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热室风压自动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7675发布日期:2023-03-17 19:3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取热室风压自动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热室,尤其涉及一种取热室风压自动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2.回风热泵系统是热泵通过吸收取热室中的换热器所吸收的由矿井排出的回风,将低品位热能转化为可供利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装置,而在现有的回风热泵系统中,取热器作为关键的取热部件起到关键作用,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转必须保证取热室中的换热器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
3.而在现有技术当中,由于矿井排出回风的风压并不稳定,致使取热室内风压不稳,这就导致了在风压大幅变化时换热器的能效不稳定,影响了取热器在运行当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调整取热室内四周风压的取热室风压自动调节系统。
5.一种取热室风压自动调节系统,含有取风管道以及取热室;
6.所述取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取热室导通,所述取风管道的另一端与外部矿井回风设备导通,从而将所述外部矿井回风设备输出的热风导入到所述取热室进行取热;
7.其中,所述取热室设有风口模组、取热模组、压力传感模组以及控制模组;
8.所述取热模组设置在所述取热室的内壁上并从所述内壁上穿出,从而实现通过取热室内的热风达到取热效果,所述风口模组以及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设置在所述取热室的内壁上,所述控制模组设置在所述取热室的外壁上并与所述风口模组以及所述压力传感模组相连,从而实现通过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获取热室内的风压数值,并通过所述控制模组根据所述风压数值切换所述风口模组的开启及关闭,当所述风口模组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取热室通过所述风口模组与外部环境导通,从而达到调整取热室内四周风压的功能。
9.进一步的,所述风口模组含有风门以及驱动马达,所述风口模组还设有液压马达以及液压管道,所述取热室还设有液压泵,所述控制模组包括外壳、线路板、控制单元以及控制按钮;
10.所述控制单元以及所述控制按钮固定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数据引脚相连,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还设有一开口,所述控制按钮通过所述开口穿出所述外壳,从而实现通过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控制模组开启和关闭的功能,所述风门中央固定设有一传动轴,所述风门通过所述传动轴活动设置在所述取热室的内壁上,所述驱动马达的控制端与所述数据接口相连,同时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当所述风口模组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风门与所述取热室的外壁重合,从而密封所述取热室,当所述风口模组切换为开启状态时,所述控制模组启动所述驱动马达,此时所述驱动马达带动所述风门旋转,从而使所述取热室通过所述风口模组与外部环境导通,达到调整取热室内四周风压的功
能。
11.此外,所述液压泵设置在所述取热室的外壁并与所述数据接口相连,所述液压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泵导通,所述液压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液压马达导通,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当所述风口模组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风门与所述取热室的外壁重合,从而密封所述取热室,当所述风口模组切换为开启状态时,所述控制模组启动所述液压泵向所述液压马达施加液压,此时所述液压马达带动所述风门旋转,从而使所述取热室通过所述风口模组与外部环境导通,达到调整取热室内四周风压的功能。
12.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设有若干个压力传感器;
13.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风门的一侧,从而获取所述风门位置的风压。
14.进一步的,所述取风管道内设有第一鼓风风扇;
15.所述第一鼓风风扇固定在所述取风管道的内壁上并与所述数据接口相连,从而实现根据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获取到的所述风压数值进行旋转,达到调整所述取风管道内风压的功能。
16.进一步的,所述取热室内还设有第二鼓风风扇;
17.所述第二鼓风风扇固定在所述取热室与所述取风管道连接位置的内壁上并与所述数据接口相连,从而实现根据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获取到的所述风压数值进行旋转,达到调整所述取热室内风压的功能。
