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拼装台车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39562发布日期:2024-03-06 17:0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式拼装台车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铁站施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离式拼装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地铁装配式车站施工技术可完全实现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从而达成现场快速拼装的目标,在提高建筑质量,提高效率,减少现场的现浇作业,节约材料,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分离式拼装台车作为装配式车站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可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人工成本。

2、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555934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平顶有柱的地铁车站节点台车施工方法,地铁车站的一组底板、顶板、侧墙、中梁和中柱形成一个环框,地铁车站包括多组拼接的底板、顶板、侧墙、中梁和中柱环框;地铁车站施工中四个环框为一个组,地铁车站由多组环框施工而成;底板、顶板、侧墙、中梁和中柱的安装位置设置有台车,台车包括底部台车、顶部台车和中立柱台车,底部台车设置有两台,两台底部台车分别设置在中梁、侧墙以及底板围成的空间内,且在中柱的两边个设置一个底部台车,中立柱台车设置在两个底部台车之间,顶部台车设置在顶板、侧墙和中梁之间的空间内;地铁车站底板、顶板、侧墙、中梁和中通过台车进行施工,且通过分组形成持续循环施工过程。该施工方法中采用分离式台车进行作业,台车由底部台车、中立柱台车、顶部台车组成,实现地铁车站的施工。

3、在内支撑体系下装配式车站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底部的临时钢支撑极大地限制了拼装台车的轴向运动空间,致使台车在移动时无法整体一次性移动到下一个工序位置,需要多次往复调整,由于各个预制构件的拼装位置和方法不同,因此需要频繁调整拼装台车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在拼装顶板块的过程中,架于中板块上的顶部台车承担着代替侧墙块承载顶板块自重的作用,顶板块、顶部台车的自重会作用在中板块上,在依照拼装进度实时调整拼装台车各部分的相对位置时,拼装台车的各部分调整时重心变化,承受顶板块和顶部台车的重量无法有效传递至台车底部,中板块会发生变形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式拼装台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频繁调整拼装台车部分的过程中拼装台车的重心变化,重量无法有效传递使中板块受损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分离式拼装台车的台车施工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式拼装台车,包括:

3、底部台车,所述底部台车包括车体和布置于所述车体下侧的前支撑腿、中支撑腿和后支撑腿,所述前支撑腿、所述中支撑腿和所述后支撑腿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前支撑腿与所述中支撑腿之间的间距、所述中支撑腿与所述后支撑腿之间的间距均大于所述底部台车的单次移动距离;

4、中板小车,所述中板小车沿前后方向滑动装配于所述车体,所述中板小车具有用于支撑中板块的第一支撑面;

5、中板支撑座,所述中板支撑座沿前后方向滑动装配于所述车体,所述中板支撑座具有用于支撑中板块的第二支撑面;

6、跳板台车,所述跳板台车沿前后方向滑动装配于所述车体,所述跳板台车上设置有对接轨道,所述对接轨道用于承载顶部台车,所述跳板台车在移动行程中具有所述对接轨道与中板块上的行走轨道对接的对接状态和与中板块上的行走轨道断开的断开状态。

7、优选地,所述车体上布置有支撑轨道,所述中板支撑座滑动装配于所述支撑轨道,所述支撑轨道与所述对接轨道竖向共面布置。

8、优选地,所述前支撑腿、所述中支撑腿、所述后支撑腿与所述支撑轨道竖向共面布置。

9、优选地,所述车体上布置有小车轨道,所述中板小车滑动装配于所述小车轨道,所述小车轨道与所述支撑轨道在竖直方向上错开布置。

10、优选地,所述前支撑腿与所述车体的前端平齐布置,所述后支撑腿与所述车体的后端平齐布置,所述前支撑腿与所述中支撑腿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中支撑腿与所述后支撑腿之间的间距。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台车施工方法,采用上述任一技术上方案所述的分离式拼装台车,包括以下步骤:

12、s1,中板小车在小车轨道上移动至中板块的下方,中板支撑座在支撑轨道上移动至中板块的下方,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同时支撑中板块,并且顶部台车移动至中板块的行走轨道上,对顶板块进行支撑,施工顶板块;

13、s2,跳板台车在底部台车的车体上移动至中板块的前端,跳板台车上的对接轨道与中板块上的行走轨道对接,跳板台车移动至对接状态,顶部台车由中板块的行走轨道移动至跳板台车上;

14、s3,底部台车向前移动第一距离,此时中板小车随底部台车同步移动至中板块的前侧,中板支撑座保持不动;

15、s4,底部台车向后移动第一距离,此时中板小车以及中板支撑座均保持不动;

16、s5,重复步骤s3与步骤s4,直至中板小车向前移动至中板块的前方,第一支撑面脱离支撑中板块;

17、s6,顶部台车在对接轨道上向后移动至行走轨道,直至顶部台车由跳板台车移动至中板块上,对顶板块进行支撑;

18、s7,跳板台车向前移动,待施工的中板块落在中板小车上,与已施工的中板块对齐施工;

19、s8,重复步骤s1至步骤s7,直至完成施工。

20、优选地,所述第一距离的范围为1-3m。

21、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分离式拼装台车及其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前支撑腿、中支撑腿和后支撑腿在前、中、后三个位置对车体及其上的中板小车、中板支撑座、跳板台车、顶部台车进行支撑,台车进行施工需要调整拼装台车各部分的相对位置时,底部台车每次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由于前支撑腿与中支撑腿之间的间距、中支撑腿与后支撑腿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底部台车的单次移动距离,因此底部台车移动,并且其上的顶部台车在跳板台车与中板块上移动而使整体的重心变化时,顶部台车始终在前支撑腿、后支撑腿之间,使得顶部台车得到稳定支撑;在车体上布置中板支撑座,中板支撑座、中板小车可分别对已施工以及待施工的中板块进行支撑,顶部台车支撑顶板块时,顶板块的自重沿顶部台车、中板小车以及中板支撑座、底部台车竖直传递至基坑底部,中板块不会受弯,顶板块重力对台车整体不产生外力矩,保证中板块不被破坏和拼装台车的安全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分离式拼装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拼装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布置有支撑轨道,所述中板支撑座滑动装配于所述支撑轨道,所述支撑轨道与所述对接轨道竖向共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拼装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腿、所述中支撑腿、所述后支撑腿与所述支撑轨道竖向共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拼装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布置有小车轨道,所述中板小车滑动装配于所述小车轨道,所述小车轨道与所述支撑轨道在竖直方向上错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式拼装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腿与所述车体的前端平齐布置,所述后支撑腿与所述车体的后端平齐布置,所述前支撑腿与所述中支撑腿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中支撑腿与所述后支撑腿之间的间距。

6.一种台车施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式拼装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台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的范围为1-3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地铁站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离式拼装台车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部台车,底部台车包括车体、前支撑腿、中支撑腿和后支撑腿,前支撑腿与中支撑腿之间的间距、中支撑腿与后支撑腿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底部台车的单次移动距离;中板小车,中板小车滑动装配于车体,中板小车具有第一支撑面;中板支撑座,中板支撑座滑动装配于车体,中板支撑座具有第二支撑面;跳板台车,跳板台车滑动装配于车体,跳板台车上设置有对接轨道。底部台车每次向前移动,顶部台车始终在前支撑腿、后支撑腿之间,顶板块的自重竖直传递至基坑底部,中板块不会受弯,顶板块重力对台车整体不产生外力矩,保证中板块不被破坏和拼装台车的安全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周武,丁泽,李树良,梁尔斌,杜风华,房孝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