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油气田开采的解堵液及其加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25445发布日期:2024-01-16 12:3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用于油气田开采的解堵液及其加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具体涉及用于油气田开采的解堵液及其加注方法。


背景技术:

1、解堵是保障油气井增产、注入井增注的一项有效技术。实际油气藏由于在生产过程的变化,外来物质的引入,都可能导致对储层的堵塞,影响油气井生产、注入井的注入;在油气生产井筒及地面集输系统中,由于生产制度等变化,井筒产生污物和水合物等复杂堵塞,对高压气井或带压集输管网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隐患。国内外目前主要考虑水合物预防,考虑堵塞物的单独解堵技术较多。

2、现有的发明及研究大都集中在如何生热、堵塞物分析等方面,但是,都难以实现较长时间反应生热,实现产气速度、产气量可控,且实际堵塞中通常为复合堵塞,尤其针对高压井筒、带压地面集输系统进行水合物及其它复合堵塞物解除,现有解堵技术难以达到有效的解堵效果,有必要发明针对性的解堵液;针对油气藏储层条件的堵塞,如沥青含量较高、微粒运移堵塞渗流通道的储层,通过升高温度、溶解分散部分堵塞物,使其在储层条件下流动,通过解堵液体系的携带作用,把部分堵塞物带出地层,提高油气渗流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油气田开采的解堵液,能够较长时间反应生热,有效解除堵塞物堵塞。

2、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解堵液的加注方法。

3、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4、用于油气田开采的解堵液,包括2号体系和3号体系;

5、所述2号体系由固体2a和液体2b组成:

6、固体2a包括以下组分:硝酸盐、尿素、硫脲、生石灰、氧化铝和粘结剂,液体2b包括以下组分:盐酸、表面活性剂、缓蚀剂和携带剂;

7、所述3号体系包括以下组分:高效溶剂、高效表面活性剂和高效溶剂油;

8、2号体系和3号体系的质量比为1:1-5,所述固体2a和液体2b的质量比为1:0.15-0.50;

9、硝酸盐、尿素、硫脲、生石灰、氧化铝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4.8-5.2:1.8-2.2:1.8-2.2:1.8-2.2:0.8-1.2:0.4-0.6。

1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11、在盐酸的作用下,硝酸盐和尿素逐步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且生石灰、氧化铝等可以放出大量的热量,促进反应的进行,并提高水合物等解堵效果,通过反应产生的热量,提高高效溶剂、高效表面活性剂和高效溶剂油对沥青和油污的溶解分散效果,携带剂可以有效的提高井筒返排的效率。

12、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2号体系和3号体系的质量比,以及固体2a和液体2b的质量比,可以有效的保障生热反应的进行,并具备良好的碳酸盐岩溶解能力,以及沥青、油污的分散溶解效果;并通过合理设计硝酸盐、尿素、硫脲、生石灰、氧化铝和粘结剂的质量比,可以有效的保障酸液与硝酸盐等长时间反应生热的进行,也可以保障氧化铝等快速生热的进行,从总体上保障解堵效果。

13、因此,本发明的3号体系具有分散沥青和油污的效果,2号体系能够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一方面能够提高水合物等解堵效果,另一方面能提高3号体系的对沥青和油污的溶解分散效果,并且液体2b中的携带剂可以有效的提高井筒返排的效率,本发明所述解堵液能够较长时间反应生热,有效解除堵塞物堵塞。

14、具体地:

15、表面活性剂为2(全氟3甲基丁基)乙基丙烯酸(c10h7f11o2),1h1h全氟辛基甲基丙烯酸盐(c12h7f15o2)、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20)醚、甲基-d-吡喃葡糖苷聚环氧乙烷油酸酯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2(全氟3甲基丁基)乙基丙烯酸、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20)醚、甲基-d-吡喃葡糖苷聚环氧乙烷油酸酯按质量比为1:1:1混合。

16、缓蚀剂为苯并三氮唑、醛酮胺类物质的一种或其混合物,优选为苯并三氮唑、醛酮胺类物质按质量比为1:1.5混合,醛酮胺类物质,包括醛酮胺缩合物、炔醇、增效剂、醇高效溶剂和分散剂,其质量比为(30-60):(12-20):(5-20):(15-25):(1-10),其中,醛酮胺缩合物为:分子结构中共含有三个及以上n、o原子,且至少含有一个π键;由醛类、酮类和胺类物质反应合成,其摩尔比例为(0.8-1.2):(1.2-1.6):(1.2-1.5),反应温度为85-90℃,反应时间为240-280min;其中醛类为苯甲醛;酮类为苯乙酮;胺类为水合肼;炔醇为丙炔醇和辛炔醇的组合,优选的质量比为5:2,增效剂为甲酸和戊二醛的组合,优选的质量比为2:1,醇高效溶剂为乙二醇,分散剂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

17、缓蚀剂中醛酮胺类结构优选为:

