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平台和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8418发布日期:2022-09-17 10:4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运输平台和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运输平台和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内地铁施工线路逐步增加,浅埋暗挖法在地铁施工中显得愈发重要。浅埋暗挖法需先在地面向下打设竖井,再从井底处横向开挖隧道。在利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隧道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台阶法开挖隧道,台阶法是将隧道划分为多层断面(台阶),然后从上到下逐层开挖,达到多个台阶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如台阶为两个时,隧道包括上部断面(上台阶)和下部断面(下台阶),在施工时,先开挖上台阶,在上台阶超前一定距离后再开挖下部断面(下台阶),实现上下台阶同时并进施工。其中,利用台阶法开挖隧道时,相邻两个台阶的连接处需安装临时仰拱以作为临时层间支护。
3.若竖井位于隧道洞口的对面,则每个台阶处的土方出土、利用竖井吊装材料进洞等材料运输作业均可以与竖井内的垂直运输装置联动,实现材料的直达运输。而当竖井的位置受限于地上环境空间限制时,竖井通常不能正对隧道的洞口,而需设置在隧道洞口的侧方,此时为了能够在预设位置开挖隧道,需在竖井和隧道洞口设计位置之间开挖出施工通道,再在施工通道的其中一侧内壁上规划出隧道洞口位置以便于开挖隧道。施工通道可以作为材料运输作业的运输通道。
4.但是该施工通道仅便于将最下方台阶的材料运输作业与竖井内的垂直运输装置联动,对于最底部台阶上方的各临时层间支护处的材料运输作业,则需要先将材料倒运至施工通道的地面上,再将材料运输至竖井的垂直运输装置处,导致各临时层间支护处的材料运输多有不便,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平台和运输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利用台阶法开挖隧道的过程中,当竖井位于隧道洞口的侧方且竖井的井底与隧道的洞口之间开挖有施工通道时,对于最底部台阶上方的各临时层间支护处的材料运输作业,需要先将材料倒运至施工通道的地面上,再将材料运输至竖井的垂直运输装置处,导致材料运输多有不便,降低施工效率的技术问题。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平台,包括支架组件和道板组件;
7.所述支架组件安装于隧道侧方的竖井和隧道洞口之间的施工通道中,所述道板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上且沿所述施工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8.所述道板组件设有第一运输位和第二运输位,所述第一运输位位于所述竖井的垂直运输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运输位位于所述隧道洞口处的临时层间支护的一侧且与所述临时层间支护位于同一高度。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高度支撑结构,所述高度支撑结构固定于所述施工通道内;
10.所述道板组件安装于所述高度支撑结构上方。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度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承托梁,多个所述承托梁固定于所述施工通道的内壁上且沿所述施工通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度支撑结构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竖立在所述施工通道中,且位于所述竖井和所述竖井一侧的隧道洞口之间。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梁分布于所述立柱和所述道板组件的远离所述竖井的一端之间。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支撑梁结构,所述支撑梁结构安装在所述道板组件和所述高度支撑结构之间。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梁结构包括沿所述隧道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主梁和沿所述隧道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次梁,多个所述主梁和多个所述次梁相互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梁结构为格栅状。