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压投捞一体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29169发布日期:2022-12-13 21:48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压投捞一体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勘探钻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试压投捞一体式装置。


背景技术:

2.钻井井控是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石油与天然气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障,防喷器组作为发生二级井控事件时进行井口控制的关键装置,装置密封性及承压能力至关重要,在新一开次钻开裸眼前,尤其是即将揭开油气层前必须测试防喷器组密封性能。同时,为了防止钻进过程中钻杆与套管四通内壁反复碰撞,磨损套管四通,下钻前还需要在套管四通内下入防磨衬套。综合上述两点,现场进行作业前准备的现有做法一般为:先组合试压塞,再由钻杆将试压塞送入井筒并坐放至套管四通内,进行防喷器组试压;然后起出试压塞,再由钻杆将防磨衬套送入井筒并坐放在套管四通内。该做法需要进行两趟管柱作业,耗费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作业时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前在钻井作业前,进行试压和坐放防磨衬套组件需要动两趟管柱并反复上、卸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试压投捞一体式装置,该装置实现了一趟管柱测试防喷器组承压能力并坐放防磨衬套组件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在防磨衬套组件上部管壁上设置顶丝凹槽,便于紧固时居中,提高了钻井作业时效及后续钻井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试压投捞一体式装置,包括投捞塞组件和防磨衬套组件,
6.所述防磨衬套组件包括回型卡孔、外管体、顶丝凹槽和外管体密封槽,所述外管体采用一端敞口大的管状结构,在外管体敞口大的一端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形成回型卡孔,在所述外管体的外壁上部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形成顶丝凹槽,用于与套管头顶丝相配合,以实现顶丝卡进顶丝凹槽后保证防磨衬套组件在四通内居中放置的目的,在所述顶丝凹槽下方的所述外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外管体密封槽,在所述外管体密封槽内设置密封盘根,用于防止在试压过程中液体从防磨衬套组件与套管头四通间的环空流入井筒以保证其密封性能,在所述外管体的另一敞口内壁上形成一配重接口,用于与加重钻杆连接,在加重钻杆的下部连接配重工具,以保证本装置居中进入井筒且便于装置的上、卸扣;
7.所述投捞塞组件包括塞体、循环组件和密封组件,在所述塞体的中部外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形成衬套卡块,所述衬套卡块与所述回型卡孔配合,实现投捞塞组件与防磨衬套组件的连接,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循环接口和循环喉道,在所述塞体的上部形成一循环接口,在所述循环接口的底端形成一循环喉道,所述循环喉道贯穿所述塞体与环空相连通,用于为防喷器组试压提供液体流动通道,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塞体密封槽和密封试压孔道,在所述塞体的下部外壁上形成塞体密封槽,在所述塞体密封槽内设置密封盘根,用于防止
在试压过程中液体从投捞塞组件与防磨衬套组件间的环空流入井筒与保证其密封性能,在所述塞体的侧壁上形成一密封试压孔道,所述密封试压孔道的首端位于所述塞体的顶端,所述密封试压孔道的尾端位于相邻的所述塞体密封槽之间,且所述密封试压孔道贯穿所述塞体与投捞塞组件与防磨衬套组件间的环空相连通,用于检测投捞塞组件与防磨衬套组件连接处的密封性。
8.所述回型卡孔的数量为四个,相邻的所述回型卡孔之间夹角为90
°
,所述回型卡孔采用l型结构,所述回型卡孔的敞口大,以便于衬套卡块自回型卡孔的敞口进入回型卡孔内。
9.所述衬套卡块的数量为四个,相邻的所述衬套卡块之间夹角为90
°
,通过正转衬套卡块使其楔入回型卡孔内,以保证投捞塞组件与防磨衬套组件连接。
10.所述顶丝凹槽的数量为四个,相邻的所述顶丝凹槽之间夹角为90
°

