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天矿高台阶开采时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炮孔填入设备

文档序号:33184203发布日期:2023-02-04 05:4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露天矿高台阶开采时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炮孔填入设备

1.本发明属于高台阶矿山开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露天矿高台阶开采时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炮孔填入设备。


背景技术:

2.二氧化碳爆破是利用一定压力和温度状态下的液态二氧化碳,通过吸收发热药剂迅速释放的热量,瞬间转变为超临界态,最后快速膨胀为气态,产生较大的物理压力,形成冲击波,达到致裂岩体的作用。与炸药爆破相比,安全性高,环境友好,成本低,但威力小,作用时间长,破岩能力有限。而随着露天矿山的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大多数露天矿已经进入深凹开采模式,导致矿坑边坡高度不断增大。
3.再继续使用二氧化碳致裂器进行高台阶开采的爆破,即需要增大单个致裂器的爆破威力,从而达到高台阶的爆破要求。但是单方面的增加二氧化碳致裂器的爆破威力,将会进一步的增大二氧化碳致裂器的重量、体积等。目前,由于二氧化碳致裂器的重量和体积均较大,在将其放入炮孔时,是通过吊车或者挖机,将二氧化碳致裂器通过绳索固定在吊臂上将其吊起,先大致的移动至炮孔的位置,再通过人工进行进一步的对准,松开绳索,实现将二氧化碳致裂器放入炮孔内。
4.目前的露天矿高台阶开采时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炮孔填入设备,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通过吊车或者挖机与人工结合的方式进行,存在倾斜时磕碰到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且放入的步骤复杂,影响爆破开采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露天矿高台阶开采时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炮孔填入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容易磕碰到施工人员,且放入的步骤复杂,影响爆破开采速度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露天矿高台阶开采时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炮孔填入设备,所述二氧化碳致裂器炮孔填入设备包括: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板上转动设置有自转平台;致裂器储存单元,所述致裂器储存单元包括支撑架、入口、出口、储存组件;所述支撑架拆卸的安装在自转平台上,所述支撑架的前后侧壁分别开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储存组件移动的设置在支撑架内,所述储存组件的储存端放有若干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和若干的填塞物段,若干所述二氧化碳致裂器和若干所述填塞物段均相互平行,所述出口用于导出二氧化碳致裂器和填塞物段;顶推单元,所述顶推单元也设置在自转平台上,所述顶推单元的顶推端穿过入口,并推动二氧化碳致裂器朝向出口移动;致裂器导向单元,
所述致裂器导向单元包括第一导向滑道,所述第一导向滑道转动设置在自转平台上,所述第一导向滑道的转动轴线方向与二氧化碳致裂器的移动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导向滑道位于出口的下方,所述第一导向滑道的导向方向与第一导向滑道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一导向滑道的水平高度较低的一端与炮孔相对应。
7.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储存组件包括u型支撑架、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链条、若干的支撑块、支撑凹槽、齿轮和齿条;所述u型支撑架的u型开口朝下,所述u型支撑架滑动的安装在支撑架内,所述u型支撑架的滑动方向与顶推单元的顶推端的顶推方向相平行,所述u型支撑架穿过出口伸出至支撑架外;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线和第二转动轴的轴线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转动跨接在u型支撑架的左右侧壁之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通过链条进行传动;若干所述支撑块之间相互平行,若干所述支撑块沿链条的移动方向固定安装在链条上,所述支撑凹槽开设在支撑块上端面,且所述支撑凹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转动轴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二氧化碳致裂器和/或填塞物段沿支撑凹槽的长度方向放置在支撑凹槽内;靠近出口的所述支撑凹槽内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和/或填塞物段通过出口移动出支撑架;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靠近入口一侧,所述第二转动轴位于靠近出口一侧,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顶推单元的顶推端与第一转动轴相配合。
