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变形缝止水带夹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2269发布日期:2022-10-18 22:5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变形缝止水带夹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结构变形缝止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变形缝止水带夹固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构件因温度、湿度、地质等因素变化会产生涨缩沉降变形,而结构变形缝的设置是有利于保证建筑构件结构的安全;通常考虑防渗、防水时会设置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具有高弹性、压缩变形性及遇水膨胀等特性,在外部因素变化时能产生弹性变形,从而有效的防止建筑物的渗水和漏浆。止水带一般位于结构物变形缝面中部,加固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橡胶止水固定不牢,振捣时易出现止水带位移、变形甚至破裂,会造成工程发生渗漏,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3.结构变形缝处防水通常采用在隧道结构外侧铺设防水卷材,墙板中间设置止水带和密封胶嵌缝,现场采用钢筋通过绑筋制模的方式对止水带进行固定,操作复杂、操作过程中止水带两端容易移位、不能保证止水带居中、容易引发变形缝渗漏水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止水带安装慢,操作不便、止水带偏位破裂引发变形缝渗漏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变形缝止水带夹固装置,通过在夹固箍筋设置矩形开口将所述橡胶止水带加持固定,可实现在钢筋加工厂装配后、现场分段安装,操作简单、夹固效果好,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变形缝处止水带位置的准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结构变形缝止水带夹固装置,包括橡胶止水带、设置在所述橡胶止水带中部上下两侧的变形缝嵌缝板,所述橡胶止水带与变形缝嵌缝板垂直设置,所述橡胶止水带左右两端均布有多个夹固箍筋,所述夹固箍筋设有矩形开口,所述夹固箍筋通过所述矩形开口将所述橡胶止水带加持固定,所述夹固箍筋之间连接有多条水平连接筋,所述水平连接筋与所述变形缝嵌缝板的侧面平行。
6.所述橡胶止水带包括止水带主体、位于所述止水带主体两侧的止水条带,所述止水带主体中心设有圆孔,所述止水条带上下表面设有多个橡胶凸起。
7.所述橡胶止水带左右两端均布有多个夹固箍筋,所述夹固箍筋的间距范围为30~50cm。
8.所述矩形开口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橡胶止水带的宽度,所述矩形开口的开口长度与所述橡胶止水带单侧长度相同。
9.所述夹固箍筋采用钢筋弯曲制成,包括上箍筋环、下箍筋环,所述矩形开口位于所述上箍筋环、下箍筋环之间,所述上箍筋环、下箍筋环大小相同,均为矩形。
10.所述上箍筋环、下箍筋环位于同一平面,并与所述变形缝嵌缝板侧面垂直,所述上箍筋环、下箍筋环在所述矩形开口侧分别与所述变形缝嵌缝板侧面固定连接。
11.所述夹固箍筋采用钢筋弯曲制成,所述钢筋直径范围为6~8mm。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橡胶止水带两侧分别设置多个夹固箍筋,并拼装成整体,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夹片方法造成施工成本高、操作复杂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夹固箍筋采用钢筋弯曲制成,夹固箍筋留有矩形开口,钢筋直径范围为6~8mm,保证夹固箍筋能够将橡胶止水带包裹在矩形开口内,对橡胶止水带起到很好的夹固和约束作用,并使得橡胶止水带安装轻便、易于操作;3、本实用新型多个夹固箍筋之间通过水平连接筋连接,可实现在钢筋加工厂预制作后现场分段安装,大大提高施工进度。
13.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结构变形缝止水带夹固装置三维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结构变形缝止水带夹固装置的夹固箍筋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结构变形缝止水带夹固装置的夹固箍筋与橡胶止水带连接剖面图。
