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涵洞模板台车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23950发布日期:2024-02-02 21:5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涵洞模板台车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具体是一种涵洞模板台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大多数涵洞钢筋混凝土施工中,一般是通过安装钢管支架来支设涵洞模板。

2、专利号cn11330901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涵洞模板台车,包括伸缩杆、主动杆和x连杆,所述伸缩杆内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设有用于连接块移动作用的滑槽,通过伸缩杆和连接杆的设置,伸缩杆通过方形块于主动杆相连接,伸缩杆套设在连接杆的外端,盖连接具备很好的伸缩作用,起到调节两主动杆杆之间的距离,起在不同涵洞内使用的作用,通过主动杆的设置,主动杆上端设有安装套,中间处设有梯形块和齿条,均起便于定位的作用,减少定位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滑动槽的设置,安装套通过滑动槽于主动杆固定连接,该设置起到便于安装套的作用,从而调节x连杆处连杆的角度,起到增强x连杆支撑的作用,提高安全性。

3、但是,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专利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节两主动杆之间的距离,来调节在不同涵洞内使用,由于整个车体的重量十分沉重,每次都需要人员进行手动调节间距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涵洞模板台车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手动调节两主动杆之间的距离,来调节在不同涵洞内使用,由于整个车体的重量十分沉重,每次都需要人员进行手动调节间距十分麻烦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涵洞模板台车,包括顶板、第一支撑组件、两个调节机构、两个升降组件和两个第二支撑组件,两个所述调节机构对称设置在顶板的底部,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均包括导轨、u型架、调节电机、转动杆、第一承载套、第二承载套、两个调节杆、两个铰接块和两个拉杆,所述导轨水平设置在顶板的底部,两个所述调节杆对称设置在导轨上,并且两个调节杆的顶端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承载套和第二承载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调节杆的外壁上,所述u型架安装在顶板的底部,所述调节电机竖直设置在u型架上,所述转动杆安装在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所述铰接块对称设置在两个调节杆的顶端外壁上,两个所述拉杆的一端分别与转动杆的端部铰接,两个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铰接块铰接,所述第一承载套的底端外壁上设有滑套,所述第二承载套的底端外壁上设有与滑套滑动配合的滑杆,两个所述升降组件对称设置在两个调节机构中的第一承载套和第二承载套的顶端外壁上,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安装在顶板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对称设置在两个调节机构中的第一承载套和第二承载套的外壁上。

4、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升降组件均包括横板、升降电机、联动轴和两个升降件,两个所述升降件分别设置在两个调节机构中的第一承载套或第二承载套的外壁上,每个所述升降件均包括升降座、升降轴、升降齿轮和升降齿条,所述升降座安装在两个调节机构中的第一承载套或第二承载套的外壁上,所述升降轴转动安装在升降座上,所述升降齿轮安装在升降轴上,所述升降齿条竖直设置在两个调节机构中的两个调节杆的外壁上,所述升降齿轮与升降齿条啮合,所述横板安装在两个调节机构中的第一承载套或第二承载套的外壁上,所述升降电机水平设置在横板的顶部,并且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升降件中的升降轴连接,所述联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件中的升降轴端部连接。

5、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调节机构中的第一承载套之间设有第一加固架,两个所述调节机构中的第二承载套之间设有第二加固架。

6、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调节机构中第一承载套和第二承载套的底部均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移动部件、两个滑轨、两个移动台和两个第一支撑部件,两个所述滑轨对称设置在顶板的顶部,两个所述移动台对称设置在两个滑轨上,并且两个移动台的底端与两个滑轨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对称设置在两个移动台的顶部,所述移动部件安装在顶板的顶部,并且移动部件用于驱动两个移动台移动。

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固定架、移动电机、移动齿轮、两个移动架和两个移动齿条,所述固定架安装在顶板的外壁上,所述移动电机竖直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移动齿轮安装在移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所述移动架相对设置在两个移动台的外壁上,两个所述移动齿条分别设置在两个移动架上,所述移动齿轮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移动齿条啮合。

