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移距皮带机自移机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0695发布日期:2022-08-03 04:4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大移距皮带机自移机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大移距皮带机自移机尾装置,属于煤矿综采综掘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皮带机自移机尾装置是工作面顺槽运输设备-桥式刮板转载机与带式输送机(皮带机)的中间衔接装置,可实现工作面回采期间皮带机尾的前移,同时具有皮带跑偏调整的功能。
3.现有技术中,皮带机尾的前移距离短,最大能满足采煤机三刀的距离(大概2700毫米),等不到生产班中间休息时间就需要停机移动整套装置,影响生产效率。
4.同时,在皮带机的输送过程中,煤容易卸落至皮带的边缘位置,极易输送洒落,造成损失。
5.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皮带机自移机尾装置在下井尺寸受限的矿井中无法安装使用或运输、安装起来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大移距皮带机自移机尾装置,能够大移距移动,前移距离能够达到5200毫米,能够等到生产班休息时间才停机移动整套装置,无需在生产时间停机移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皮带强制成型槽能够防止煤运输过程中的洒落;并且满足下井尺寸受限的矿井,易于运输安装。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新型大移距皮带机自移机尾装置,包括头端架、设置有带动皮带转动的500滚筒的尾端架以及设置于头端架和尾端架底部通过液控系统带动升降及左右平移的滑架,所述头端架上设置有用于清除下皮带表面煤尘的刮煤板,所述头端架和尾端架之间设置有用作小车运行轨道的基架,所述小车与转载机机头固定为一体;
9.所述基架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侧起支撑作用的侧板和设置于侧板顶端、且上、下皮带分别设置于顶板的上、下方;所述基架分为与头端架固定连接的前基架、与尾端架固定连接的后基架,以及固定连接于前基架和后基架之间的中基架;所述前基架和中基架的顶板上设置有皮带强制成型槽,且皮带强制成型槽的截面为两侧壁分别倾斜向外设置的u型槽;所述中基架的侧板上设置有用于清除基架内积存煤尘的掏煤孔;
10.所述液控系统还包括分别安装于前基架两侧板的推移缸,且推移缸伸缩杆的端部固定于小车上。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基架与头端架、后基架与尾端架之间分别通过φ74销固定。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尾端架包括分体设置、通过定位销和螺栓固定连接的尾端后架体和与后基架固定的尾端前架体。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500滚筒的一端通过连接转轴转动设置于尾端后架体上、另一端通过液压调偏机构可移动的设置于尾端后架体上,所述500滚筒的一侧、沿轴线方向设置有截面呈u型设置的集泥槽,且集泥槽靠近500滚筒的侧壁与500滚筒相切;所述集泥槽的内部还设置有拉泥板。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液压调偏机构包括底部铰接于尾端后架体上、中部铰接于500滚筒的端部、能够摆动带动500滚筒移动的摆杆,所述摆杆的顶部与液压调偏千斤顶的伸缩杆端部连接,且液压调偏千斤顶固定于尾端后架体上。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摆杆的中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500滚筒端部和尾端后架体相配合的铰接通孔。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皮带强制成型槽的顶面设置有减少皮带磨损的注胶层。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掏煤孔设置为长圆孔。
1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移缸设置为双伸缩结构,且行程为5200mm,分别通过φ80mm销与前基架和小车固定,并设置在基架两外侧。
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0.本实用新型通过推移缸的双伸缩结构实现推移一次前移5200mm,同时推移距离远能够等到生产班休息时间才需要停机移动整套装置,无需生产阶段停机,减少设备操作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21.本实用新型当煤卸落至皮带上时,皮带强制成型槽能够使得皮带形成与其相同的结构,出现煤卸落至边缘位置时,由于其侧壁的倾斜结构使得煤滑落至皮带的底部,不会洒落,造成损失;同时,皮带强制成型槽的表面设置有注胶层,能够减少皮带与皮带强制成型槽的摩擦问题,提高使用寿命。
22.本实用新型尾端架采用分体设置的尾端后架体和尾端前架体,能够拆卸,当进入下井尺寸受限的矿井时可以拆卸分开运输,使得运输方便。