8.作为可选方案,所述致裂器储存单元还包括用于关闭出口的门板组件,所述门板组件包括开闭门板、固定块、通槽、滑动块、滑动槽、顶推块、限位块和限位凸起;所述开闭门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支撑架,且所述开闭门板开闭出口,所述开闭门板的转动轴线与支撑架的底壁相平行;所述滑动槽开设在开闭门板的底端面,所述滑动槽的滑动导向方向与开闭门板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所述限位块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且所述限位块一端伸出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长度大于限位块的长度;所述固定块位于开闭门板的下方,所述固定块固定在的支撑架上,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通槽,所述限位块插入通槽内;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在固定块下方的支撑架上,所述滑动块的滑动方向与支撑架的底壁相垂直,所述顶推块固定安装在滑动块上,所述顶推块的顶端面与限位块的底端面相贴合;所述限位凸起固定安装在自转平台上,所述限位凸起的顶端面与滑动块的底端面相贴合,且所述限位凸起推动滑动块带动顶推块的上部伸入通槽内;所述限位凸起通过滑动块带动顶推块移动的距离为m,所述固定块上端面与顶推块上端面的距离为n,m=n。
9.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储存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储存组件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10.作为可选方案,所述致裂器导向单元包括支撑板、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安装底板、转动板、第一滑块和连杆;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安装在自转平台上,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方向与顶推单元顶推端的顶推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支撑架的下方;所述安装底板上下滑动的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安装底板,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方向与自转平台的上端面相垂直;所述转动板转动安装在安装底板上,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轴线方向与二氧化碳致裂器的移动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导向滑道设置在转动板上,所述第一导向滑道的导向方向与转动板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与第一导向滑道的导向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三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块;所述连杆一端铰接第一滑块,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转动板,所述连杆的转动轴线与转动板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11.作为可选方案,所述致裂器导向单元还包括下第二导向滑道、挡块、导向斜块、第二滑块和第四液压缸;所述第一导向滑道位于第二导向滑道内,所述第一导向滑道与第二导向滑道相互滑动,所述第二导向滑道放置在转动板上,所述第一导向滑道的一侧壁通过铰链转动连接转动板,所述铰链的转动轴线与转动板的转动轴线相平行,所述铰链位于转动板的转动轴线的对立侧;所述挡块固定安装在第一导向滑道内,所述挡块位于靠近铰链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安装在转动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与第二导向滑道的导向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导向滑道靠近铰链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液压缸固定安装在转动板上,所述第四液压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第二滑块;所述导向斜块固定安装在转动板上端面,所述导向斜块位于转动板靠近其转动轴线的一侧,且所述导向斜块的倾斜面朝向第二导向滑道。
12.作为可选方案,所述顶推单元包括升降组件和顶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自转平台上,所述顶推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升降台上,所述顶推组件的顶推端与第一转动轴相配合。
13.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导轨、升降平台、螺纹杆和转动电机;所述导轨垂直的固定在自转平台上,所述升降平台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导轨,所述螺纹杆的轴线方向与导轨的导向方向相平行,所述螺纹杆与升降平台螺纹配合,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自转平台上,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为螺纹杆提供转动动力;所述顶推组件设置在升降平台上。
14.作为可选方案,所述顶推组件包括第五液压缸和u型块;所述第五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升降组件的升降台上,所述第五液压缸的伸缩方向与
二氧化碳致裂器的移动方向相平行;所述u型块设置在第五液压缸的伸缩杆上;所述u型块的两个竖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转动轴的直径,所述u型块的两个竖板的高度值均大于第一转动轴的直径值。