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均包括液压推杆、顶盘和两个导向件,所述液压推杆竖直设置在移动台的顶部,所述顶盘安装在液压推杆的输出端上,两个所述导向件对称设置在移动台和顶盘之间,每个所述导向件均包括第一导向轨、第二导向轨、两个第一导向块、两个第二导向块和两个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轨水平设置在移动台的顶部,所述第二导向轨水平设置在顶盘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块对称设置在第一导向轨上,并且两个第一导向块的底端与第一导向轨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二导向块对称设置在第二导向轨上,并且两个第二导向块的顶端与第二导向轨滑动配合,两个所述导向部对称设置在两个第一导向块和两个第二导向块上,每个所述导向部均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液压套、支杆、圆盘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铰接座安装在第一导向块的顶部,所述第二铰接座安装在第二导向块的底部,所述液压套铰接在第一铰接座内,所述支杆滑动安装在液压套内,所述圆盘铰接在第二铰接座内,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支杆的外部,并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液压套和圆盘连接。

10、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均包括承载板、支撑板和两个第二支撑部件,所述承载板安装在两个调节机构中的第一承载套和第二承载套的外壁上,所述支撑板间隔设置在承载板的外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对称设置在承载板和支撑板之间。

1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均包括若干个第二支撑件,每个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包括支撑套、支撑杆、支撑盘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套水平设置在承载板的外壁上,所述支撑杆滑动安装在支撑套内,所述支撑盘安装在支撑杆远离支撑套的一侧,并且支撑盘与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支撑杆的外部,并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套和支撑盘连接。

12、一种涵洞模板台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调节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利用两个铰接块带动两个调节杆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来进行调节,两个调节杆带动第一承载套和第二承载套相互靠近或远离来自动调节两者的间距,第一承载套和第二承载套利用承载板带动支撑板移动对涵洞的内侧壁进行支撑;

14、s2、升降电机和联动轴配合带动两个升降件中的升降齿轮转动,升降齿轮利用升降齿条带动两个调节杆向上移动,两个调节杆带动顶板向上移动进行高度调节;

15、s3、移动电机带动移动齿轮转动,移动齿轮利用两个移动齿条带动两个移动架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两个移动架带动两个移动台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来方便两个第一支撑部件对涵洞的顶端进行支撑;

16、s4、液压推杆带动顶盘向上移动进行精准调节,在顶盘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滑杆在液压套内向上滑动,同时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带动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滑动,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在第一导向轨和第二导向轨上滑动来匹配顶盘的支撑高度;

17、s5、第一弹簧收缩对涵洞顶端对支撑盘的下压力进行吸收,防止顶板受力过大。

18、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涵洞模板台车及其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9、其一:本发明通过调节电机工作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利用两个拉杆带动两个铰接块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两个铰接块带动两个调节杆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来进行调节,两个调节杆带动第一承载套和第二承载套相互靠近或远离来自动调节两者的间距,第一承载套和第二承载套带动两个第二支撑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来对不同大小的涵洞的内侧壁进行支撑,无需人员手动调节间距,十分方便,两个升降组件工作对顶板进行向上移动,顶板带动第一支撑组件向上移动对涵洞的顶端进行支撑,方便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涵洞。

20、其二:本发明通过液压推杆工作带动顶盘向上移动,在顶盘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两个导向件对顶盘进行辅助支撑,顶盘带动滑杆在液压套内向上滑动,同时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带动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滑动,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在第一导向轨和第二导向轨上滑动来匹配顶盘的支撑高度,第一弹簧收缩对涵洞顶端至顶盘的下压力进行吸收,防止顶板受力过大发生断裂。

21、其三:本发明通过移动电机工作带动移动齿轮转动,移动齿轮利用两个移动齿条带动两个移动架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两个移动架最后带动两个第一支撑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来对涵洞的顶端进行支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