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1238发布日期:2022-12-24 05:1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


背景技术:

2.在隧道二衬施工的过程中,为保证二衬施工质量,需要及时对二衬进行养护。二衬砼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对该混凝土结构养护时,养护面积大,人工养护劳动量大且效果一般,因此需要考虑如何做到既方便及时的进行二衬养护,又防止二衬砼因养护不到位而出现的混凝土开裂、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和掉块等问题。在此传统的施工中,隧道二衬砼养护为人工养护或者传统养护台车养护;但是人工养护存在工作面大,难以完全覆盖,效果一般,难以保证二衬砼质量的技术问题;养护台车养护存在台车重量比较大,移动比较困难,养护效率低和经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要解决传统的人工养护工作面大,难以完全覆盖和难以保证二衬砼质量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养护台车养护存在台车重量比较大移动比较困难,养护效率低和经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包括有台车门架、弧形管道、增压水泵和雾化喷头;所述台车门架的两侧底部分别设有滚轮组;所述弧形管道设置在台车门架的外侧,并且弧形管道的顶部位于台车门架的顶部上方,弧形管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台车门架的两侧下部;在弧形管道与台车门架之间间隔设置有支杆;在弧形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上设置有调节阀门;所述增压水泵与一侧的连接接头相连;所述雾化喷头有一组,沿弧形管道的长轴向间隔安装在管壁外侧,且雾化喷头的内端与弧形管道连通。
6.优选的,所述台车门架呈门形,包括有两根竖杆和连接在两根竖杆之间的横杆;在两根竖杆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纵杆;所述竖杆与对应的纵杆的前后侧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撑;所述竖杆的中部与斜撑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纵撑。
7.优选的,所述滚轮组分别连接在纵杆的前后两端,包括有连接轴和滚轮;所述纵杆的端部连接有套管;所述连接轴穿设在套管中,且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超出套管的两端;所述滚轮有两个,分别连接在连接轴的两端。
8.优选的,所述滚轮组上安装有制动装置,用以对滚轮进行制动。
9.优选的,所述弧形管道采用钢管制成;所述支杆和台车门架均采用钢杆件制成;所述弧形管道与支杆之间焊接连接;所述台车门架与支杆之间焊接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弧形管道的两端分别离台车门架底部不大于60cm。
11.优选的,相邻雾化喷头之间的间距为3cm~5cm。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将雾化喷头安装在弧形管道上,将弧形管道
安装在养护台架上,采用这种自制移动式台架喷洒水雾养护法对隧道二衬砼进行养护,规避了高空作业的风险,创新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养护工序成本,解决了施工难题,保证了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士质量。
14.2、本实用新型中无缝钢管内部通水受压后从雾化喷头喷射出,对隧道二衬面进行洒水养;台车下部安装橡胶滚轮组,工作时由人工牵引前进,进行移动洒水养护作业,能够达到了及时、方便的进行二衬砼养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台车门架与滚轮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弧形管道与连接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滚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台车门架、1.1-竖杆、1.2-横杆、1.3-纵杆、1.4-斜撑、1.5-纵撑、2-滚轮组、2.1-连接轴、2.2-滚轮、3-增压水泵、4-雾化喷头、5-弧形管道、6-支杆、7-连接接头、8-套管、9-制动装置、9.1-制动杆、9.2-橡胶套、9.3-按压帽、9.4-弹簧、10-调节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5所示,这种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包括有台车门架1、弧形管道5、增压水泵3和雾化喷头4;所述台车门架1的两侧底部分别设有滚轮组2;所述弧形管道5设置在台车门架1的外侧,并且弧形管道5的顶部位于台车门架1的顶部上方,弧形管道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台车门架1的两侧下部;在弧形管道5与台车门架1之间间隔设置有支杆6;在弧形管道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接头7;所述连接接头7上设置有调节阀门10;所述增压水泵3与一侧的连接接头7相连;所述雾化喷头4有一组,沿弧形管道5的长轴向间隔安装在管壁外侧,且雾化喷头4的内端与弧形管道5连通。
23.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压水泵3与隧道pvc水管道供水系统连接;所述连接接头7采用钢制接头,便于拆卸;在连接接头7与增压水泵3之间连接有软管。
24.本实施例中,所述台车门架1呈门形,包括有两根竖杆1.1和连接在两根竖杆之间的横杆1.2;在两根竖杆1.1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纵杆1.3;所述竖杆1.1与对应的纵杆1.3的前后侧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撑1.4;所述竖杆1.1的中部与斜撑1.4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纵撑1.5。