18.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压力传感模组来控制风口模组的开启与关闭,从而调整取热室内的风压的方式实现了防止由于取热室内的风压不稳导致取热模组的取热效果下降,解决了现有技术当中由于矿井排出回风的风压并不稳定致使取热室内风压不稳定,造成在风压大幅变化时换热器的能效不稳定的问题,提升了取热模组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其中:
21.图1为一实施例中取热室风压自动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一实施例中取热室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一实施例中风口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一另实施例中取热室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一另实施例中风口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一实施例中控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参考图1,一种取热室风压自动调节系统,含有取风管道1以及取热室2;
29.取风管道1的一端与取热室2导通,取风管道1的另一端与外部矿井回风设备导通,从而将所述外部矿井回风设备输出的热风导入到取热室2进行取热;
30.参考图2,其中,取热室2设有风口模组、取热模组21、所述压力传感模组以及控制模组24;
31.取热模组21设置在取热室1的内壁上并从所述内壁上穿出,从而实现通过取热室2内的热风达到取热效果,所述风口模组以及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设置在取热室2的内壁上,控制模组24设置在取热室2的外壁上并与所述风口模组以及所述压力传感模组相连,从而实现通过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获取热室内的风压数值,并通过控制模组24根据所述风压数值切换所述风口模组的开启及关闭,当所述风口模组处于开启状态时,取热室2通过所述风口模组与外部环境导通,从而达到调整取热室2内四周风压的功能。
32.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取风管道1的一端与取热室2导通,取风管道1的另一端与外部矿井回风设备导通,当外部矿井回风设备启动时,可将外部矿井在生产时产生的热风传导到取热室2内,从而使取热模组21从取热室2内的热风中进行取热,同时所述压力传感模组实时获取取热室2的风压数值并发送到控制模组24,控制模组24判断所述风压数值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是,则打开所述风口模组,从而降低并稳定取热室2内的风压,反之则维持所述风口模组的闭合状态进行继续取热。
33.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所述压力传感模组来控制所述风口模组的开启与关闭,从而调整取热室2内的风压的方式实现了防止由于取热室2内的风压不稳导致取热模组21的取热效果下降,解决了现有技术当中由于矿井排出回风的风压并不稳定致使取热室内风压不稳定,造成在风压大幅变化时换热器的能效不稳定的问题,提升了取热模组21工作的稳定性。
34.参考图3,一实施例中,所述风口模组含有风门211以及驱动马达212;
35.风门211中央固定设有一传动轴213,风门211通过传动轴213活动设置在取热室2的内壁上,驱动马达212的控制端与控制模组24的数据端相连,同时驱动马达212的输出轴与传动轴213固定连接,当所述风口模组处于关闭状态时,风门211与取热室2的外壁重合,从而密封取热室2,当所述风口模组切换为开启状态时,控制模组24启动驱动马达212,此时驱动马达212带动风门211旋转,从而使取热室2通过所述风口模组与外部环境导通,达到调整取热室2内四周风压的功能。
36.如上述实施例所述,风门211中央固定设有一传动轴213,驱动马达212的输出轴与传动轴213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风门211跟随驱动马达212旋转,控制模组24判断所述风压数值没有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模组24判断所述风口模组应当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风门211与取热室2的外壁重合,则此时风门211与取热室2的外壁重合并平行,从而密封取热室2,而当控制模组24判断所述风压数值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模组24判断所述风口模组应当处于开启状态,则控制驱动马达212带动风门211旋转开启,从而使取热室2通过所述风口模组与外部环境导通,达到调整取热室2内四周风压的功能。
37.参考图4及图5,一实施例中,所述风口模组还含有液压马达214以及液压管道215,
取热室2还设有液压泵216;
38.液压泵216设置在取热室2的外壁并与控制模组24的数据端相连,液压管道215的一端与液压泵216导通,液压管道215的一端与液压马达214导通,液压马达214的输出轴与传动轴213固定连接,当所述风口模组处于关闭状态时,风门211与取热室2的外壁重合,从而密封取热室2,当所述风口模组切换为开启状态时,控制模组24启动液压泵216向液压马达214施加液压,此时液压马达214带动风门211旋转,从而使取热室2通过所述风口模组与外部环境导通,达到调整取热室2内四周风压的功能;