15.作为可选方案,所述顶推组件还包括容纳凹槽、滑槽、第一钢珠、第二钢珠、滑动板、弹簧、活塞杆、第一活塞、第二活塞、活塞筒、润滑剂储存筒、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连接软管、外部连接管和单向阀;所述u型块滑动安装在第五液压缸的伸缩杆上,所述u型块的滑动方向与升降组件升降台的升降方向相平行;所述u型块的内侧壁开设有容纳凹槽,所述容纳凹槽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导向方向与u型块的滑动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钢珠和第二钢珠均上下滚动的卡在两个滑槽之间,所述第一钢珠的中心点与u型块的内侧壁的距离小于第一钢珠的半径,且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第一钢珠与第二钢珠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一钢珠与第二钢珠均贴合;所述第一钢珠位于第二钢珠的下方,所述滑动板滑动安装在第二钢珠上方的容纳凹槽内,所述滑动板的下端面与第二钢珠的外壁相贴合,所述滑动板的滑动方向与滑槽的导向方向相平行,所述弹簧固定连接滑动板的上端面与容纳凹槽的顶端面;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板的上端面,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滑动的贯穿容纳凹槽上端面并伸出u型块;所述活塞筒固定安装在u型块上端面,所述活塞筒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的u型块伸出段;所述润滑剂储存筒固定安装在u型块上,所述第二活塞滑动安装在润滑剂储存筒内,所述第二活塞下方的润滑剂储存筒内有润滑剂,所述第二活塞上方的润滑剂储存筒与第一活塞上方的活塞筒之间连通成压力传递介质容纳腔;所述润滑剂储存筒的轴线与活塞筒的轴线相平行,所述活塞筒的轴线方向与滑动板的滑动方向相平行;所述润滑剂储存筒底壁开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滑动板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第二钢珠的上方,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连通第二通孔,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贯穿u型块并连通第一通孔;所述外部连接管与润滑剂储存筒内连通,所述外部连接管与润滑剂储存筒的交点位于第二活塞的下方,所述单向阀设置在外部连接管上。
16.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露天矿高台阶开采时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炮孔填入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顶推单元可以将储存组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致裂器或填塞物段推出出口,并落至第一导向滑道内,通过转动第一导向滑道,将其的尾部与炮孔相对齐,从而可以使二氧化碳致裂器或填塞物段滑动到炮孔内,实现将高重量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快速且轻松的放入至炮孔内,解决了容易磕碰到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简化了放入步骤;2、本技术通过将支撑架拆卸的安装在自转平台上,并将二氧化碳致裂器和填塞物段事先放至储存组件内,实现了二氧化碳致裂器的模块化的管理,便于快速的更换空的储
存组件,节约了整个爆破所需时间,降低了施工现场的管理难度;3、本技术通过设置相互滑动的第一导向滑道和第二导向滑道,可以对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导向长度进行加长,在对高台阶边坡的炮孔进行填充时,可以避免重量较重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炮孔填入设备太过靠近边坡而压塌高台阶边坡,降低了事故风险;4、本技术通过设置自转平台和可以相互滑动的第一导向滑道和第二导向滑道,在保持移动底盘静止时,可以通过左右转动自转平台从左到右依次对一列的炮孔进行二氧化碳致裂器和填塞物段的填充,进一步提升了爆破速度;5、本技术通过将底盘静止沿一列炮孔的中心线连线方向移动,通过固定第一导向滑道和第二导向滑道的角度,滑道为尾部与炮孔相对齐时,通过顶推单元推动二氧化碳致裂器进入第一导向滑道内,实现快速的对一整列的炮孔内填入二氧化碳致裂器。
附图说明
17.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移动底盘、自转平台和限位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致裂器储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致裂器储存单元的结构剖视图;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显示为本发明的储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为本发明的致裂器导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显示为本发明沿第一导向滑道的导向方向的致裂器导向单元的结构剖视图;图9显示为本发明沿第一导向滑道的宽度方向的致裂器导向单元的结构剖视图;图10显示为本发明的顶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显示为本发明的顶推组件的结构剖视图;图12显示为本发明的图1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显示为本发明的u型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移动底盘;2.自转平台;3.二氧化碳致裂器;4.填塞物段;5.致裂器储存单元;501.支撑架;502.入口;503.出口;504.u型支撑架;505.第一转动轴;506.第二转动轴;507.链条;508.支撑块;509.支撑凹槽;510.齿轮;511.齿条;512.开闭门板;513.固定块;514.通槽;515.滑动块;516.滑动槽;517.顶推块;518.限位块;519.限位凸起;6.致裂器导向单元;601.第一导向滑道;602.支撑板;603.第一液压缸;604.第二液压缸;605.第三液压缸;606.安装底板;607.转动板;608.第一滑块;609.连杆;610.第二导向滑道;611.挡块;612.