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梁结构还包括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位于所述隧道洞口前方,且与所述主梁和/或所述次梁连接。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楼梯组件,所述楼梯组件安装于所述施工通道的远离所述竖井的端部处,且所述楼梯组件的顶端与所述道板组件的远离所述竖井的端部连接。
18.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系统,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运输平台。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平台包括支架组件和道板组件;支架组件安装于隧道侧方的竖井和隧道洞口之间的施工通道中,道板组件安装于支架组件上且沿施工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道板组件设有第一运输位和第二运输位,第一运输位位于竖井的垂直运输装置的一侧;第二运输位位于隧道洞口处的临时层间支护的一侧且与临时层间支护位于同一高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平台应用于竖井位置受限且需采用台阶法开挖隧道的施工情况,当竖井的位置受限于地上环境空间限制而位于隧道洞口的侧方时,需先在竖井和隧道洞口之间开挖出施工通道,再在施工通道其中一侧的开挖隧道洞口,以隧道洞口作为起点利用台阶法开挖隧道。在以台阶法开挖隧道的过程中,可以先将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平台的支架组件安装在施工通道中,并将道板组件安装在支架组件上,使得道板组件的第一运输位位于竖井的垂直运输装置的一侧,以及使第二运输位位于隧道洞口处的临时层间支护的一侧且与临时层间支护位于同一高度。若隧道洞口的临时层间支护为多层,则支架组件上的道板组件可以对应安装有多层,且多层道板组件的第二运输位与多层临时层间支护一一对应设置。若隧道洞口为多个,则第二运输位也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运输位依次与多个隧道洞口的同一层的临时层间支护连接。道板组件施工完成后,即可在竖井的垂直运输装置和隧道洞口的临时层间支护之间形成运输道路,该运输道路便于施工人员直接在竖井的垂直运输装置和临时层间支护之间直接运输土方、施工构件等材料,从而使得任一临时层间支护处的材料运输作业与竖井的垂直运输装置的材料运输作业联动,实现连续性运输材料,而不需将材料倒运至运输通道的地面上。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平台利用道板组件可以在隧道洞口处的临时层间支护与竖井的垂直运输装置之间形成运输道路,从而便于在临时层间支护与竖井的垂
直运输装置之间直接运输材料,不需将材料倒运至运输通道的地面上,极大的提升了临时层间支护处的材料运输便捷性且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系统包括上述运输平台,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系统与上述运输平台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输平台、施工通道、隧道和竖井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输平台、施工通道和隧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输平台和隧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组件的主视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组件的俯视图。
28.图标:1-支架组件;10-高度支撑结构;100-承托梁;101-立柱;11-支撑梁结构;110-主梁;111-次梁;112-加强梁;113-加强筋;12-斜撑;2-道板组件;3-竖井;4-施工通道;40-隧道洞口;5-临时层间支护;6-楼梯组件;60-斜梯;61-水平支撑台;6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2.实施例:
3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输平台包括支架组件1和道板组件2;支架组件1安装于隧道侧方的竖井3和隧道洞口40之间的施工通道4中,道板组件2安装于支架组件1上且沿施工通道4的长度方向延伸;道板组件2设有第一运输位和第二运输位,第一运输位位于竖井3的垂直运输装置的一侧;第二运输位位于隧道洞口40处的临时层间支护5的一侧且与临时层间支护5位于同一高度。