39.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由于取风管道1以及取热室2中与外部矿井回风设备导通,而所述外部矿井回风设备传输出的热风中往往带有部分的可燃气体,因此需要使用液压装置进行驱动,从而减少电子设备在取热室2以及取风管道1内设置的数量,防止由于电子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静电点燃外部矿井回风设备传输出的热风造成事故,在本实施例中,液压泵216设置在取热室2外壁上,因此不会接触到所述外部矿井回风设备传输出热风,液压马达214的输出轴与传动轴213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风门跟随液压马达214旋转,控制模组24判断所述风压数值没有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模组24判断所述风口模组应当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风门211与取热室2的外壁重合,则此时风门211与取热室2的外壁重合并平行,从而密封取热室2,而当控制模组24判断所述风压数值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模组24判断所述风口模组应当处于开启状态,则控制液压泵216启动液压泵216向液压马达214施加液压,此时液压马达214带动风门211旋转开启,从而使取热室2通过所述风口模组与外部环境导通,达到调整取热室2内四周风压的功能;
40.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在取热室2内壁上的液压马达214以及液压管道215均不是电子设备,在产生时不会产生静电即火花,因此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所述外部矿井回风设备传输出的热风被点燃的可能。
41.参考图2及图4,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设有若干个压力传感器231;
42.压力传感器231设置在风门211的一侧,从而获取风门211位置的风压。
43.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压力传感器231获取风门211对应位置的风压数值并发送到控制模组24,从而实现当该位置的所述风压数值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模组24打开对应位置的风门211,实现了针对性调整特定位置的所述风压数值的功能。
44.参考图6,一实施例中,控制模组24含有外壳241、线路板242、控制单元243以及控制按钮244;
45.控制单元24以及控制按钮244固定在线路板242上,线路板242设置在外壳241内部,外壳241的侧壁上设有数据接口245,数据接口245与控制单元243的数据引脚相连,从而实现通过数据接口245与液压泵216、驱动马达214以及所述压力传感模组相连,外壳241的侧壁上还设有一开口,控制按钮244通过所述开口穿出外壳241,从而实现通过控制按钮244控制控制模组24开启和关闭的功能。
46.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外壳241用于保护控制单元243免受外部冲击导致损坏,同时控制按钮244用于当按下时启动控制模组24,当控制模组24处于启动状态时,可根据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获取到的所述风压数值控制风门211的开启及关闭,而当控制模组24处于关闭状态时,风门211处于常闭状态,此时控制模组24不再通过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获取到的风压数值调整风门211的状态。
47.参考图1,一实施例中,取风管道1内设有第一鼓风风扇11;
48.第一鼓风风扇11固定在取风管道1的内壁上并与数据接口245相连,从而实现根据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获取到的所述风压数值进行旋转,达到调整所述取风管道内风压的功能。
49.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第一鼓风风扇11固定在取风管道1的内壁上并与所述数据接口245相连,则当控制模组24获取到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获取的风压数值后,根据所述风压数值的具体数值调整第一鼓风风扇11的转速,从而达到调整取风管道1内风压的功能。
50.参考图1,一实施例中,取热室2内还设有第二鼓风风扇25;
51.第二鼓风风扇25固定在取热室2与取风管道1连接位置的内壁上并与数据接口245相连,从而实现根据所述控制模组的控制信号进行旋转,从而实现根据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获取到的所述风压数值进行旋转,达到调整所述取热室2内风压的功能。
52.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第二鼓风风扇25固定在取热室2与取风管道1连接位置的内壁上并与数据接口245相连,则当控制模组24获取到所述压力传感模组获取的风压数值后,根据所述风压数值的具体数值调整第二鼓风风扇25的转速,从而达到调整取热室2内风压的功能。
53.综合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最大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所述压力传感模组来控制所述风口模组的开启与关闭,从而调整取热室2内的风压的方式实现了防止由于取热室2内的风压不稳导致取热模组21的取热效果下降,解决了现有技术当中由于矿井排出回风的风压并不稳定致使取热室内风压不稳定,造成在风压大幅变化时换热器的能效不稳定的问题,提升了取热模组21工作的稳定性。
54.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