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柱塞投放的倒角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8554发布日期:2022-11-09 09:0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柱塞投放的倒角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柱塞投放的倒角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2.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在柱塞本体投放施工过程中,采气树一号阀底部与油管结合处通径由130.7mm变成80.16mm,在油管上部形成台阶,这会导致柱塞难以顺利下落至油管中。
3.所以,目前需要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采气树一号阀与油管接合处存在台阶,导致柱塞难以顺利下落至油管中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采气树一号阀与油管接合处存在台阶,导致柱塞难以顺利下落至油管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柱塞投放的倒角补偿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用于柱塞投放的倒角补偿装置,包括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外径与一号阀内径相适配,所述导向套筒内径大于柱塞外径,所述导向套筒至少一端设置有导向锥面,所述导向锥面呈喇叭开口状设置。
7.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柱塞投放的倒角补偿装置,将导向套筒安装到一号阀底部,导向套筒外壁紧贴一号阀内壁,导向套筒下端抵接在油管上端,由于导向套筒一端设有喇叭开口状的导向锥面,对下落的柱塞进行扶正居中,使柱塞能够顺利的落入到下方油管中。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向锥面与所述导向套筒轴线夹角为α,15
°
≤α≤45
°
。α越小表示导向锥面越陡,则柱塞更容易通过导向锥面顺利下落,但是由于导向套筒上端壁厚度应小于5mm,避免柱塞下落时与导向套筒端壁相撞,因此为了减小导向套筒的整体长度,α设计为大于等于15
°
,为了确保柱塞能够顺利下行α设计为小于等于45
°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向套筒两端均设有所述导向锥面。使得导向套筒不仅在柱塞下行过程中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而且在柱塞上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减少柱塞上行的能量损失,提升柱塞的举升能力。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向套筒内设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内径大于导向套筒内径。便于在采气树一号阀中下入捕捉装置,捕捉装置卡装到限位腔内壁时,可通过捕捉装置对导向套筒进行打捞,从而便于对导向套筒进行维护和更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腔一端设有倾斜过渡面。使柱塞在导向套筒内的下行过程更顺畅,减少下行过程的能量损失。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腔的高度为h,30mm≤h≤50mm。限位腔高度设计为大于等于30mm,使限位腔能够满足与捕捉装置进行卡装,限位腔高度设计为小于等于50mm,使柱塞下行或者上行过程中不容易与限位腔上下两端的台阶发生碰撞,从而使柱
塞良好运行。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打捞筒,所述打捞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一端边缘设有若干弹性卡爪,所述弹性卡爪端部设有倒齿,所述倒齿用于卡装到所述限位腔内壁。筒体的直径略小于导向套筒的内径,卡爪围成的圆形直径与筒体外壁齐平,倒齿沿筒体直径方向向筒体外一侧延伸,在筒体进入导向套筒后,倒齿及卡爪被压缩,向筒体内一侧偏移,在到达限位腔位置时,卡爪发生回弹,卡爪上的倒齿勾住限位腔上端的台阶,从而实现了打捞筒与导向套筒的相互固定,再由钢丝绳将打捞筒拉起,进而实现导向套筒的打捞。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若干所述弹性卡爪沿所述筒体边缘均匀设置。使得打捞筒与限位腔卡装更稳定,提升限位套筒打捞过程的成功率。