34.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输平台应用于竖井3位置受限且需采用台阶法开挖隧道的施工情况,当竖井3的位置受限于地上环境空间限制而位于隧道洞口40的侧方时,需先在竖井3和隧道洞口40之间开挖出施工通道4,再在施工通道4其中一侧的开挖隧道洞口40,以隧道
洞口40作为起点利用台阶法开挖隧道。
35.在以台阶法开挖隧道的过程中,可以先将本实施例的运输平台的支架组件1安装在施工通道4中,并将道板组件2安装在支架组件1上,使得道板组件2的第一运输位位于竖井3的垂直运输装置的一侧,以及使第二运输位位于隧道洞口40处的临时层间支护5的一侧且与临时层间支护5位于同一高度。若隧道洞口40的临时层间支护5为多层,则支架组件1上的道板组件2可以对应安装有多层,且多层道板组件2的第二运输位与多层临时层间支护5一一对应设置。若隧道洞口40为多个,则第二运输位也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运输位依次与多个隧道洞口40的同一层的临时层间支护5连接。
36.其中,临时层间支护5可以为现有的隧道施工中采用的临时仰拱,由于临时仰拱为朝下凸出的拱形构件,因而临时仰拱各处距离施工通道4的地面的高度均不相同。为便于在临时仰拱和道板组件2之间转移材料,本实施例优选道板组件2和临时仰拱的最低处位于同一高度,进一步的,道板组件2的顶面和临时仰拱的底面齐平。
37.道板组件2施工完成后,即可在竖井3的垂直运输装置和隧道洞口40的临时层间支护5之间形成运输道路,该运输道路便于施工人员直接在竖井3的垂直运输装置和临时层间支护5之间直接运输土方、施工构件等材料,从而使得任一临时层间支护5处的材料运输作业与竖井3的垂直运输装置的材料运输作业联动,实现连续性运输材料,而不需将材料倒运至运输通道的地面上。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运输平台利用道板组件2可以在隧道洞口40处的临时层间支护5与竖井3的垂直运输装置之间形成运输道路,从而便于在临时层间支护5与竖井3的垂直运输装置之间直接运输材料,不需将材料倒运至运输通道的地面上,极大的提升了临时层间支护5处的材料运输便捷性且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
39.道板组件2可以通过多个钢板依次连接形成。在实际应用中,道板组件2可以水平设置,此时道板组件2的第一运输位和第二运输位位于同一水平面。或者,根据施工通道4的平坦程度等施工环境的影响,道板组件2可以具有坡度。
40.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支架组件1包括高度支撑结构10,高度支撑结构10固定于施工通道4内。道板组件2安装于高度支撑结构10上方。
41.高度支撑结构10用于使得道板组件2相对于施工通道4的地面具有离地高度,从而使得道板组件2的第二运输位可以位于隧道洞口40处的临时层间支护5的一侧。
42.其中,高度支撑结构10可以由多个间隔分布的支撑柱组成,支撑柱的高度则可以根据道板组件2的厚度,以及,临时层间支护5与施工通道4的地面之间的垂直间距决定。
43.如图4所示,高度支撑结构10可以包括多个承托梁100,多个承托梁100固定于施工通道4的内壁上且沿施工通道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4.承托梁100用于承托道板组件2以使道板组件2与临时层间支护5位于同一高度,承托梁100可以采用现有的施工构件,如钢牛腿,此时道板组件2可以直接担置在承托梁100上。
45.其中,承托梁100可以固定在施工通道4的内壁上与临时层间支护5底部对应的位置处,且承托梁100可以沿垂直于道板组件2的宽度方向延伸。
46.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施工通道4的稳定性,施工通道4内部需要进行初次支护和二次衬砌施工以加固施工通道4的内壁,此时承托梁100可以通过预埋的方式固定在施工通
道4的内壁上。
47.由于固定在施工通道4内壁上的承托梁100沿垂直于道板组件2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其用于承托道板组件2,因而承托梁100不会占用道板组件2下方大量空间,即,承托梁100不会侵占施工通道4的下层工作空间,便于施工人员在施工通道4内对隧道洞口40处的最底部台阶进行材料运输等施工作业。
48.如图1-图4所示,高度支撑结构10还可以包括立柱101,立柱101竖立在施工通道4中,且位于竖井3和竖井3一侧的隧道洞口40之间。
49.立柱101用于加强高度支撑结构10对道板组件2的支撑,提升高度支撑结构10的支撑效果。
50.当材料运输作业需要车辆进行时,车辆需要在道板组件2的位于竖井3和竖井3一侧的隧道洞口40之间的位置频繁启停,道板组件2的此处受力环境复杂,而立柱101可以对道板组件2的此处加强支撑,进而可以保证运输平台的稳定性。
