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桥施工桩孔复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4381162发布日期:2023-06-08 02:1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桥施工桩孔复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路桥施工桩孔复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人工挖孔桩是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成孔,之后进行安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桩的一种工艺。其工艺较成熟、适用于大桩径、能够承载的压力较多,所以应用比较普遍。在人工挖孔的过程中,因人工施工存在较多误差,故存在孔径、垂直度不能保证的情况。一般解决的方法有:探孔器,一般是在成孔以后进行检测,但是检测不合格就要返工整改;施工过程复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垂直度和孔径复测,但是既影响工程进度,增加成本,而且操作非常麻烦,施工人员操作时的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2、中国专利cn207879321u公开了一种人工挖孔桩便携式桩孔检测装置,包括提升装置、锁片、孔径检测装置和垂直度检测装置;提升装置包括固定筋、滑轮和型钢和第一绳索,固定筋设置于型钢的一端,滑轮居中固定于型钢上,第一绳索的一端系在固定筋上,第一绳索的另一端绕过滑轮并穿过型钢后吊系连接锁片;孔径检测装置包括径向十字筋、环向筋、竖向立筋、架立筋和第二绳索,环向筋与径向十字筋在同一平面,环向筋环绕于径向十字筋且与径向十字筋相连,环向筋与径向十字筋相连的四个连接处分别通过第二绳索与锁片相连而整体吊系于锁片上,环向筋上沿环均布多个竖直方向的竖向立筋,每个竖向立筋通过架立筋来固定相对于环向筋的位置;垂直度检测装置包括吊锤和第三绳索,吊锤通过第三绳索吊系于锁片上。

3、上述方案虽然能简化操作,并与对桩孔进行复核,但是上述方案中仅采用一根绳子进行吊装,在检测时易发生晃动,如此会使得监测的数据出现偏差,且用于检测的竖向立筋不具有的滚动能力,如此当装置在桩孔内移动时,便会与桩孔的内壁发生摩擦,不便于装置的正常下降,在测量时地面也无法保证完全平整,如此也会造成测量时数据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路桥施工桩孔复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将底座放置在桩孔的上方,平衡装置自动对顶板的水平度进行监测校正,使得顶板处于水平的状态,移动装置向着桩孔靠近并在进入桩孔内部后沿着桩孔的延伸方向移动,第一收线盒将牵引绳放出,第一旋转驱动器带动牵引绳拉紧,若桩孔存在偏斜情况,拉紧的牵引绳带动第一球体转动,第一发射器随第一球体一同转动,第一接收器接收到第一发射器发射信号位置的变化,反之,如果第一球体没有发生偏移,则桩孔没有出现偏斜情况,使得装置在进行测量时不会受到外界地面平整度的影响,也不会在测量时发生晃动现象,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路桥施工桩孔复核装置,包括底座、检测装置、顶板和设置在顶板下部的支撑架;检测装置包括平衡装置、移动装置、第一旋转驱动器、第一收线盒、第一球体、第一发射器和第一接收器;平衡装置设置在顶板和底座之间,平衡装置用于保证顶板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移动装置设置在支撑架的下方,移动装置能沿桩孔的延伸方向移动;第一旋转驱动器设置在移动装置上;第一收线盒设置在第一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上,第一收线盒内设置有牵引绳,第一旋转驱动器与第一收线盒之间设置有扭力传感器;顶板为圆形结构,第一球体能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顶板的轴线贯穿与第一球体的球心,牵引绳远离第一收卷和的一端与第一球体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一发射器固定设置在第一球体的上部,第一发射器的输出端竖直向上;第一接收器固定设置在顶板的下部,第一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发射器发射的信号。

4、优选的,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壳、驱动装置、滚轮、滑台和牵引装置;移动壳设置在支撑架的下方,移动壳为圆形结构;驱动装置设置在移动壳的内部;滚轮能转动的设置在驱动装置的一侧,滚轮能与桩孔的侧壁接触;滑台设置在滚轮的上方,滑台能带动滚轮沿移动壳的径向方向移动;牵引装置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牵引装置用于将移动壳与支撑架进行连接。

5、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旋转驱动器、齿环、第一齿轮、锥形斜齿轮和传动组件;第二旋转驱动器设置在移动壳内,第二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竖直向下,第二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上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齿环围绕驱动齿轮设置在移动壳内,齿环与驱动齿轮相互啮合;锥形斜齿轮设置在齿环的一侧,齿环与锥形斜齿轮相互啮合;第一齿轮沿滚轮的轴线固定设置在滚轮的一侧;传动组件设置在第一齿轮和齿环之间,第二旋转驱动器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

6、优选的,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一齿轮的一侧,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一锥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齿轮的一侧;第二锥齿轮设置在第一锥齿轮的一侧,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三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锥齿轮的一侧,锥形斜齿轮能带动第三齿轮转动。

7、优选的,驱动装置还包括转动柱;转动柱沿锥形斜齿轮的轴线固定设置在锥形斜齿轮的一侧,转动柱的外侧围绕自身的轴线均匀开设有啮合齿,啮合齿与第三齿轮啮合,转动柱与第三齿轮滑动配合。

8、优选的,平衡装置包括直线驱动器和平衡检测组件;直线驱动器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顶板铰接;平衡检测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设置有控制器,平衡检测组件能通过控制器控制直线驱动器的运行。

9、优选的,平衡检测组件包括第二球体、第二发射器、第二接收器和重物;第二球体设置有多个,第二球体能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第二球体围绕顶板的轴线均匀排布;第二发射器固定设置在第二球体的上部,第二发射器的输出端竖直向上;第二接收器设置在第二发射器的上部,第二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发射器发射的信号;重物设置在第二球体的下方,重物与第二球体之间固定设置有绳子。

10、优选的,牵引装置包括第三旋转驱动器和第二收线盒;第三旋转驱动器水平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第二收线盒固定设置在第三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上,第二收线盒内设置有连接线,连接线远离第二收线盒的一端与移动壳的上部固定连接。

11、优选的,移动装置还包括阻挡板;阻挡板设置在第一齿轮远离移动壳的一侧。

12、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路桥施工桩孔复核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3、s1、将底座放置在桩孔的上方,平衡装置自动对顶板的水平度进行监测校正,使得顶板处于水平的状态;

14、s2、移动装置向着桩孔靠近并在进入桩孔内部后沿着桩孔的延伸方向移动,第一收线盒将牵引绳放出,第一旋转驱动器带动牵引绳拉紧;

15、s3、若桩孔存在偏斜情况,拉紧的牵引绳带动第一球体转动,第一发射器随第一球体一同转动,第一接收器接收到第一发射器发射信号位置的变化。

16、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通过设置平衡装置、移动装置、第一旋转驱动器、第一收线盒、第一球体、第一发射器和第一接收器,将底座放置在桩孔的上方,平衡装置自动对顶板的水平度进行监测校正,使得顶板处于水平的状态,移动装置向着桩孔靠近并在进入桩孔内部后沿着桩孔的延伸方向移动,第一收线盒将牵引绳放出,第一旋转驱动器带动牵引绳拉紧,若桩孔存在偏斜情况,拉紧的牵引绳带动第一球体转动,第一发射器随第一球体一同转动,第一接收器接收到第一发射器发射信号位置的变化,反之,如果第一球体没有发生偏移,则桩孔没有出现偏斜情况,使得装置在进行测量时不会受到外界地面平整度的影响,也不会在测量时发生晃动现象,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