18、

19、醛酮胺类反应过程为,第一步,采用苯甲醛,苯乙酮,水合肼曼尼西反应-引入苯环和特定原子,第二步,采用4-喹啉羰酰氯,tea为三乙胺,dcm为二氯甲烷作为溶剂酰化反应-引入芳杂环,得到产物。

20、携带剂为一种具有高分子结构的物质,主要含有聚丙烯酰胺类改性物质,主要结构

21、

22、其中,x:y:z=35000~45000:80~500:10~55,粘均分子量为900万。

23、高效溶剂至少包括乙醇、乙二醇、丙醇、低分子醚、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蓖麻油醇聚醚中的一种,其中,低分子醚为至少包括四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中的一种,优选为三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单丁醚,按质量比为10-30%:5-20%:10-30%混合。优选对,低分子醚为:乙二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蓖麻油醇聚醚40,其质量比为1-10%:5-10%:2-10%:1-5%。

24、高效表面活性剂为羟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1-3%,其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ro(ch2ch2o)nh,其中,r为c12-c16的烷基,n为7-10的整数。

25、高效溶剂油至少包括抽提高效溶剂油、橡胶高效溶剂油、油漆高效溶剂油中的一种。

26、进一步地,硝酸盐至少包括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钙和硝酸锆的一种,所述粘结剂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的混合物。

27、优选地,聚乙烯醇分子量为3-4万,聚乙二醇分子量1000-3000。

28、进一步地,硝酸盐为硝酸钠和硝酸铵的混合物。

29、硝酸盐与盐酸反应,有硝酸铵的快速反应和硝酸钠的慢速反应,可以实现一定时间的持续反应生热解堵;粘结剂可以有效的分隔反应快慢的物质,起到物理延缓生热反应的进行速度,使反应生热持续进行。

30、进一步地,液体2b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31、盐酸10-25%,表面活性剂1-3.5%,缓蚀剂0.5-3.0%,携带剂0.5-1.2%,余量为60-80℃温水。

32、上述百分号为质量浓度,即盐酸的质量浓度为10-25%,每100kg液体2b含有盐酸10-25kg。

33、高浓度盐酸,可以有效的促进生热反应的进行,并有效的溶解碳酸岩等堵塞物,如果盐酸的用量过少,会影响溶解效果。

34、进一步地,3号体系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35、高效溶剂8-30%、高效表面活性剂1-15%、高效溶剂油1-20%,余量为水。

36、上述比例的3号体系可以有效的渗透进入油污及沥青等内部,分散溶解效果更好。

37、进一步地,固体2a成型为圆球状或/和棒状,所述圆球状和棒状均采用包裹式结构:

38、包裹形式为氧化铝和生石灰在内部,硝酸盐、尿素、硫脲和粘结剂包裹在氧化铝和生石灰外部。

39、具体地:

40、固体2a成型为圆球状或/和棒状,采用氧化铝、生石灰在内部,其余在外面的包装形式,粘结剂质量浓度为5-12%,将外部压制成半圆状空心结构,除氧化铝、生石灰的固体压制成与外部空心结构形状相似的固体,其粘结剂浓度为5-10%,与外部匹配,表面均匀覆盖总质量4-8%的粘接剂,放入对称的两部分在成型机中再次压制为球状或棒状结构:

41、圆球状时:内部氧化铝、生石灰的直径在0.5-30cm,外部的直径为1-45cm。棒状时:长度为5-40cm,直径为5-20cm,内部氧化铝、生石灰的直径为0.5-16cm,外部的直径为1-20cm。

42、用于油气田开采的解堵液的加注方法,用于现场模拟包括以下步骤:

43、s1、将固体2a加入待解堵系统,5-10min内注入液体2b;

44、s2、反应120min,直到待解堵系统的开口端10min至出口无流出物为止,无反应后,加入3号体系反应120min,如果解除污染,恢复产量,结束注入程序;

45、s3、如果污染未解除,重复步骤s1-s3,直到解除为止。

46、用于油气田开采的解堵液的加注方法,用于室内模拟包括以下步骤:

47、s1、将固体2a加入待解堵系统,5-10min内注入液体2b和3号体系;

48、s2、反应120min,如果解除污染,恢复产量,结束注入程序,如果污染未解除,重复步骤s1,直到解除为止。

4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50、1、本发明可以产生热量解除水合物堵塞,并通过盐酸有效的解除有机物和无机物堵塞。

51、2、本发明可以使产气速度和产气量可控进行,并且,本发明通过合理控制各个组分的用量比,可以有效的保障酸液与硝酸盐等长时间反应生热的进行,也可以保障氧化铝等快速生热的进行,从总体上保障水合物等解堵效果。

52、3、本发明所述解堵液投加方便安全,能够升高温度反应生热时间在500min内可调,理论放热量可达200kj/mol以上,改造储层渗透率可达2.3倍以上,含油污物解除效果达85%以上,有效解除油基、水基泥浆污染、沥青及水合物等堵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