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3904发布日期:2022-11-22 23:5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顶管施工是一种经常被应用到的技术手段,然而在既有路基下部进行顶管施工时,将会对其上部路基结构造成较大的影响,例如对于公路,则对应着影响到路面;或者对于铁路,则对应着影响到轨道结构。为了减少对路基的扰动影响,一般在顶管上部预先打入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
3.现有的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灌浆完成后,小导管容易出现密封不严或者空穴的情况,导致超前小导管的强度受到影响。
4.因此,如何有效增强超前小导管的密封性,从而提升超前小导管的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能够有效增强微扰动超前小导管的密封性,从而提升微扰动超前小导管的强度。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包括超前小导管主体,注浆管和密封机构,所述注浆管设置于所述超前小导管主体的一端,所述密封机构设置于所述注浆管上用于密封所述注浆管;
8.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盖板、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密封盖板用于覆盖于注浆管的开口处,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均设置于所述密封盖板上,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与所述注浆管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与所述注浆管的外侧壁密封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密封柱,软质橡胶板和软质密封半球,所述密封柱设置于所述密封盖板的下端面的中心部位,所述软质橡胶板设置于所述密封柱的外表面,所述软质密封半球设置于所述软质橡胶板的外表面。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件为与所述注浆管的外侧壁配合的环形密封板,所述注浆管的外侧壁和所述环形密封板的内侧壁螺纹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超前小导管主体的内腔还设置有辅助粘结机构。
12.优选的,所述辅助粘结机构包括辅助粘结板,所述辅助粘结板为多块,且多块所述辅助粘结板沿所述超前小导管主体的周向均布于所述超前小导管主体的内壁上。
13.优选的,所述辅助粘结板包括固定板和波纹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波纹板均为多层,且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波纹板间隔设置。
14.优选的,所述辅助粘结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超前小导管主体内腔的支撑架。
15.优选的,所述支撑架至少包括一个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超
前小导管的内腔的相对两侧的内壁上。
1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超前小导管主体相对两侧的内壁,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壁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粘结板相连,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超前小导管主体的侧壁相连,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粘结板相连。
17.优选的,所述辅助粘结机构还包括辅助粘结弧形板;
18.所述辅助粘结弧形板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第三弧形板和第四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形成的第一夹角内,所述第二弧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形成的第二夹角内,所述第三弧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所形成的第三夹角内,所述第四弧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所形成的第四夹角内。
19.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注浆管向微扰动超前小导管主体的内部灌浆,当灌浆完成后,将密封机构安装于注浆管上,此时,第一密封件与微扰动超前小导管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第二密封件与微扰动超前小导管的外侧壁密封连接。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密封机构对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进行双重密封连接,能够有效增强微扰动超前小导管的密封性,从而避免超前小导管出现密封不严或空穴的现象,进一步提升了超前小导管的强度。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辅助粘结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其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26.100为超前小导管主体,200为注浆管,300为密封机构,301为密封盖板,302为第一密封件,3021为密封柱,3022为软质橡胶板,3023为软质密封半球,303为第二密封件,400为辅助粘结板,401为固定板,402为波纹板,403为第一支撑杆,404为第二支撑杆,405为第三支撑杆,406为第一弧形板,407为第二弧形板,408为第三弧形板,409为第四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能够有效增强微扰动超前小导管的密封性,从而提升微扰动超前小导管的强度。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接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包括超前小导管主体100,注浆管200和密封机构300,其中,注浆管200设置于超前小导管主体100的一端,密封机构
300设置于注浆管200上用于密封注浆管200;
30.具体的,密封机构300包括密封盖板301、第一密封件302和第二密封件303,第一密封件302和第二密封件303均设置于密封盖板301上,第一密封件302用于与注浆管200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第二密封件303用于与注浆管200的外侧壁密封连接。
