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19317发布日期:2023-05-11 03:03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隧道支护,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隧道的初期支护中,需要利用湿喷工艺将混凝土喷射在隧道内壁上,当混凝土凝固后即起到支护隧道的作用。其中,传统的湿喷工艺存在混凝土回弹率高、成型面质量偏低、易产生粉尘等问题,而目前的改进方式多是从混凝土材料上入手,例如:优化混凝土配方,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需要从设备方面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包括:框架;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面板与所述隧道内壁上的拱架抵接,以使所述隧道内壁上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包括:位置相反的上端口和下端口;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调节组件具有多个自由度;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调节组件上,所述喷头的进浆端通入压缩空气和混凝土的混合物,所述喷头的出浆端朝向所述腔体的上端口。

4、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所述调节座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上端;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第一支架的转动中心轴与所述腔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第一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支架传动相连;第二支架,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的转动中心轴与所述第一支架的转动中心轴垂直;第二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架传动相连。

5、可选的,所述调节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上端;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定位孔、多个第二定位孔、多个第三定位孔和多个第一螺栓,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第二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框架靠近所述腔体的一端,所述第三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框架远离所述腔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栓的螺纹杆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后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或所述第三定位孔相连,以使所述调节座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6、可选的,所述模喷装置还包括:振捣组件,所述振捣组件包括:振动棒,所述面板靠近所述腔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振动棒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7、可选的,所述振捣组件还包括:多个气动振动器,所述气动振动器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气动振动器的振动输出端与所述面板远离所述腔体的侧面相连。

8、可选的,所述模喷装置还包括: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包括:支座、滑架、第一伸缩驱动件和第二伸缩驱动件;其中,所述滑架沿所述腔体的厚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框架与所述滑架铰接;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滑架相连,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框架铰接,且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与所述框架的下端之间。

9、可选的,所述模喷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测距组件,所述测距组件包括:检测座、检测板、弹性件和距离检测件;其中,所述检测座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上端,所述检测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检测座上,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检测板与所述检测座之间,所述弹性件使所述检测板与所述拱架抵接;所述距离检测件设置在所述检测座上,所述距离检测件的检测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板相连,所述距离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板与所述检测座之间的距离。

10、可选的,所述测距组件还包括:外筒和内轴,所述外筒设置在所述检测座上,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内轴的一端与所述检测板相连,所述内轴远离所述检测板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外筒内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距离检测件包括: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所述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检测座上,所述距离检测件的检测轴与所述检测板相连。

11、可选的,所述检测座沿所述腔体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测距组件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螺纹设置在所述检测座上,且所述第二螺栓的螺纹杆与所述框架抵接。

12、可选的,所述模喷装置还包括:测压组件,所述测压组件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面板靠近所述腔体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的压力。

13、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4、通过面板与拱架的抵接,使隧道内壁上形成腔体,从而使混凝土喷射到隧道内壁上时,面板能够对反弹的混凝土形成阻挡,不仅有效减小了混凝土的材料浪费,降低隧道支护的成本,而且还能够抑制粉尘的产生,改善隧道内的施工环境,同时,由于混凝土喷射在隧道内壁上后能够通过面板进行隔挡,使得混凝土凝固后的成型面更为平整、光滑,从而提高混凝土成型面的质量,进而提高隧道支护的质量;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便于调节喷头的角度,不仅使混凝土的喷射方向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工况的隧道内壁,而且便于混凝土在隧道内壁上的均匀喷涂,减少空洞的形成,有效提高了隧道支护的质量。

15、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喷装置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组件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喷装置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喷装置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喷装置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出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包括:框架;面板,面板设置在框架上,面板与隧道内壁上的拱架抵接,以使隧道内壁上形成腔体,腔体包括:位置相反的上端口和下端口;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设置在框架上,调节组件具有多个自由度;喷头,喷头设置在调节组件上,喷头的进浆端通入压缩空气和混凝土的混合物,喷头的出浆端朝向腔体的上端口。在本公开的一种隧道支护混凝土模喷装置中,不仅有效减小了混凝土的材料浪费,降低隧道支护的成本,而且还能够抑制粉尘的产生,改善隧道内的施工环境,同时,使得混凝土凝固后的成型面更为平整、光滑,从而提高混凝土成型面的质量,进而提高隧道支护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文,牟松,庄元顺,李开富,苏叶茂,王奇彬,梅元元,高旭东,李才洪,高龙泉,卢孝林,武焱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