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树伞状喷淋结构的智能隧洞混凝土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7428发布日期:2023-05-14 17:5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树伞状喷淋结构的智能隧洞混凝土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利隧洞工程的二衬混凝土养护,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树伞状喷淋机构的智能隧洞混凝土养护装置,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水工隧洞混凝土浇筑面的养护。


背景技术:

1、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一般都是由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常常出现混凝土开裂、强度和耐久性不达标等质量缺陷进而影响工程安全。这些病害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与养护时间不及时、养护工艺不到位、养护工作不重视等因素直接相关。

2、目前,混凝土的养护工艺还采用常规的人工喷水养护方式,这种操作方式不仅耗时、耗工还经常出现漏养或因喷水压力大对混凝土表面造成二次伤害等问题,而现有的混凝土养护台车大多占地体积大、操作复杂,适用某一固定尺寸的洞径,无法自由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混凝土养护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采用树伞状喷淋杆的智能混凝土养护装置。该装置体积小、成本低、易操作、组装简单,不影响其他混凝土作业工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树伞状喷淋结构的智能隧洞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喷淋机构和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底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连接;所述喷淋机构包括总管、多角转接头、支管和喷淋管,所述总管底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总管的顶端与多角转接头的进水端连接,多角转接头的出水端与支管进水端连接,支管的出水端与喷淋管进水端连接,喷淋管出水端设有若干水雾喷头。

3、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三角履带轮。

4、所述喷淋机构为树伞状。

5、所述喷淋管为弧形。

6、作为优选,所述水泵与总管、总管与多角转接头、多角转接头与支管、支管与喷淋管为螺纹连接。

7、作为优选,支管为多根管路螺纹连接而成。

8、作为优选,所述喷淋管上设有若干水雾喷头,均匀进行布置。

9、作为优选,所述喷淋管的外拱弧度与二衬混凝土弧度相同。

10、作为优选,所述多角转接头共分为5分支,各转接头管径相同,各转接头间角度为45°。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树伞状喷淋机构可根据不同隧洞形式、尺寸调整支管数量,支管可重复利用,该机构体积小、成本低、易操作、组装简单,不影响其他混凝土作业工作。所采用的感应、记录和监控模块之间相互连接,可将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自动生产施工日志,数据或装置出现异常情况可发出警示提醒,也可根据实时的数据调节养护方式,达到一种智能化的养护模式。所采用的电池模块为装置提供能源供应,可用市电直供或者蓄电池供电,使用简单方便,以适应不同供电条件下的隧洞混凝土养护工作。所采用的三角履带轮,可增大了与地面的摩擦面积,地形适应能力强,行走时更加稳定。该装置便于在隧洞衬砌混凝土养护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树伞状喷淋结构的智能隧洞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喷淋机构(1)和箱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内设有水箱(12),所述水箱(12)底端设置有水泵(13),所述水泵(13)的进水端与水箱(12)连接;所述喷淋机构(1)包括总管(14)、多角转接头(15)、支管(16)和喷淋管(17),所述总管(14)底端与所述水泵(13)的出水端连接,总管(14)的顶端与多角转接头(15)的进水端连接,多角转接头(15)的出水端与支管(16)进水端连接,支管(16)的出水端与喷淋管(17)进水端连接,喷淋管(17)出水端设有多个水雾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树伞状喷淋结构的智能隧洞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3)与总管(14)、总管(14)与多角转接头(15)、多角转接头(15)与支管(16)、支管(16)与喷淋管(17)均为螺纹旋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树伞状喷淋结构的智能隧洞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16)为多根管路螺纹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树伞状喷淋结构的智能隧洞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7)上设有若干水雾喷头,均匀进行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树伞状喷淋结构的智能隧洞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7)的外拱弧度与二衬混凝土弧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树伞状喷淋结构的智能隧洞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角转接头(15)共分为5分支,各转接头管径相同,各转接头间角度为4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树伞状喷淋结构的智能隧洞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喷淋机构和箱体,箱体内设有水箱、水泵;喷淋机构包括总管、多角转接头、支管和喷淋管,箱体的底部设有三角履带轮。喷淋机构为树伞状。喷淋管为弧形。箱体内部安装有感应模块、记录模块、监控模块和电池模块。该装置体积小、易操作,可调节,不受接电条件限制,不影响洞内其他作业,适用于不同洞径操作。并结合设定的感应、记录、监控和电池四种智能模块系统,可达到一种智能养护的模式,便于在水利水电工程隧洞混凝土浇筑面养护作业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臣,汪魁峰,刘冰,徐志林,马才波,韩炯清,肖俊淼,张石磊,夏海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引绰济辽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