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口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8797发布日期:2022-10-15 00:4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孔口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孔口除尘器。


背景技术:

2.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
3.煤炭被誉为黑色的金子,是目前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煤炭的开采过程中不仅存在安全问题,而且还伴随着一些污染。
4.瓦斯是无色、无味、易燃气体,多以游离状态存在与煤体中,因此煤矿中的瓦斯具有十分强的安全威胁性,也是煤炭开采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为了有效保证煤矿挖掘中的安全生产,需要抽取排放瓦斯,确保施工安全,瓦斯抽放钻孔时,灰尘、漂浮物等杂质较多,且矿井内不易通风,灰尘等杂质不易挥散,当灰尘长时间悬浮至空气中,影响环境且危害工人健康。
5.由于矿内地形相对复杂,传统的除尘设备适应性较差,除尘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孔口除尘器,不仅环境适应性提高,而且提高了除尘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孔口除尘器,包括:
8.除尘桶,用于收集粉尘;
9.除尘管,所述除尘管与除尘桶密封连接;
10.喷淋雾化头,安装在除尘管内部;
11.进气口,用于连接外部气源,所述进气口与喷淋雾化头密封连接;
12.进水口,用于连接外部水源,所述进水口与喷淋雾化头密封连接;
13.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除尘管密封连接;
14.集尘箱,用于收集粉尘。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在使用时,外部钻孔设备的钻头穿过集尘箱,当钻孔时,除尘桶连接外部负压设备进行抽气,钻口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进入集尘箱,再通过连接管进入除尘管,此时,外部气源及水源开启,高压气体及水源通过喷淋雾化头,气水混合产生喷淋雾化效果,雾化水与粉尘颗粒混合,增加除尘效果,最后粉尘与水的混合物进入除尘桶。
16.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管底部和除尘桶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除尘管及除尘桶放置更加稳定,其中,除尘管底部设有两根支架,除尘桶底部设有一根支架,通过三根支架,即可支撑除尘管和除尘桶,此外,支架底部还焊接有垫片,增大支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同时降低压强,避免支
架陷入泥土里。
1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为钢丝软管。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管的柔韧性较好,可以根据地形调整设置除尘箱和除尘管的位置,钢丝软管的耐腐蚀性好,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避免了频繁更换连接管的问题。
20.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管与钢丝软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钢丝软管与集尘箱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各零部件支架的连接稳定性、气密性更好,减少气密性问题的出现,同时,法兰连接有利于更换零部件,当其中任意一个零部件损坏时,均可进行更换,提高了零部件的重复使用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2.进一步的,所述集尘箱底部一体成型有支撑管。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方便支撑集尘箱。
2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底部设有螺纹。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与外部支撑架等设备进行连接,提高了便利性。
26.进一步的,所述集尘箱侧面通过法兰连接有延伸管。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粉尘吸收净化效果,减少了粉尘的扩散,降低粉尘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2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29.使用时,将集尘箱固定在外部的支撑架上,外部钻孔设备的钻头穿过集尘箱,当钻孔时,除尘桶连接外部负压设备进行抽气,集尘箱连接有延伸管,提高了粉尘的收集处理效果,延伸管的管口靠近钻口,减少了粉尘向周围扩散,有效的提高了实用性,钻口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进入集尘箱,再通过连接管进入除尘管,此时,外部气源及水源开启,高压气体及水源通过喷淋雾化头,气水混合产生喷淋雾化效果,雾化水与粉尘颗粒混合,增加除尘效果,最后粉尘与水的混合物进入除尘桶。
30.本实用新型结构精巧,适合在矿内使用,除尘管和除尘桶的放置位置相对自由,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提高了便利性和实用性,且除尘效果也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孔口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 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33.图3为实用新型孔口除尘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4.1、除尘桶;2、除尘管;3、进水口;4、进气口;5、喷淋雾化头;6、钢丝软管;7、集尘箱;8、支架;9、延伸管;10、支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7.如图1-3所示:孔口除尘器,包括:
38.除尘桶1,用于收集粉尘;
39.除尘管2,所述除尘管2与除尘桶1密封连接;
40.喷淋雾化头5,安装在除尘管2内部;
41.进气口4,用于连接外部气源,所述进气口4与喷淋雾化头5密封连接;
42.进水口3,用于连接外部水源,所述进水口3与喷淋雾化头5密封连接;
43.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除尘管2密封连接;
44.集尘箱7,用于收集粉尘。
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在使用时,外部钻孔设备的钻头穿过集尘箱7,当钻孔时,除尘桶1连接外部负压设备进行抽气,钻口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进入集尘箱7,再通过连接管进入除尘管2,此时,外部气源及水源开启,高压气体及水源通过喷淋雾化头5,气水混合产生喷淋雾化效果,雾化水与粉尘颗粒混合,增加除尘效果,最后粉尘与水的混合物进入除尘桶1。
4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
47.本实施例中,所述除尘管2底部和除尘桶1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架8。
4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除尘管2及除尘桶1放置更加稳定,其中,除尘管2底部设有两根支架8,除尘桶1底部设有一根支架8,通过三根支架8,即可支撑除尘管2和除尘桶1,此外,支架8底部还焊接有垫片,增大支架8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同时降低压强,避免支架8陷入泥土里。
4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
50.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为钢丝软管6。
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管的柔韧性较好,可以根据地形调整设置除尘箱和除尘管2的位置,钢丝软管6的耐腐蚀性好,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避免了频繁更换连接管的问题。
5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
53.本实施例中,所述除尘管2与钢丝软管6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钢丝软管6与集尘箱7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5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各零部件支架8的连接稳定性、气密性更好,减少气密性问题的出现,同时,法兰连接有利于更换零部件,当其中任意一个零部件损坏时,均可进行更换,提高了零部件的重复使用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5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
56.本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箱7底部一体成型有支撑管10。
5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方便支撑集尘箱7。
5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
59.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10底部设有螺纹。
6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与外部支撑架等设备进行连接,提高了便利性。
6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
62.本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箱7侧面通过法兰连接有延伸管9。
6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粉尘吸收净化效果,减少了粉尘的扩散,降低粉尘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6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或工作原理):
65.使用时,将集尘箱7固定在外部的支撑架上,外部钻孔设备的钻头穿过集尘箱7,当钻孔时,除尘桶1连接外部负压设备进行抽气,集尘箱7连接有延伸管9,提高了粉尘的收集处理效果,延伸管9的管口靠近钻口,减少了粉尘向周围扩散,有效的提高了实用性,钻口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进入集尘箱7,再通过连接管进入除尘管2,此时,外部气源及水源开启,高压气体及水源通过喷淋雾化头5,气水混合产生喷淋雾化效果,雾化水与粉尘颗粒混合,增加除尘效果,最后粉尘与水的混合物进入除尘桶1。
66.本实用新型结构精巧,适合在矿内使用,除尘管2和除尘桶1的放置位置相对自由,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提高了便利性和实用性,且除尘效果也有所提高。
6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8.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