,施工进度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在既有的主体结构和待施工的区域之间施工形成隧道较为困难的问题,避免在主体结构处设置接收井,使得隧道能够与主体结构稳定连接,减少对路面的影响,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利用顶管机开挖形成隧道,该连接结构包括:
6.位于隧道与主体结构之间的顶管机的壳体;
7.沿壳体的内壁设置的网片,网片与壳体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8.连接于网片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的若干连接筋;以及
9.浇筑形成于壳体的内壁的混凝土层,连接筋和网片埋设于混凝土层内。
10.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通过利用顶管机的壳体置于隧道和主体结构之间,进而在壳体的内壁连接若干连接筋,将网片固定于连接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后,连接筋和网片埋设于混凝土层内,从而形成了连通隧道和主体结构的通道,即利用顶管机的壳体作为连接结构的一部分,解决了在既有的主体结构和待施工的区域之间施工形成隧道较为困难的问题,避免在主体结构处设置接收井,使得隧道能够与主体结构稳定连接,减少对路面的影响,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11.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固设于壳体且呈环状的环梁,该环梁位于壳体的内壁与网片之间且埋设于混凝土层中。
12.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壳体的内壁固设有若干加劲肋,加劲肋埋设于混凝土层中,且环梁与加劲肋错位设置。
13.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连接筋靠近网片的端部弯折形成弯钩部,弯钩部勾住网片并与网片固定连接。
14.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端埋设于混凝土层且另一端与主体结构的钢筋固定连接的固定筋。
15.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网片的一端与隧道对应的端部固定连接,网片的另一端与主体结构的钢筋固定连接。
16.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壳体的一端有部分夹设于隧道的侧壁与土体之间,壳体的另一端有部分穿设于主体结构的围护结构。
17.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混凝土层的内壁表面与隧道的内壁表面平齐。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9.利用顶管机施工形成隧道后,拆除顶管机的内部结构,使得顶管机的壳体位于隧道与主体结构之间;
20.提供网片和若干连接筋,将连接筋的一端固定于壳体的内壁,将网片固定于连接筋的另一端;
21.于壳体的内壁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层,连接筋和网片埋设于混凝土层内。
22.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23.提供环梁,将环梁固定于壳体的内壁,进而于连接筋远离壳体的内壁的端部固定网片,使得环梁位于壳体与网片之间,进而浇筑形成混凝土层,使得环梁埋设于混凝土层内。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25.图2为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7.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利用顶管机的壳体置于隧道和主体结构之间,进而在壳体的内壁连接若干连接筋,将网片固定于连接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后,连接筋和网片埋设于混凝土层内,从而形成了连通隧道和主体结构的通道,即利用顶管机的壳体作为连接结构的一部分,解决了在既有的主体结构和待施工的区域之间施工形成隧道较为困难的问题,避免在主体结构处设置接收井,使得隧道能够与主体结构稳定连接,减少对路面的影响,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28.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的侧面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29.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利用顶管机开挖形成隧道21,该连接结构包括:
30.位于隧道21与主体结构22之间的顶管机的壳体11;
31.沿壳体11的内壁设置的网片13,网片13与壳体11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32.连接于网片13与壳体11的内壁之间的若干连接筋12;以及
33.浇筑形成于壳体11的内壁的混凝土层,连接筋12和网片13埋设于混凝土层内。
34.具体的,网片13的一端与隧道21对应的端部固定连接,网片13的另一端与主体结
构22的钢筋固定连接。
35.具体的,壳体11的一端有部分夹设于隧道21的侧壁与土体之间,壳体11的另一端有部分穿设于主体结构22的围护结构。
36.较佳地,混凝土层的内壁表面与隧道21的内壁表面平齐。
37.作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还包括固设于壳体11且呈环状的环梁14,该环梁14位于壳体11的内壁与网片13之间且埋设于混凝土层中。
38.具体的,壳体11的内壁固设有若干加劲肋111,加劲肋111埋设于混凝土层中,且环梁14与加劲肋111错位设置。
39.进一步的,连接筋12靠近网片13的端部弯折形成弯钩部,弯钩部勾住网片13并与网片13固定连接。
40.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端埋设于混凝土层且另一端与主体结构22的钢筋固定连接的固定筋。
41.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42.利用顶管机施工形成隧道后,拆除顶管机的内部结构,如刀盘、螺旋机等部件,只留下顶管机的壳体11,且此时壳体11的一端夹设于隧道21的侧壁与土体之间,且壳体11的另一端穿设于主体结构22的围护结构;
43.顶管机的壳体11的内壁一般具有一些加劲肋111,保留这些加劲肋111,在壳体11没有加劲肋111的地方设置环梁14,将环梁14与壳体11的内壁固定连接;
44.在壳体11的内壁连接若干连接筋12,将网片13挂在连接筋12的弯钩部,并固定连接网片13与弯钩部,且网片13的一端与隧道的端部固定连接,网片13的另一端与主体结构22的钢筋固定连接,此时环梁14位于网片13与壳体11之间;
45.沿壳体11的内壁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层,此时环梁14、网片13、连接筋12和加劲肋111均埋设于混凝土层内,从而形成连接隧道21和主体结构22的通道。
4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7.利用顶管机施工形成隧道21后,拆除顶管机的内部结构,使得顶管机的壳体11位于隧道21与主体结构22之间;
48.提供网片13和若干连接筋12,将连接筋12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1的内壁,将网片13固定于连接筋12的另一端;
49.于壳体11的内壁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层,连接筋12和网片13埋设于混凝土层内。
50.进一步的,还包括:
51.提供环梁14,将环梁14固定于壳体11的内壁,进而于连接筋12远离壳体11的内壁的端部固定网片13,使得环梁14位于壳体11与网片13之间,进而浇筑形成混凝土层,使得环梁14埋设于混凝土层内。
52.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实际实施的操作方式如下:
53.利用顶管机施工形成隧道后,拆除顶管机的内部结构,如刀盘、螺旋机等部件,只留下顶管机的壳体11,且此时壳体11的一端夹设于隧道21的侧壁与土体之间,且壳体11的另一端穿设于主体结构22的围护结构;
54.顶管机的壳体11的内壁一般具有一些加劲肋111,保留这些加劲肋111,在壳体11没有加劲肋111的地方设置环梁14,将环梁14与壳体11的内壁固定连接;
55.在壳体11的内壁连接若干连接筋12,将网片13挂在连接筋12的弯钩部,并固定连接网片13与弯钩部,且网片13的一端与隧道的端部固定连接,网片13的另一端与主体结构22的钢筋固定连接,此时环梁14位于网片13与壳体11之间;
56.沿壳体11的内壁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层,此时环梁14、网片13、连接筋12和加劲肋111均埋设于混凝土层内,从而形成连接隧道21和主体结构22的通道。
57.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