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用返水返渣防护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6672发布日期:2023-03-10 22:4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用返水返渣防护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钻孔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用返水返渣防护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在治理瓦斯及防治水超前探测期间,钻孔施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大多数矿井采用的是湿式打孔的方法,这种方法受到水压和机械动力的影响,在返水返渣时,水花四溅,喷出的煤渣或者岩渣也存在飞溅伤人的情况,且返水返渣无法集中处理,影响钻孔的施工进度;目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时通常只是采用在钻孔口吊挂铁皮、袋子等简易设备来处理喷返水返渣,但这种方式效果不佳,仍存在施工地点积水多、环境差且简易设备易损坏的情况,无法对返水返渣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及防护。
3.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用返水返渣防护排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时无法对返水返渣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及防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用返水返渣防护排出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用返水返渣防护排出装置,包括其展开状为扇环形的防护罩,且防护罩的左端孔径小于右端孔径;防护罩的内腔左端固定有与防护罩的环面垂直的毛刷;防护罩的左部下端贯通固定有一根沿竖向设置的出水管;防护罩的前端和后端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连接,且位于右部的相邻两个螺栓的间距小于位于左部的相邻两个螺栓的间距;防护罩的右端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沿环面均布的连接通孔。
7.进一步地,各个螺栓的底端各旋拧有一个螺母;所述出水管的底端固定套接有出水软管。
8.进一步地,各个螺栓与防护罩之间各夹设有一个垫片;所述出水管的底端和出水软管的顶端共同扎设有扎带。
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所述出水管是由塑料水管制成的。
10.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实现了对煤矿井下钻孔施工时返水返渣进行有效处理以及防护的目的;避免了返水返渣四处飞溅,为作业人员提供了安全防护;同时还可以将返水返渣排出集中处理,确保施工地点无积水、无积渣;进一步地,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捷快速、安全性高、可周转使用、节能环保、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防护罩,2-毛刷,3-出水管,4-螺栓,5-连接通孔,6-出水软管,7-垫片,8-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14.一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用返水返渣防护排出装置,如附图1、附图2所示,包括其展开状为扇环形的防护罩1,且防护罩1的左端孔径小于右端孔径;防护罩1的内腔左端固定有与防护罩1的环面垂直的毛刷2;防护罩1的左部下端贯通固定有一根沿竖向设置的出水管3;防护罩1的前端和后端通过若干个螺栓4固定连接,且位于右部的相邻两个螺栓4的间距小于位于左部的相邻两个螺栓4的间距;防护罩1的右端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沿环面均布的连接通孔5。
15.如附图1所示,各个螺栓4的底端各旋拧有一个螺母;所述出水管3的底端固定套接有出水软管6。
16.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1套设于钻杆上并固定于煤壁上,使得防护罩1封堵于钻孔的周围,进而对钻孔施工过程中排出的水、煤渣或者岩渣进行阻挡防护,避免四处飞溅出现伤人的情况;同时将出水软管6的出水口与水、渣沉淀池连通,利用出水管3以及出水软管6的排出通道将水、煤渣或者岩渣排出,确保施工地点无积水、无积渣;毛刷2的结构设计能够防止水、煤渣或者岩渣从防护罩1的左端飞溅而出,同时毛刷2能够更好地贴合于钻杆且毛刷2与钻杆贴合产生的摩擦阻力小,不会影响钻孔施工;进一步的,毛刷2是柔性材料,施工完成后能够自行恢复原状,不会产生形变,使用年限长;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且可以将工程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成本低,效果好。
17.工作时,当钻进设备安装完毕后,在钻杆钻孔之前,将防护罩1展开并环绕于钻杆上,并利用各个螺栓4将防护罩1的前端和后端固定连接,使得位于右部的相邻两个螺栓4的间距小于位于左部的相邻两个螺栓4的间距;由于防护罩1的左端孔径小于右端孔径,孔径大的位置张力也大;因此位于右端的螺栓4比位于左端的螺栓4密集;此时毛刷2贴合于钻杆;
18.然后将防护罩1的右端固定于煤壁上,煤壁上设有锚杆或者锚网,固定时将与若干个连接通孔5位置匹配的若干个吊钩固定于锚杆或者锚网上,然后将各个吊钩与各个连接通孔5固定连接,由此完成了本装置与煤壁的固定连接,防止水、煤渣或岩渣冲出时的惯性冲击力将防护罩1冲走;
19.接着将出水软管6固定于出水管3的底端,并将出水软管6的出水口与水、渣沉淀池连通,便于将返水返渣排出,确保钻杆周围不会出现煤渣或岩渣堆积现象;
20.最后开启钻进设备,进行井下钻孔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煤渣或岩渣堆积现象时,停止钻进,并展开防护罩1将煤渣或岩渣排出,然后重新进行固定,并继续完成钻孔施工;
21.钻孔施工完成以后,首先解除防护罩1与煤壁的固定连接,然后解除防护罩1的前端和后端的固定连接,解除过程快速便捷,且展开后的防护罩1便于清洗,便于周转使用。克服了目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时无法对返水返渣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及防护的问题。
22.如附图1、附图2所示,各个螺栓4与防护罩1之间各夹设有一个垫片7;所述出水管3的底端和出水软管6的顶端共同扎设有扎带8。
23.所述防护罩1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所述出水管3是由塑料水管制成的。
24.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钻进设备与钻杆的直径来确定防护罩1的尺寸,且防护罩1可采用废旧皮带制作;出水管3和出水软管6的尺寸可根据煤渣或岩渣的粒径大小选择,煤渣或岩渣的粒径大时,采用大口径出水管3与出水软管6;反之,采用小口径出水管3与出水软管6。
25.防护罩1与煤壁固定连接时,还可利用铁丝直接贯穿防护罩1的右端环面,并将铁丝与锚杆或者锚网固定连接。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用返水返渣防护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其展开状为扇环形的防护罩(1),且防护罩(1)的左端孔径小于右端孔径;防护罩(1)的内腔左端固定有与防护罩(1)的环面垂直的毛刷(2);防护罩(1)的左部下端贯通固定有一根沿竖向设置的出水管(3);防护罩(1)的前端和后端通过若干个螺栓(4)固定连接,且位于右部的相邻两个螺栓(4)的间距小于位于左部的相邻两个螺栓(4)的间距;防护罩(1)的右端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沿环面均布的连接通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用返水返渣防护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螺栓(4)的底端各旋拧有一个螺母;所述出水管(3)的底端固定套接有出水软管(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用返水返渣防护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螺栓(4)与防护罩(1)之间各夹设有一个垫片(7);所述出水管(3)的底端和出水软管(6)的顶端共同扎设有扎带(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用返水返渣防护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所述出水管(3)是由塑料水管制成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用返水返渣防护排出装置,解决了目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时无法对返水返渣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及防护的问题。一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用返水返渣防护排出装置,包括防护罩;防护罩的内腔左端固定有毛刷;防护罩的左部下端贯通固定有一根出水管;防护罩的前端和后端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连接;防护罩的右端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沿环面均布的连接通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煤矿井下钻孔施工时返水返渣进行有效处理以及防护的目的;避免了返水返渣四处飞溅,为作业人员提供了安全防护;同时还可以将返水返渣排出集中处理;进一步地,具有安全性高、可周转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效果好的优点。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鹏 刘恒泰 邰胜明 朱荣誉 邓阳 刘松林 陈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3/3/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