17.附图标记:1-橡胶止水带;2-夹固箍筋;3-变形缝嵌缝板;4-水平连接筋;101-止水带主体;102-圆孔;103-止水条带;104-橡胶凸起;201-上箍筋环;202-下箍筋环;203-矩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1
19.为了克服现有止水带安装慢,操作不便、止水带偏位破裂引发变形缝渗漏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 一种结构变形缝止水带夹固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固箍筋设置矩形开口将所述橡胶止水带加持固定,可实现在钢筋加工厂装配后、现场分段安装,操作简单、夹固效果好,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变形缝处止水带位置的准确。
20.如图1、图2所示,一种结构变形缝止水带夹固装置,包括橡胶止水带1、设置在所述橡胶止水带1中部上下两侧的变形缝嵌缝板3,所述橡胶止水带1与变形缝嵌缝板3垂直设置,所述橡胶止水带1左右两端均布有多个夹固箍筋2,所述夹固箍筋2设有矩形开口203,所述夹固箍筋2通过所述矩形开口203将所述橡胶止水带1加持固定,所述夹固箍筋2之间连接有多条水平连接筋4,所述水平连接筋4与所述变形缝嵌缝板3的侧面平行。
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固箍筋2设置矩形开口203将所述橡胶止水带1加持固定,可实现在钢筋加工厂装配后、现场分段安装,操作简单、夹固效果好,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变形缝处止水带位置的准确。
22.实施例2
2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橡胶止水带1包括止水带主体101、位于所述止水带主体101两侧的止水条带103,所述止水带主体101中心设有圆孔102,所述止水条带103上下表面设有多个橡胶凸起104。
2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所述止水带主体101正好卡在变形缝嵌缝板3的中间,所述止水带主体101两侧的止水条带103长度相等,所述止水条带103上下表面设有多个橡胶凸起104可以与所述夹固箍筋2开设的矩形开口203摩擦紧固。
25.实施例3
26.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橡胶止水带1左右两端均布有多个夹固箍筋2,所述夹固箍筋2的间距范围为30~50cm。
27.本实用新型所述夹固箍筋2的间距范围为30~50cm,确保沿橡胶止水带1沿变形缝嵌缝板3的延伸方向能够加持固定。
28.实施例4
29.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矩形开口203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橡胶止水带1的宽度,所述矩形开口203的开口长度与所述橡胶止水带1单侧长度相同。
30.本实用新型所述矩形开口203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橡胶止水带1的宽度,以便嵌入 止水带主体101两侧的止水条带103内,可避免止水带主体101发生竖向偏位,便于对橡胶止水带1起到夹固作用。所述矩形开口203的开口长度与所述橡胶止水带1单侧长度相同,可避免止水带主体101发生横向偏位。
31.实施例5
32.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夹固箍筋2采用钢筋弯曲制成,包括上箍筋环201、下箍筋环202,所述矩形开口203位于所述上箍筋环201、下箍筋环202之间,所述上箍筋环201、下箍筋环202大小相同,均为矩形。
33.本实用新型所述矩形开口203位于所述上箍筋环201、下箍筋环202之间,使用时可以在橡胶止水带1单侧上下对橡胶止水带1进行紧固,对橡胶止水带1上下两侧起到很好的夹固和约束作用。
34.实施例6
35.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上箍筋环201、下箍筋环202位于同一平面,并与所述变形缝嵌缝板3侧面垂直,所述上箍筋环201、下箍筋环202在所述矩形开口203开口侧分别与所述变形缝嵌缝板3侧面固定连接。
36.本实用新型在橡胶止水带1两侧设置上箍筋环201、下箍筋环202,确保橡胶止水带1左右两侧相互受力,保证橡胶止水带1位置不偏移。
37.实施例7
38.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夹固箍筋2采用钢筋弯曲制成,所述钢筋直径范围为6~8mm。
39.本实用新型所述夹固箍筋2采用钢筋弯曲制成,所述钢筋直径范围为6~8mm,既方便钢筋弯曲加工,有保证了每个夹固箍筋2加工后可对橡胶止水带1起到很好的夹固和约束作用。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