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在采气树一号阀与油管接合处增设导向套筒,导向套筒上端的导向锥面对下落的柱塞进行扶正居中,使柱塞能够顺利的落入到下方油管中,避免柱塞被卡死在一号阀底部;
17.2、导向套筒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投入低;
18.3、安装方便,只需要从一号阀上部投放即可实现导向套筒的安装。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打捞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套筒与所述打捞筒的连接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套筒的安装示意图;
23.图中标记:1-导向套筒,11-导向锥面,12-限位腔,13-倾斜过渡面,2-打捞筒,21-筒体,22-弹性卡爪,23-倒齿,3-一号阀,4-油管,5-油管悬挂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实施例1
27.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柱塞投放的倒角补偿装置,包括导向套筒1,所述导向套筒1外径与一号阀3内径相适配,所述导向套筒1内径大于柱塞外径,所述导向套筒1至少一端设置有导向锥面11,所述导向锥面11呈喇叭开口状设置。
28.使用时,将导向套筒1安装到一号阀3底部,导向套筒1外壁紧贴一号阀3内壁,导向套筒1下端抵接在油管4上端,油管4通过油管悬挂器5进行安装,由于导向套筒1一端设有喇叭开口状的导向锥面11,对下落的柱塞进行扶正居中,使柱塞能够顺利的落入到下方油管4中。
29.具体的,所述导向锥面11与所述导向套筒1轴线夹角为α,15
°
≤α≤45
°
,α越小表示导向锥面11越陡,则柱塞更容易通过导向锥面11顺利下落,但是由于导向套筒1上端壁厚度
应小于5mm,避免柱塞下落时与导向套筒1端壁相撞,因此为了减小导向套筒1的整体长度,α设计为大于等于15
°
,为了确保柱塞能够顺利下行α设计为小于等于45
°

30.导向套筒1的安装步骤如下:
31.s1、关闭一号阀3、生产管线阀门,采气树内部压力泄压归零;
32.s2、拆除采气树一号阀3上部变径法兰及节流阀处螺栓,吊车吊起采油树上部;
33.s3、将导向套筒1放置于一号阀3上部;
34.s4、采气树复位,砸紧螺栓,并按要求验漏
35.s5、全开一号阀,使导向套筒1下落至油管4上端。
36.实施例2
3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导向套筒1两端均设有所述导向锥面11,使得导向套筒1不仅在柱塞下行过程中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而且在柱塞上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减少柱塞上行的能量损失,提升柱塞的举升能力。
38.实施例3
3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导向套筒1内设有限位腔12,所述限位腔12内径大于导向套筒1内径,便于在采气树一号阀3中下入捕捉装置,捕捉装置卡装到限位腔12内壁时,可通过捕捉装置对导向套筒1进行打捞,从而便于对导向套筒1进行维护和更换。
40.具体的,所述限位腔12的高度为h,30mm≤h≤50mm,限位腔12高度设计为大于等于30mm,使限位腔12能够满足与捕捉装置进行卡装,限位腔12高度设计为小于等于50mm,使柱塞下行或者上行过程中不容易与限位腔12上下两端的台阶发生碰撞,从而使柱塞良好运行。
4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腔12一端设有倾斜过渡面13,使柱塞在导向套筒1内的下行过程更顺畅,减少下行过程的能量损失。
42.具体的,还包括打捞筒2,所述打捞筒2包括筒体21,所述筒体21一端边缘设有若干弹性卡爪22,所述弹性卡爪22端部设有倒齿23,所述倒齿23用于卡装到所述限位腔12内壁,筒体21的直径略小于导向套筒1的内径,弹性卡爪22围成的圆形直径与筒体21外壁齐平,倒齿23沿筒体21直径方向向筒体21外一侧延伸,在筒体21进入导向套筒1后,倒齿23及弹性卡爪22被压缩,向筒体21内一侧偏移,在到达限位腔12位置时,弹性卡爪22发生回弹,弹性卡爪22上的倒齿23勾住限位腔12上端的台阶,从而实现了打捞筒2与导向套筒1的相互固定,再由钢丝绳将打捞筒2拉起,进而实现导向套筒1的打捞。
43.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弹性卡爪22沿所述筒体21边缘均匀设置,使得打捞筒2与限位腔12卡装更稳定,提升限位套筒1打捞过程的成功率。
44.导向套筒1的打捞步骤如下:
45.s1、钢丝作业下入配套打捞筒2,将导向套筒1装置打捞上提至一号阀3上部;
46.s2、关闭一号阀3、生产管线阀门,采气树内部压力泄压归零;
47.s3、拆除采气树一号阀3上部变径法兰及节流阀处螺栓,吊车吊起采油树上部;
48.s4、取出打捞筒2及导向套筒1;
49.s5、采气树复位,砸紧螺栓,并按要求验漏。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