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装置及退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27312发布日期:2023-05-24 10:0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装置及退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环境地质钻探取样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取出样品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1、地质勘察工作一般都离不开钻井取样,将达到一定深度后将物质取出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该地区的关键地质信息。钻井取样的通常做法是在钻进的过程中设置可取芯管,样品随着钻进过程进入取芯管中,然后将取芯管打捞至地面进行取样。钻探取出样品的方法有多种,传统敲击振动、挖掘的取样方法,会使样品受到扰动、破坏从而失去准确的地质信息。遇到粘度较大的地层时,样品膨胀挤压取芯管,传统的敲击震动和挖铲的方法无法有效取出样品,严重影响钻探效率。

2、鉴于上述缺陷,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获得本方法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装置及退样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利用水压取出取芯管中的样品,解决了粘性土层取样困难的问题,能够快速获取完整的、连续的地下原状样品。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装置。该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装置,包括退样接头和液体压力泵,所述退样接头具有相通的两个接口,其中一接口与完成取样后的取芯内管未设置钻头的一端连接,另一接口与液体压力泵的出液口相连。

5、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连接管,所述退样接头的另一接口通过连接管与液体压力泵的出液口相连。

6、作为优选,所述液体压力泵为泥浆泵或水泵。

7、作为优选,所述退样接头的两个接口均为螺纹接口。

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方法,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方法,其包括:在将完成取样的取芯内管提出到地面后,将取芯内管的一端与液体压力泵相连,利用液体压力泵的泵压将取芯内管中的样品压出。

10、具体包括:

11、1)声频振动环保钻机就位,振入双管钻具进行取样,取样完成后,提出带有样品的取芯内管;

12、2)将取芯内管一端的钻头卸开,另外一端与液体压力泵相连;

13、4)保持取芯内管不动,启动液体压力泵,利用液体压力泵输出的泵压将取芯内管中的样品从钻头卸开的一端压出。

14、所述取芯内管的内壁需要保持密封完好。

15、所述取芯内管通过退样接头与液体压力泵相连。

16、所述退样接头两端具有相通的两个螺纹接口。

17、所述液体压力泵为泥浆泵或水泵。

18、本发明具有的技术效果:

19、本发明取代了靠敲振、挖掘的取芯方法,解决了粘性土层的退样难题,能够较完整的获取地下原状样品,有效缩短取样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大幅提升钻探效率,尤其适合于环境污染场地调查作业。



技术特征:

1.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退样接头和液体压力泵,所述退样接头具有相通的两个接口,其中一接口与完成取样后的取芯内管未设置钻头的一端连接,另一接口与液体压力泵的出液口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管,所述退样接头的另一接口通过连接管与液体压力泵的出液口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压力泵为泥浆泵或水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样接头的两个接口均为螺纹接口。

5.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完成取样的取芯内管提出到地面后,将取芯内管的一端与液体压力泵相连,利用液体压力泵的泵压将取芯内管中的样品压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芯内管的内壁需要保持密封完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芯内管通过退样接头与液体压力泵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样接头两端具有相通的两个螺纹接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压力泵为泥浆泵或水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声频振动环保钻机水压退样装置及退样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退样接头和液体压力泵,其退样方法为在将完成取样的取芯内管提出到地面后,将取芯内管的一端与液体压力泵相连,利用液体压力泵的泵压将取芯内管中的样品压出。该装置及方法利用水压取出取芯管中的样品,解决了淤泥层、粘性土层等复杂地层样品的退样难题,能够快速完整的获取地层原状样品,有效缩短退样时间,减少劳动强度,大幅提升钻探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海,田英材,吴浩,温和,陆卫星,任晓飞,赵晓冬,马文其,唐德林,李永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地第二勘探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