导向斜块;613.第二滑块;614.第四液压缸;7.顶推单元;701.导轨;702.升降平台;703.螺纹杆;704.转动电机;705.第五液压缸;706.u型块;707.容纳凹槽;708.滑槽;709.第一钢珠;710.第二钢珠;711.滑动板;712.弹簧;713.活塞杆;714.第一活塞;715.第二活塞;716.活塞筒;717.润滑剂储存筒;718.第一通孔;719.第二通孔;720.连接软管;721.外部连接管;722.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0.请参阅图1至图13。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21.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22.请参阅图1、图3、图4和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露天矿高台阶开采时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炮孔填入设备,它包括:移动底盘1,所述移动底板上转动设置有自转平台2;移动底盘1可以是履带式底盘,也可以是轮式的底盘;致裂器储存单元5,所述致裂器储存单元5包括支撑架501、入口502、出口503、储存组件;所述支撑架501拆卸的安装在自转平台2上,此处的拆卸安装可以是在自转平台2上设置支撑架501限位槽,将支撑架501的底部放在支撑架501限位槽内,也可以是在自转平台2上设置螺钉孔,在支持架上设置支耳,将支撑架501放置在自转平台2上通过螺钉穿过支耳与螺钉孔连接;还可以在支撑架501上设置可以的吊环,便于进行吊起,该吊环可以是直接固定在支撑架501的顶壁,也可以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501的顶壁;所述支撑架501的前后侧壁分别开设有入口502和出口503,所述储存组件移动的设置在支撑架501内,所述储存组件的储存端放有若干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若干的填塞物段4,若干所述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若干所述填塞物段4均相互平行,所述出口503用于导出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由于炮孔中放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的数量和顺序都是固定的,所以可以在储存组件的储存端按顺序放置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从而可以实现一次性就能将一个炮孔内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填充完成;顶推单元7,所述顶推单元7也设置在自转平台2上,所述顶推单元7的顶推端穿过入口502,并推动二氧化碳致裂器3朝向出口503移动;致裂器导向单元6,所述致裂器导向单元6包括第一导向滑道601,所述第一导向滑道601转动设置在自转平台2上,所述第一导向滑道601的转动轴线方向与二氧化碳致裂器3的移动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导向滑道601位于出口503的下方,所述第一导向滑道601的导向方向与第一导向滑道601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一导向滑道601的水平高度较低的一端与炮孔
相对应。
23.将多组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分别放在储存组件的储存端上,启动顶推单元7,顶推单元7的顶推端穿过入口502推动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朝向出口503移动,转动第一导向滑道601,从而使第一导向滑道601的尾部对转炮孔,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落入第一导向滑道601内,从而进入炮孔内,实现对炮孔内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的填充。
24.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6,所述储存组件包括u型支撑架504、第一转动轴505、第二转动轴506、链条507、若干的支撑块508、支撑凹槽509、齿轮510和齿条511;所述u型支撑架504的u型开口朝下,所述u型支撑架504滑动的安装在支撑架501内,所述u型支撑架504的滑动方向与顶推单元7的顶推端的顶推方向相平行,所述u型支撑架504穿过出口503伸出至支撑架501外;所述第一转动轴505的轴线和第二转动轴506的轴线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转动轴505和第二转动轴506转动跨接在u型支撑架504的左右侧壁之间,所述第一转动轴505和第二转动轴506通过链条507进行传动;当进行储存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时,仅有链条507上方的支撑块508内放有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若干所述支撑块508之间相互平行,若干所述支撑块508沿链条507的移动方向固定安装在链条507上,所述支撑凹槽509开设在支撑块508上端面,且所述支撑凹槽509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转动轴505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或填塞物段4沿支撑凹槽509的长度方向放置在支撑凹槽509内;由于炮孔内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的排列顺序和数量都是固定的;可以在多个支撑凹槽509内,依次放置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实现对炮孔的填充;还可以是在一个支撑凹槽509内按顺序和数量放置一个炮孔内的所以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实现一次导向就能实现对炮孔内进行填充;靠近出口503的所述支撑凹槽509内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或填塞物段4通过出口503移动出支撑架501;所述第一转动轴505位于靠近入口502一侧,所述第二转动轴506位于靠近出口503一侧,所述齿轮510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轴505上,所述齿条51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501上,所述齿轮510与齿条511相啮合;所述顶推单元7的顶推端与第一转动轴505相配合。