25.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2分别连接在纵杆1.3的前后两端,包括有连接轴2.1和滚轮2.2;所述纵杆1.3的端部连接有套管8;所述连接轴2.1穿设在套管8中,且连接轴2.1的两端分别超出套管8的两端;所述滚轮2.2有两个,分别连接在连接轴2.1的两端。
26.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2上安装有制动装置9,用以对滚轮2.2进行制动。
27.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管道5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制成,作为水流通道;所述支杆6和台车门架1均采用钢杆件制成;所述弧形管道5与支杆6之间焊接连接;所述台车门架1与支杆6之间焊接连接。
28.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管道5的两端分别离台车门架1底部不大于60cm。
29.本实施例中,相邻雾化喷头4之间的间距为3cm~5cm。
30.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2.2采用橡胶滚轮。
31.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8上、对应连接轴2.1的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制动装置9包括有制动杆9.1和橡胶套9.2;在制动杆9.1的顶部设置有按压帽9.3;所述制动杆9.1插设在穿孔中,且在制动杆9.1的外部、位于套管8的顶部与按压帽9.3之间设置有弹簧9.4;所述橡胶套9.2套设在制动杆9.1的下部、位于套管8中的部位上,并且橡胶套9.2的外径大于穿孔的直径;当需要制动时,按压制动杆9.1,使橡胶套9.2压在连接轴2.1上,产生摩擦,从而使滚轮2.2逐渐停止传动。
32.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台车门架(1)、弧形管道(5)、增压水泵(3)和雾化喷头(4);所述台车门架(1)的两侧底部分别设有滚轮组(2);所述弧形管道(5)设置在台车门架(1)的外侧,并且弧形管道(5)的顶部位于台车门架(1)的顶部上方,弧形管道(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台车门架(1)的两侧下部;在弧形管道(5)与台车门架(1)之间间隔设置有支杆(6);在弧形管道(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接头(7);所述连接接头(7)上设置有调节阀门(10);所述增压水泵(3)与一侧的连接接头(7)相连;所述雾化喷头(4)有一组,沿弧形管道(5)的长轴向间隔安装在管壁外侧,且雾化喷头(4)的内端与弧形管道(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门架(1)呈门形,包括有两根竖杆(1.1)和连接在两根竖杆之间的横杆(1.2);在两根竖杆(1.1)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纵杆(1.3);所述竖杆(1.1)与对应的纵杆(1.3)的前后侧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撑(1.4);所述竖杆(1.1)的中部与斜撑(1.4)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纵撑(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2)分别连接在纵杆(1.3)的前后两端,包括有连接轴(2.1)和滚轮(2.2);所述纵杆(1.3)的端部连接有套管(8);所述连接轴(2.1)穿设在套管(8)中,且连接轴(2.1)的两端分别超出套管(8)的两端;所述滚轮(2.2)有两个,分别连接在连接轴(2.1)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2)上安装有制动装置(9),用以对滚轮(2.2)进行制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道(5)采用钢管制成;所述支杆(6)和台车门架(1)均采用钢杆件制成;所述弧形管道(5)与支杆(6)之间焊接连接;所述台车门架(1)与支杆(6)之间焊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道(5)的两端分别离台车门架(1)底部不大于60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其特征在于:相邻雾化喷头(4)之间的间距为3cm~5cm。

技术总结
一种隧道二衬砼养护台车,包括台车门架、弧形管道、增压水泵和雾化喷头;台车门架的两侧底部分别设有滚轮组;弧形管道设置在台车门架的外侧,并且弧形管道的顶部位于台车门架的顶部上方,弧形管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台车门架的两侧下部;弧形管道与台车门架之间间隔设置有支杆;弧形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接头;连接接头上设置有调节阀门;增压水泵与一侧的连接接头相连;雾化喷头有一组,沿弧形管道的长轴向间隔安装在管壁外侧,且雾化喷头的内端与弧形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养护工作面大,难以完全覆盖和难以保证二衬砼质量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养护台车养护存在台车重量比较大移动比较困难,养护效率低和经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强 张斌 朱长亮 高文 曹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5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