23.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泥槽与500滚筒相切的侧壁将500滚筒表面的碎煤或煤粉刮下,并收集在集泥槽中,然后用拉泥板取出,便于清理;同时,还具有皮带跑偏调整功能,保证顺槽运输转载的通畅和良好衔接。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架和头端架、尾端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基架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基架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尾端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尾端后架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液压调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本实用新型连接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33.其中,1、基架,1-1、前基架,1-2、中基架,1-3、后基架,1-4、侧板,1-5、顶板,1-6、皮
带强制成型槽,1-7、注胶层,1-8、掏煤孔,2、头端架,3、尾端架,3-1、尾端前架体,3-2、尾端后架体,3-3、集泥槽,3-4、液压调偏千斤顶,3-5、摆杆,3-6、连接转轴,4、500滚筒,5、小车,6、液控系统,6-1、推移缸。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大移距皮带机自移机尾装置,适用于皮带宽度为1m或1.2m的带式输送机,以高压乳化剂为动力,整体高度低、要求巷道断面小。
36.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大移距皮带机自移机尾装置,包括头端架2、尾端架3、基架1、小车5和液控系统6。头端架2上设置有刮煤板,用于清除下皮带表面的煤尘。
37.小车主要包括前车架、后车架、横梁、铰接座、车轮、压板和挡煤板。
38.转载机机头与小车的横梁、铰接座联接,可有三个方向的自由度。小车通过四个车轮架在基架上,可沿轨道前后移动。尾端架3上设置有500滚筒4,且500滚筒4外套设有用于运输煤的皮带。皮带通过尾端架上的500滚筒折返,在压板与前车架的间隙中运行。
39.头端架2和尾端架3的底部设置有呈船状的滑架,通过液控系统带动滑架的升降及左右平移,进而带动头端架2、尾端架3和基架1的升降及左右平移。
40.液控系统包括4个调高立缸、2个侧移水平缸、1个液压调偏千斤顶3-4、2个推移缸6-1、4个fdd80/40型液控单向阀、1组fhs200/31.5z型操作阀组、高压胶管等组成。以乳化液泵站作为动力源,供液压力为31.5mpa。4个调高立缸进液回路(升起基架)设有液控单向阀,以保证基架在升起后维持所要求的状态,而不致在自移装置的自重和转载机机头重量作用下自行下落。侧移水平缸缸体与滑架用压板联接,其活塞杆两端通过销轴及滑座与调高立缸相铰接,以实现机架侧向移动,进而带动转载机机头与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侧向移动。
41.如图4和5所示,所述基架1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侧起支撑作用的侧板1-4和设置于侧板1-4顶端顶板1-5,上、下皮带分别设置于顶板1-5的上、下方;所述基架1分为与头端架2固定连接的前基架1-1、与尾端架3固定连接的后基架1-3,以及固定连接于前基架1-1和后基架1-3之间的中基架1-2,并且前基架1-1与头端架2、后基架1-3与尾端架3之间分别通过φ74销固定。所述前基架1-1和中基架1-2的顶板1-5上设置有皮带强制成型槽1-6,且皮带强制成型槽1-6的截面为两侧壁分别倾斜向外设置的u型槽;当煤卸落至皮带上时,皮带强制成型槽能够使得皮带形成与其相同的结构,出现煤卸落至边缘位置时,由于其侧壁的倾斜结构使得煤滑落至皮带的底部,不会洒落,造成损失。同时,皮带强制成型槽1-6的表面设置有注胶层1-7,能够减少皮带与皮带强制成型槽1-6的摩擦问题,提高使用寿命。所述中基架1-2和后基架1-3的侧板1-4上设置有用于清除基架1内积存的煤尘的掏煤孔1-8,掏煤孔1-8设置为长圆孔。
42.所述液控系统6还包括分别安装于前基架1-1两侧板1-4的推移缸6-1,推移缸6-1设置为双伸缩结构,且行程为5200mm,分别通过φ80mm销与前基架1-1和小车5固定且推移缸6-1伸缩杆的端部固定于小车5上,推移一次前移5200mm,能满足快速推进的需要。
43.如图6所示,尾端架3为分体设置,包括尾端后架体3-2和与后基架1-3固定的尾端前架体3-1,其分体设置通过定位销和螺栓固定连接,能够拆卸,当进入下井尺寸受限的矿井时可以拆卸分开运输,使得运输方便。
44.如图6-9所示,所述位于尾端架3的500滚筒4通过液压调偏机构能够实现皮带跑偏调整功能,保证顺槽运输转载的通畅和良好衔接。一端通过连接转轴3-6设置于尾端后架体3-2上,另一端通过液压调偏机构设置于尾端后架体3-2上,实现该端部的前后移动,保证500滚筒4的轴线始终与基架的中轴线垂直。所述液压调偏机构包括底部铰接于尾端后架体3-2上、中部铰接于500滚筒4的端部、能够摆动带动500滚筒4移动的摆杆3-5,所述摆杆3-5的顶部与液压调偏千斤顶3-4的伸缩杆端部连接,且液压调偏千斤顶3-4固定于尾端后架体3-2上。
45.所述500滚筒4的一侧、沿轴线方向设置有截面呈u型设置的集泥槽3-3,且集泥槽3-3靠近500滚筒4的侧壁与500滚筒4相切,过集泥槽与500滚筒相切的侧壁将500滚筒表面的碎煤或煤粉刮下,并收集在泥槽中;所述集泥槽3-3的内部还设置有拉泥板,拉泥板通过拉杆固定,通过拽动拉杆实现拉泥板的移动,清理集泥槽3-3中煤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