25.顶推单元7的顶推端推动第一转动轴505前移,从而可以推动u型支撑架504前移,第一转动轴505前移时将会带动齿轮510沿齿条511转动,从而带动链条507移动,带动最靠近出口503的支撑块508朝向出口503移动,u型支撑架504前移出出口503,u型支撑架504的前端伸出出口503后,支撑块508也将移动至朝下放,从而使支撑凹槽509内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下落出支撑凹槽509,并落到第一导向滑道601内,转动第一导向滑道601,从而使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移动至炮孔内。
26.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4和图5,所述致裂器储存单元5还包括用于关闭出口503的门板组件,所述门板组件包括开闭门板512、固定块513、通槽514、滑动块515、滑动槽
516、顶推块517、限位块518和限位凸起519;所述开闭门板512的顶部转动连接支撑架501,且所述开闭门板512开闭出口503,所述开闭门板512的转动轴线与支撑架501的底壁相平行;所述滑动槽516开设在开闭门板512的底端面,所述滑动槽516的滑动导向方向与开闭门板512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所述限位块518滑动安装在滑动槽516内,且所述限位块518一端伸出滑动槽516,所述滑动槽516的长度大于限位块518的长度;所述固定块513位于开闭门板512的下方,所述固定块513固定在的支撑架501上,所述固定块513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通槽514,所述限位块518插入通槽514内;所述滑动块515滑动安装在固定块513下方的支撑架501上,所述滑动块515的滑动方向与支撑架501的底壁相垂直,所述顶推块517固定安装在滑动块515上,所述顶推块517的顶端面与限位块518的底端面相贴合;所述限位凸起519固定安装在自转平台2上,所述限位凸起519的顶端面与滑动块515的底端面相贴合,且所述限位凸起519推动滑动块515带动顶推块517的上部伸入通槽514内;所述限位凸起519通过滑动块515带动顶推块517移动的距离为m,所述固定块513上端面与顶推块517上端面的距离为n,m=n。
27.当支撑架501放置在自转平台2上时,滑动块515靠近限位凸起519并通过限位凸起519推动滑动块515上移,将会推动顶推块517上移,并插入通槽514内,并推动限位块518上移,从而解锁限位块518,可以转动开闭门板512从而开启出口503,通过设置的开闭门板512可以避免放在支撑架501内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晃动;开闭门板512的转动,可以是u型支撑架504向外移动之后推动开闭门板512向上转动,也可以是人工将开闭门板512向上转动,并将固定其转动角度。
28.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储存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储存组件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29.将多个的储存组件呈一列设置,可以增加单个支撑架501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的装载数量,由于采矿爆破的炮孔较多,当一个支撑架501内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数量不足以对所有的炮孔进行填充时,就需要更换新的支撑架501,通过设置的多个储存组件可以减少更换的次数,从而节约时间。
30.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至图9,所述致裂器导向单元6包括支撑板602、第一液压缸603、第二液压缸604、第三液压缸605、安装底板606、转动板607、第一滑块608和连杆609;所述第一液压缸603固定安装在自转平台2上,所述第一液压缸603的伸缩方向与顶推单元7顶推端的顶推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液压缸60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支撑板602,所述支撑板602位于支撑架501的下方;所述安装底板606上下滑动的安装在支撑板602上,所述第二液压缸604固定安装在支撑板602上,所述第二液压缸60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安装底板606,所述第二液压缸604的伸缩方向与自转平台2的上端面相垂直;所述转动板607转动安装在安装底板606上,所述转动板607的转动轴线方向与二氧化碳致裂器3的移动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导向滑道601设置在转动板607上,所述第一导向滑道601的导向方向与转动板607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一滑块608滑动安装在安装底板606上,所述第一滑块608的滑动方向与第一导向滑道601的导向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三液压缸605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606上,所述第三液压缸60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块608;所述连杆609一端铰接第一滑块608,所述连杆609另一端铰接转动板607,所述连杆609的转动轴线与转动板607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31.u型支撑架504向外移动时,启动第一液压缸603并带动第一导向滑道601向外