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隧道空洞的衬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8718发布日期:2023-06-28 11:3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隧道空洞的衬砌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隧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少隧道空洞的衬砌。


背景技术:

1、衬砌指的是为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沿隧道洞身周边用等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在构建隧道时采用逐段开挖逐段支护的模式,其中复合式衬砌以其支护性能优良被广泛使用,复合式衬砌包括设置在隧道内侧壁上的一次衬砌以及固定在一次衬砌上的防水板,当防水板安装完成后,操作人员搭建钢筋笼,并利用衬砌台车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结后形成二次衬砌,一次衬砌、防水板以及二次衬砌形成复合式衬砌。

2、由于防水板在挂设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垂坠,当操作人员固定防水板时不能处理好防水板垂坠的问题时,防水板与一次衬砌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空腔,当二次衬砌形成后,会导致二次衬砌与一次衬砌之间形成脱空,此时需要操作人员检测脱空位置,然后对脱空位置进行处理并再次灌注混凝土去填充脱空,导致施工工期延长,构建隧道的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构建隧道的施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少隧道空洞的衬砌。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减少隧道空洞的衬砌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减少隧道空洞的衬砌,包括依次设置在隧道内侧壁上的一次衬砌以及防水板,隧道中位于所述防水板下搭建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与防水板之间设有若干个与防水板贴合的压板,压板与隧道共轴线,若干个压板沿隧道的周向分布,压板包括至多两个侧边板以及一个中部板,侧边板与中部板二者外侧壁的直径均与一次衬砌的内侧壁直径一致,侧边板上设有刺破防水板的穿破组件,钢筋笼上设有驱动中部板推挤防水板与一次衬砌之间空气的驱动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次衬砌以及防水板铺设好后,操作人员绑扎钢筋笼,钢筋笼与防水板之间存在间隙,将若干个压板分别安装在钢筋笼上,使压板位于钢筋笼与防水板之间,穿破组件工作使防水板上形成出气口;侧边板使对应的防水板与一次衬砌抵接,然后将衬砌台车移动至预定位置,衬砌台车与一次衬砌围成了二次衬砌的模具,操作人员向二次衬砌的模具中灌注混凝土,此时驱动组件工作推动中部板向上移动。

5、当中部板与防水板接触时,随着中部板继续向上移动,中部板将防水板与一次衬砌之间的空气通过防水板上的出气口挤出至外界,当中部板将对应的防水板抵接至一次衬砌上时,驱动组件停止工作;当混凝土凝固后,复合式衬砌构建完成,减少了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之间存在脱空的现象,从而缩短了工作人员构建衬砌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构建隧道的施工效率。

6、可选的,所述侧边板为两个,中部板位于两个侧边板之间,所述穿破组件包括侧边板外侧壁上固定连接的若干个尖端朝上的锥体,穿破组件还包括带动侧边板向靠近防水板的方向移动的动力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压板时,调整动力件,使侧边板与防水板之间存在间隙;当压板安装完成后,动力件为侧边板提供动力,使侧边板以及锥体向靠近一次衬砌的方向移动,当锥体与防水板接触时,随着侧边板继续移动,侧边板与一次衬砌抵接,此时锥体贯穿防水板使防水板有出气口。

8、可选的,动力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侧边板远离中部板的侧壁上的支板,支板滑动连接在钢筋笼上,且支板垂直于一次衬砌的内侧壁,支板沿垂直于一次衬砌的方向滑动,支板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驱动弹簧,驱动弹簧的下端与钢筋笼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压板时,向靠近钢筋笼的方向按压侧边板,侧边板带动支板移动,支板移动使驱动弹簧压缩,当压板安装完成后,松开侧边板,此时驱动弹簧恢复形变,从而可以推动支板、侧边板以及锥体向靠近防水板的方向移动。

10、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贯穿中部板并滑动插接在中部板上的若干个导向杆,侧边板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软膜,连接软膜远离侧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中部板的下表面上,钢筋笼上固定连接有与支板对应的套筒,支杆滑动插接在套筒中,驱动弹簧也固定在套筒中,套筒、支板以及连接软膜配合围成空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衬砌台车移动至预计位置时,支板与防水板以及一次衬砌抵接,衬砌台车、套筒、支板、侧边板、中部板以及连接软膜形成腔室,此时操作人员向二次衬砌的模具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进入腔室中,随着进入腔室中的混凝土逐渐增多,混凝土推动中部板以及连接软膜移动,在中部板移动时,导向杆对中部板进行导向。

12、可选的,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弧板,弧板的外接圆直径大于导向杆的直径,弧板的外侧壁直径与一次衬砌的内侧壁直径一致,中部板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弧板对应的配合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板与防水板抵接,减少了导向杆直接与防水板抵接导致防水板破裂的情况,弧板与配合槽配合,使中部板可以将防水板抵接至一次衬砌上。

14、可选的,中部板的两个直边侧壁下部朝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侧边板与中部板相互靠近的侧壁相互体贴合,侧边板上靠近中部板的位置设有对连接软膜进行切割的切割组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割组件对连接软膜进行切割,从而使腔室中的混凝土可以进入连接软膜与中部板以及侧边板之间的空间,减少了连接软膜与侧边板以及中部板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

16、可选的,所述侧边板靠近中部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切割组件包括滑动插接在安装槽中的滑块,安装槽的槽底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滑块与限位弹簧固定连接,滑块靠近安装槽底壁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底部设有刀刃的刃板,刃板沿滑块的高度方向滑动,安装槽靠近一次衬砌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推板,推板的下表面由安装槽槽口向靠近安装槽槽底的方向逐渐向靠近钢筋笼的方向倾斜,侧边板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连接孔,连接孔位于安装槽的槽底一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时,刃板的下表面与安装槽的槽壁接触,滑块部分位于安装槽外,当中部板移动至与滑块接触时,中部板继续移动并推动滑块以及刃板向安装槽内移动,当滑块移动至与推板接触时,此时刃板位于连接孔上方;在滑块与刃板移动的同时,推板推动刃板向连接孔外移动,从而刃板可以割裂连接软膜,此时腔室中的混凝土可以通过连接软膜上的裂口进入连接软膜与侧边板以及中部板之间。

18、可选的,所述刃板靠近滑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滑移块,滑块靠近刃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滑移块对应设置的滑移槽,滑移槽的长度方向沿滑块的高度方向设置,滑移块滑动插接在滑移槽中。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板推动刃板向下移动时,滑移块与滑移槽配合,使刃板与滑块滑动连接。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通过设置压板、中部板、侧边板、穿破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减少了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之间存在脱空的现象,从而缩短了工作人员构建衬砌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构建隧道的施工效率;

22、2.通过设置锥体、支板以及驱动弹簧,可以推动支板、侧边板以及锥体向靠近防水板的方向移动;

23、3.通过设置滑块、刃板以及限位弹簧,减少了连接软膜与侧边板以及中部板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