31.通过注浆管200向微扰动超前小导管主体100的内部灌浆,当灌浆完成后,将密封机构300安装于注浆管200上,此时,第一密封件302与微扰动超前小导管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第二密封件303与微扰动超前小导管的外侧壁密封连接。
32.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密封机构300对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进行双重密封连接,能够有效增强微扰动超前小导管的密封性,从而避免超前小导管出现密封不严或空穴的现象,进一步提升了超前小导管的强度。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一密封件302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第一密封件302可以为密封套,可以为密封板,也可以为其它密封结构,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4.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第一密封件302优选包括密封柱3021,软质橡胶板3022和软质密封半球,其中,密封柱3021设置于密封盖板301的下端面的中心部位,软质橡胶板3022设置于密封柱3021的外表面,软质密封半球设置于软质橡胶板3022的外表面。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二密封件303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第二密封件303可以为密封板,可以为密封套,也可以为其它密封结构,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36.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第二密封件303优选为与注浆管200的外侧壁配合的环形密封板。
37.其中,注浆管200的外侧壁和环形密封板的内侧壁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拧紧的方式连接注浆管200与环形密封板,不仅简单方便,而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的密封性。
38.通过注浆管200向微扰动超前小导管主体100的内部灌浆,浆液灌满之后,安装密封机构300,其中,密封盖板301置于注浆管200的进液口的顶端面,密封盖板301上的密封柱3021置于注浆管200的内腔的中心位置,软质密封半球3023与注浆管200的内壁相抵接,软质橡胶板3022置于密封柱3021与软质密封半球3023之间,然后转动密封盖板301,使得环形密封板的内壁与注浆管200的外表面逐渐螺纹连接,如此设置,对注浆管200所进行的双重密封结构可有效避免出现密封不严或者空穴的现象发生,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的整体强度。
39.为了进一步提升超前小导管主体100的整体强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微扰动超前小导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超前小导管主体100的内腔的辅助粘结机构。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辅助粘结机构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1.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辅助粘结机构包括辅助粘结板400,其中,辅助粘结板400为多块,且多块辅助粘结板400沿超前小导管主体100的周向均布于超前小导管主体100的内壁上。
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辅助粘结板400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3.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辅助粘结板400优选包括固定板401和波纹板402,其中,固定板401和波纹板402均为多层,且固定板401和波纹板402间隔设置。
44.如此设置,超前小导管主体100的内腔配合多层固定板401、波纹板402的作用,可以增大与浆液的接触面积,使得浆液凝固后与超前小导管主体100的内壁之间的粘结程度更强。
45.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辅助粘结机构包括设置于超前小导管主体100内腔的支撑架。如此设置,由于超前小导管主体1001的内腔形成了支撑架结构,当浆液凝固时,配合支撑架结构的支撑作用,使得超前小导管主体1001的整体强度实现进一步提升。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支撑架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7.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支撑架至少包括一个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超前小导管的内腔的相对两侧的内壁上。
48.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403、第二支撑杆404和第三支撑杆405,其中,第一支撑杆403的两端分别连接超前小导管主体相对两侧的内壁,第二支撑杆404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403的侧壁相连,第二支撑杆404的另一端与辅助粘结板400相连,第三支撑杆405的一端与超前小导管主体100的侧壁相连,第三支撑杆405的另一端与辅助粘结板400相连。
49.作为更优选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支撑架,第二支撑杆404和第三支撑杆405均垂直于第一支撑杆403,且第二支撑杆404和第三支撑杆405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50.为了进一步提升超前小导管的整体强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辅助粘结机构还包括辅助粘结弧形板。
51.其中,辅助粘结弧形板包括第一弧形板406、第二弧形407、第三弧形板408和第四弧形板409,第一弧形板406设置于第一支撑杆403与第二支撑杆404所形成的第一夹角内,第二弧形板407设置于第一支撑杆403与第二支撑杆404所形成的第二夹角内,第三弧形板408设置于第一支撑杆403与第三支撑杆405所形成的第三夹角内,第四弧形板409设置于第一支撑杆403与第三支撑杆405所形成的第四夹角内。
52.当浆液被灌注到超前小导管主体100的内部时,通过第一支撑杆403、第二支撑杆404、第三支撑杆405辅助粘结板400以及辅助粘结弧形板的作用,在超前小导管主体100的内部形成支撑架结构,当浆液凝固时,配合支撑架的支撑结构,从而使得超前小导管主体1001的整体强度实现进一步提升。
5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4.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