移动,从而可以使第一导向滑道601始终位于下落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的下方,保证了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的准确导向;由于支撑架501内有多层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通过设置的第二液压缸604,可以带动第一导向滑道601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一导向滑道601靠近第二层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避免重量较重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由于高度过高下落砸坏第一导向滑道601;启动第三液压缸605带动第一滑块608滑动,从而带动连杆609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板607转动,带动第一导向滑道601向上转动调节第一导向滑道601的角度,从而使第一导向滑道601对准炮孔,使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顺利的进入炮孔。
3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至图9,所述致裂器导向单元6还包括下第二导向滑道610、挡块611、导向斜块612、第二滑块613和第四液压缸614;所述第一导向滑道601位于第二导向滑道610内,所述第一导向滑道601与第二导向滑道610相互滑动,所述第二导向滑道610放置在转动板607上,所述第一导向滑道601的一侧壁通过铰链转动连接转动板607,所述铰链的转动轴线与转动板607的转动轴线相平行,所述铰链位于转动板607的转动轴线的对立侧;所述挡块611固定安装在第一导向滑道601内,所述挡块611位于靠近铰链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613滑动安装在转动板607的上端面,所述第二滑块613的滑动方向与第二导向滑道610的导向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滑块613与第二导向滑道610靠近铰链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液压缸614固定安装在转动板607上,所述第四液压缸614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第二滑块613;所述导向斜块612固定安装在转动板607上端面,所述导向斜块612位于转动板607靠近其转动轴线的一侧,且所述导向斜块612的倾斜面朝向第二导向滑道610。
33.启动第四液压缸614,带动第二滑块613滑动,从而带动第二导向滑道610朝向导向斜块612移动,第二导向滑道610继续移动带动第二导向滑道610的端面移动到导向斜块612上,从而可以使第二导向滑道610向上转动,从而使第一导向滑道601向上转动,使第一导向滑道601向后倾斜,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将会向后滑动,可以先将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接住;再启动第三液压缸605,带动转动板607向上转动,带动第一导向滑道601和第二导向滑道610向上转动,继续启动第四液压缸614,带动第二导向滑道610前移并通过导向斜块612,带动第二导向滑道610上翘,可以使第一导向滑道601与第二导向滑道610呈角度设置,当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下滑时,还可以通过第二导向滑道610减缓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的下滑速度;同时还可以在炮孔内事先填充一些缓冲物质,例如细沙等,还能进一步缓冲二氧
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的下落速度和下落影响。
34.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所述顶推单元7包括升降组件和顶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自转平台2上,所述顶推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升降台上,所述顶推组件的顶推端与第一转动轴505相配合。
35.升降组件的升降台升降将会带动顶推组件上升或下降,可以使顶推组件对准第一转动轴505,实现顶推,还可以使顶推组件上升,对第二层或第三层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进行顶推。
36.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导轨701、升降平台702、螺纹杆703和转动电机704;所述导轨701垂直的固定在自转平台2上,所述升降平台702与导轨701滑动配合,所述螺纹杆703转动连接导轨701,所述螺纹杆703的轴线方向与导轨701的导向方向相平行,所述螺纹杆703与升降平台702螺纹配合,所述转动电机704固定安装在自转平台2上,所述转动电机704的输出轴为螺纹杆703提供转动动力;所述顶推组件设置在升降平台702上。
37.启动转动电机704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螺纹杆703转动,从而带动升降平台702上升或下降。
38.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所述顶推组件包括第五液压缸705和u型块706;所述第五液压缸705固定安装在升降组件的升降台上,所述第五液压缸705的伸缩方向与二氧化碳致裂器3的移动方向相平行;所述u型块706设置在第五液压缸705的伸缩杆上;所述u型块706的两个竖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转动轴505的直径,所述u型块706的两个竖板的高度值均大于第一转动轴505的直径值。
39.启动第五液压缸705带动u型块706前伸,升降平台702上移带动第五液压缸705和u型块706上升,使第一转动轴505套在u型块706的u形槽内,启动第五液压缸705,带动u型块706前移,使u型块706的内后壁与第一转动轴505接触,并推动第一转动轴505前移。
