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微桩孔底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7522发布日期:2024-03-05 14:4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微桩孔底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微桩孔底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高原山坡光伏场区,地面覆盖碎石土或土,厚度约0.50m左右,其下为泥岩、砂质泥岩或砂岩。因地质情况差异,使用了三种成孔方式:直接用螺旋钻钻到位,先用螺旋钻钻到岩石再用冲击钻钻到位,直接用冲击钻钻到位;用螺旋钻钻孔不开空压机,孔口会存在大量碎石土或土,孔底也会有风化碎石土和泥水的混和物,若不清除,会严重影响桩基质量;光伏微桩直径300mm,深1.80m,目前一般用长柄勺子、勾铲、洛阳铲和泥浆泵清孔,其存在破坏孔壁,施工效率,孔底难以清理干净的问题,若桩基孔底夹渣,桩基会随着时间和受力的变化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的支架和光伏板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迅速清除孔底渣土和积水,确保桩基质量的光伏微桩孔底清理装置。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微桩孔底清理装置,包括:旋转手柄、连接立管、连接提手、出渣桶、限位头、旋转轴、双刃转刀,所述旋转手柄的中部与连接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立管的另一端与连接提手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提手的两端与出渣桶固定连接,所述出渣桶的桶底为第一层圆板和第二层圆板叠放组成的双层圆板结构,所述第一层圆板位于出渣桶的桶底内侧并开有两个梯形口,所述两个梯形口开口相反,所述两个梯形口旁分别设置有两个限位头,所述两个限位头相对称并与第一层圆板底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层圆板位于出渣桶的桶底外侧并开有两个直角扇形口,所述两个直角扇形口开口相反,所述旋转轴与第一层圆板和第二层圆板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双刃转刀设置在第二层圆板的直角扇形板的直角边上。

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头为圆柱体结构。

4、进一步地,所述双刃转刀的刀刃为锯齿状,双刃转刀的刀片呈向下弯折。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层圆板开有两个锐角扇形口,所述第二层圆板的锐角扇形板的一边呈锯齿状作为双刃转刀,所述锐角扇形板的锯齿边呈向下弯折。

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光伏微桩孔底清理装置通过将出渣桶的桶底设计成镂空的双层圆板结构,并使用旋转轴将两个圆板连在一起,通过旋转手柄带动第二层圆板上的双刃转刀转动将孔底的渣土、泥水刮扫进出渣桶,第一层圆板上的限位头挡住双刃转刀使得渣土、泥水被封存在出渣桶内,整个操作过程方便快捷;同时,工人通过操作旋转手柄能控制双刃转刀的刮扫力度,对孔底的软弱夹层进行进一步清理;综上,本发明的一种光伏微桩孔底清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迅速清除孔底渣土和积水,确保桩基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微桩孔底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手柄(1)、连接立管(2)、连接提手(3)、出渣桶(4)、限位头(5)、旋转轴(7)、双刃转刀(6),所述旋转手柄(1)的中部与连接立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立管(2)的另一端与连接提手(3)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提手(3)的两端与出渣桶(4)固定连接,所述出渣桶(4)的桶底为第一层圆板和第二层圆板叠放组成的双层圆板结构,所述第一层圆板位于出渣桶(4)的桶底内侧并开有两个梯形口,所述两个梯形口开口相反,所述两个梯形口旁分别设置有两个限位头(5),所述两个限位头(5)相对称并与第一层圆板底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层圆板位于出渣桶(4)的桶底外侧并开有两个直角扇形口,所述两个直角扇形口开口相反,所述旋转轴(7)与第一层圆板和第二层圆板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双刃转刀(6)设置在第二层圆板的直角扇形板的直角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桩孔底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头(5)为圆柱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桩孔底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刃转刀(6)的刀刃为锯齿状,双刃转刀(6)的刀片呈向下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微桩孔底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圆板开有两个锐角扇形口,所述第二层圆板的锐角扇形板的一边呈锯齿状作为双刃转刀(6),所述锐角扇形板的锯齿边呈向下弯折。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微桩孔底清理装置,包括:旋转手柄、连接立管、连接提手、出渣桶、限位头、旋转轴、双刃转刀,所述旋转手柄与连接立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立管与连接提手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提手与出渣桶固定连接,所述出渣桶的桶底为第一层圆板和第二层圆板叠放组成的双层圆板结构,所述第一层圆板开有两个梯形口,所述两个体形口旁分别设置有两个限位头,所述第二层圆板开有两个直角扇形口,所述旋转轴与第一层圆板和第二层圆板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双刃转刀设置在第二层圆板上。本发明的一种光伏微桩孔底清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迅速清除孔底渣土和积水,确保桩基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远,金理,赵桂清,赵建生,姜学壮,陈俊飞,刘民军,车迎祥,李亚纯,王金萍,丁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