51.如图1所示,承托梁100分布于立柱101和道板组件2的远离竖井3的一端之间。
52.立柱101和道板组件2的远离竖井3的一端之间的区域对应施工通道4内隧道洞口40的位置,由于需要进行隧道开挖和材料运输作业,因而施工人员需在上述区域频繁往返。而承托梁100分布于立柱101和道板组件2的远离竖井3的一端之间,可以在满足道板组件2的支撑强度要求下,有效防止承托梁100侵占施工通道4的下层工作空间,防止高度支撑结构10影响施工人对隧道洞口40处的最底部台阶进行材料运输作业。
53.如图4和图5所示,支架组件1还包括支撑梁结构11,支撑梁结构11安装在道板组件2和高度支撑结构10之间。
54.支撑梁结构11用于降低道板组件2的挠度,提升支架组件1的支撑效果,有效保证道板组件2的稳定性。
55.如图5所示,支撑梁结构11包括沿隧道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主梁110和沿隧道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次梁111,多个主梁110和多个次梁111相互连接以使支撑梁结构11为格栅状。
56.主梁110和次梁111均可以采用型钢、槽钢、工字钢等钢材制成,且主梁110和次梁111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相互连接。
57.进一步的,主梁110和次梁111之间可以垂直连接。
58.如图1所示,支撑梁组件与立柱101之间还可以安装有斜撑12,斜撑12用于进一步的提升支架组件1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提升道板组件2的稳定性。
59.如图4所示,支撑梁结构11还包括加强梁112,加强梁112位于隧道洞口40前方,且与主梁110或次梁111连接,或者,主梁110或次梁111均加强梁112连接。
60.由于隧道洞口40的存在,施工通道4内壁的位于隧道洞口40处不能设置承托梁100,对应的,道板组件2的位于隧道洞口40前方的区域也不能得到有效支撑。又由于隧道洞口40跨度较大,因此道板组件2的上述区域抗弯、抗剪性能较其余位置更差,而加强梁112可以在道板组件2的上述区域对道板组件2加强支撑,从而可以有效提升道板组件2的上述区域的稳定性。
61.为进一步的提升支撑梁结构11的支撑效果,支撑梁结构11还可以包括与主梁110同向的加强筋113,加强筋113与多个次梁111连接。
62.如图5所示,为便于材料进出隧道洞口40,隧道洞口40前方的次梁111的靠近隧道洞口40的一侧可以连接有延伸部,延伸部用于伸入隧道洞口40内,且可以与临时层间支护5连接。
63.进一步的,次梁111的延伸部上方还可以铺盖有连接板。
6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输平台还包括楼梯组件6,楼梯组件6安装于施工通道4的远离竖井3的端部处,且楼梯组件6的顶端与道板组件2的远离竖井3的端部连接。
65.楼梯组件6便于施工人员上下道板组件2,且可以提升施工安全性。而楼梯组件6安装于施工通道4的远离竖井3的端部处,可以防止楼梯组件6影响道板组件2上的材料运输过程。
66.进一步的,为在节省楼梯组件6的占地面积的同时放缓楼梯组件6的坡度,如图3所示,楼梯组件6可以包括多个斜梯60,且相邻两个斜梯60之间通过一个水平支撑台61转向连接。
67.为提升水平支撑台61的稳定性,水平支撑台61的底部与施工通道4的地面之间可以竖立有多根支撑杆62。
68.其中,楼梯组件6可以采用槽钢以及表面带有防滑纹路的钢板制作成踏步。表面带有防滑纹路的钢板可以增加摩擦阻力,防止施工人员滑倒,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69.进一步的,楼梯组件6的每个斜梯60的两侧还可以安装有护栏,护栏可以进一步的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70.在本实施例中,道板组件2也可以采用表面带有防滑纹路的钢板制成,且道板组件2的两侧也可以安装有护栏。
71.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输系统,其包括上述运输平台。
72.本实施例的运输系统还可以包括竖井3和竖井3内的垂直运输装置,上述运输平台的道板组件2的第一运输位伸入竖井3内。
73.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输系统包括上述运输平台,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输系统同样可以利用道板组件2可以在隧道洞口40处的临时层间支护5与竖井3的垂直运输装置之间形成运输道路,从而便于在临时层间支护5与竖井3的垂直运输装置之间直接运输材料,不需将材料倒运至运输通道的地面上,极大的提升临时层间支护5处的材料运输便捷性,同时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7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