40.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至图13,所述顶推组件还包括容纳凹槽707、滑槽708、第一钢珠709、第二钢珠710、滑动板711、弹簧712、活塞杆713、第一活塞714、第二活塞715、活塞筒716、润滑剂储存筒717、第一通孔718、第二通孔719、连接软管720、外部连接管721和单向阀722;所述u型块706滑动安装在第五液压缸705的伸缩杆上,所述u型块706的滑动方向与升降组件升降台的升降方向相平行;所述u型块706的内侧壁开设有容纳凹槽707,所述容纳凹槽707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滑槽708,所述滑槽708的导向方向与u型块706的滑动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钢珠709和第二钢珠710均上下滚动的卡在两个滑槽708之间,所述第一钢珠709的中心点与u型块706的内侧壁的距离小于第一钢珠709的半径,且所述第一转动轴505位于第一钢珠709与第二钢珠710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动轴505与第一钢珠709与第二钢珠710均贴合;所述第一钢珠709位于第二钢珠710的下方,所述滑动板711滑动安装在第二钢珠710上方的容纳凹槽707内,所述滑动板711的下端面与第二钢珠710的外壁相贴合,所述滑动板711的滑动方向与滑槽708的导向方向相平行,所述弹簧712固定连接滑动板711的上端
面与容纳凹槽707的顶端面;所述活塞杆713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板711的上端面,所述活塞杆713的另一端滑动的贯穿容纳凹槽707上端面并伸出u型块706;所述活塞筒716固定安装在u型块706上端面,所述活塞筒716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塞714,所述第一活塞714固定连接活塞杆713的u型块706伸出段;所述润滑剂储存筒717固定安装在u型块706上,所述第二活塞715滑动安装在润滑剂储存筒717内,所述第二活塞715下方的润滑剂储存筒717内有润滑剂,所述第二活塞715上方的润滑剂储存筒717与第一活塞714上方的活塞筒716之间连通成压力传递介质容纳腔;压力传递介质容纳腔内填充有压力传递介质,此处不对压力传递介质进行限定,可以是液压油,也可以是压缩比较高的气体;所述润滑剂储存筒717的轴线与活塞筒716的轴线相平行,所述活塞筒716的轴线方向与滑动板711的滑动方向相平行;所述润滑剂储存筒717底壁开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718,所述滑动板711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二通孔719,所述第二通孔719位于第二钢珠710的上方,所述连接软管720的一端连通第二通孔719,所述连接软管720的另一端贯穿u型块706并连通第一通孔718;所述外部连接管721与润滑剂储存筒717内连通,所述外部连接管721与润滑剂储存筒717的交点位于第二活塞715的下方,所述单向阀722设置在外部连接管721上;还可以在第二活塞715上设置连通第二活塞715下方的润滑剂储存筒717的管子,使管子连通外部,并在管子上设置阀门,当润滑剂储存筒717内没有润滑剂时,打开阀门,并通过外部连接管721对润滑剂储存筒717内填充润滑剂。
41.启动第五液压缸705带动u型块706前伸,并使第一转动轴505位于u型块706的u形槽的上方,启动转动电机704带动升降平台702上升,当第一转动轴505的轴线的位于第一钢珠709的中心点与第二钢珠710的中心点之间时,启动第五液压缸705带动第一钢珠709和第二钢珠710与第一转动轴505相贴合,第五液压缸705继续前伸,带动u型块706上移,并使第一转动轴505位于第一钢珠709和第二钢珠710的间隙之间,第二钢珠710在弹簧712的带动下不会向上移动,当第一转动轴505位于第一钢珠709和第二钢珠710的间隙之间后,第五液压缸705将会继续推动u型块706前移,从而可以推动第一转动轴505前移,第一转动轴505前移后还将会转动,第一转动轴505前移时,由于齿轮510与齿条511的摩擦力较大,将会推动第二钢珠710上移,推动滑动板711上移,从而通过活塞杆713推动第一活塞714上移,从而使第二活塞715下移,带动润滑剂储存筒717内的润滑剂从第一通孔718、连接软管720、第二通孔719滴至第二钢珠710上,第二钢珠710转动时将会将润滑剂涂至第一钢珠709、第二钢珠710和第一转动轴505上,可以减少他们之间的摩擦,;一个u型支撑架504内的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全部从出口503落出之后,启动第五液压缸705后移,带动u型块706后移,使u型块706的前壁勾动第一转动轴505后移,从而使u型支撑架504复位,当第一转动轴505后移时,与第一钢珠709和第二钢珠710脱离接触时,将会停止润滑剂的挤出,同时滑动板711下移复位,带动第一活塞714下移复位,从而使第二活塞715上移,通过单向阀722将外部的空气吸入润滑剂储存筒717内,从而可以保证下一次的润滑剂的挤出。
42.综上所述,本技术将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按照炮孔内的装填顺序放在支撑块508的支撑凹槽509内,将放满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的支撑架501放在自转平台2上,当支撑架501放在自转平台2上时,自转平台2上的限位凸起519将会推动滑动块515带动顶推块517上升,从而将限位块518顶推出通槽514内,实现开启开闭门板512,通过第五液压缸705带动u型块706前移至第一转动轴505的下方,启动转动电机704带动升降平台702升降,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轴505位于u型块706的u形槽内,继续启动第五液压缸705,带动u型块706小幅度上移,使第一转动轴505卡在第一钢珠709和第二钢珠710之间,继续启动第五液压缸705推动第一转动轴505前移,从而推动u型支撑架504朝出口移动,开闭门板512可以在u型支撑架504的推动下朝上转动,开启出口503,也可是人工转动开闭门板512实现出口503的开启,u型支撑架504伸出出口503后二氧化碳致裂器3和填塞物段4沿链条507前移并向下落入第一导向滑道601、第二导向滑道610,进入炮孔内。
4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