11.所述外管体密封槽和所述塞体密封槽的数量均为两个。
12.所述循环接口的上部与钻杆连接,所述循环喉道将钻杆与环空之间连通,进而为防喷器组试压提供液体流动通道。
13.所述密封试压孔道的首端与手压泵连接,通过手压泵向密封试压孔道内加压,进而实现检测投捞塞组件与防磨衬套组件连接处的密封性的目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结构简单、密封可靠,将试压投捞一体式装置下入井中,只需动一趟管柱即可实现对防喷器组试压和将防磨衬套组件坐放在套管头四通内的双重目的,后续反转脱手送入工具起出管柱即可,提高了钻井作业时效;
15.本装置防磨衬套组件外壁的顶丝凹槽能够保证防磨衬套组件在套管四通内居中,一方面增强了防磨衬套组件与套管四通环空密封的可靠性,一方面减少了钻具与防磨衬套组件内壁的碰撞,延长钻具使用寿命,保障了后续作业的安全。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防磨衬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投捞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19.图4是试压投捞一体式装置图;
20.图中:1为回型卡孔;2为外管体;3为顶丝凹槽;4为密封盘根;5为配重接口;6 为密封试压孔道;7为循环接口;8为塞体;9为循环喉道;10为衬套卡块。
21.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实施例
24.一种试压投捞一体式装置,包括投捞塞组件和防磨衬套组件,
25.防磨衬套组件包括回型卡孔1、外管体2、顶丝凹槽3和外管体密封槽,外管体2采用一端敞口大的管状结构,在外管体2敞口大的一端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形成回型卡孔1,在外
管体2的外壁上部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形成顶丝凹槽3,用于与套管头顶丝相配合,以实现顶丝卡进顶丝凹槽3后保证防磨衬套组件在四通内居中放置的目的,在顶丝凹槽3 下方的外管体2的外壁上开设有外管体密封槽,在外管体密封槽内设置密封盘根4,用于防止在试压过程中液体从防磨衬套组件与套管头四通间的环空流入井筒以保证其密封性能,在外管体2的另一敞口内壁上形成一配重接口5,用于与加重钻杆连接,在加重钻杆的下部连接配重工具,以保证本装置居中进入井筒且便于装置的上、卸扣;
26.投捞塞组件包括塞体8、循环组件和密封组件,在塞体8的中部外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形成衬套卡块10,衬套卡块10与回型卡孔1配合,实现投捞塞组件与防磨衬套组件的连接,循环组件包括循环接口7和循环喉道9,在塞体8的上部形成一循环接口7,在循环接口7的底端形成一循环喉道9,循环喉道9贯穿塞体8与环空相连通,用于为防喷器组试压提供液体流动通道,密封组件包括塞体密封槽和密封试压孔道6,在塞体8的下部外壁上形成塞体密封槽,在塞体密封槽内设置密封盘根4,用于防止在试压过程中液体从投捞塞组件与防磨衬套组件间的环空流入井筒与保证其密封性能,在塞体8的侧壁上形成一密封试压孔道6,密封试压孔道6的首端位于塞体8的顶端,密封试压孔道6的尾端位于相邻的塞体密封槽之间,且密封试压孔道6贯穿塞体8与投捞塞组件与防磨衬套组件间的环空相连通,用于检测投捞塞组件与防磨衬套组件连接处的密封性。
27.回型卡孔1的数量为四个,相邻的回型卡孔1之间夹角为90
°
,回型卡孔1采用l 型结构,回型卡孔1的敞口大,以便于衬套卡块10自回型卡孔1的敞口进入回型卡孔1 内。
28.衬套卡块10的数量为四个,相邻的衬套卡块10之间夹角为90
°
,通过正转衬套卡块10使其楔入回型卡孔1内,以保证投捞塞组件与防磨衬套组件连接。
29.顶丝凹槽3的数量为四个,相邻的顶丝凹槽3之间夹角为90
°

30.外管体密封槽和塞体密封槽的数量均为两个。
31.循环接口7的上部与钻杆连接,循环喉道9将钻杆与环空之间连通,进而为防喷器组试压提供液体流动通道。
32.密封试压孔道6的首端与手压泵连接,通过手压泵向密封试压孔道6内加压,进而实现检测投捞塞组件与防磨衬套组件连接处的密封性的目的。
33.工作原理:正转投捞塞组件,将衬套卡块10楔入防磨衬套组件的回型卡孔1内,实现本装置上下两个组件的连接,使用手压泵向投捞塞组件上的密封试压孔道6打压,检测本装置连接处密封性能,装置下部配重接口连接加重钻杆,便于将循环接口与常规钻杆上扣,钻杆逐根送入并坐放至套管四通内,拧紧顶丝卡进顶丝凹槽3内,固定并居中防磨衬套组件,通过循环喉道9测试防喷器组承压能力,试压结束后,反转送入工具将投捞塞组件与防磨衬套组件脱手,实现一趟管柱试压并坐放防磨衬套的目的。
34.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35.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
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3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