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后充填支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73116发布日期:2024-03-28 18:5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网后充填支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具体涉及一种网后充填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中东部浅部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炭的开采逐步向深部推进,随着采深的增加,巷道围岩所处的应力环境发生改变,围岩经常发生长时流变形、扩容变形,破坏范围明显增加。相关技术中,为了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存在多种支护方式,如锚杆支护和网后充填支护。

2、对于锚杆支护,锚杆锚索通过托盘使预应力产生一定的扩散,但是受限于托盘的大小,预应力扩散范围有限,而与锚杆连接的锚网属于网状,无法给围岩施加预应力,仅能在围岩变形时提供一定的被动支护力,支护效果不是很好。

3、网后充填的支护方式为:在锚网后放置囊袋,然后在囊袋内充填混凝土。由于囊袋的抗刺穿能力较弱,导致施工工艺复杂,影响巷道的正常掘进施工。且囊袋充填施工过程中,水及浆液会从囊袋中析并滴落在巷道内的电气设备上,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此外,在网后充填混凝土极易造成锚网鼓兜现象,不仅降低锚网的实际强度和支护效果,还减小了巷道的实际尺寸,影响巷道的成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网后充填支护方法,该网后充填支护方法中锚固组件的预应力扩散范围较大,支护强度高且巷道成型效果好。

3、本发明实施例的网后充填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向巷道围岩施工多个锚固孔,并准备多个装有粉状水泥的囊片;

5、s2:通过锚固组件将所述囊片以及锚网固定在所述巷道围岩,且多个所述囊片覆盖所述巷道围岩并形成巷道内壁,所述锚网位于所述囊片远离所述巷道围岩的一侧,所述囊片和所述巷道围岩之间形成充填层;

6、s3:向锚固组件施加预应力;

7、s4:向所述囊片远离所述巷道围岩的内侧喷水,以使所述囊片中内侧的所述粉状水泥固化;

8、s5:向所述充填层中注入混凝土浆液。

9、本发明实施例的网后充填支护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囊片在喷水后部分固化具有一定的强度,在充填层内注入混凝土浆液时不容易发生鼓兜的现象,锚网受力均匀且强度较高,锚固组件上施加的预应力能够充分地沿着锚网扩散,预应力扩散范围大,对巷道的支护效果较好。

11、2、囊片中的粉状水泥能够吸收混凝土浆液在凝固过程中析出的水,降低其中自由水的含量,充填层内混凝土的早起强度得到提高,支护效果较好,减少巷道围岩的早期变形。同时,设置囊片还解决了混凝土浆液滴落在电气设备,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12、3、囊片在喷水后部分固化具有一定的强度,囊片与巷道围岩形成的混凝土充填模板强度较高,可以向充填层注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混凝土浆液,提高锚网和囊片对巷道围岩的主动支护力,支护效果好且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囊片靠近所述巷道围岩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垫片,所述垫片撑顶在所述囊片和所述巷道围岩之间,所述垫片内装有所述粉状水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固组件依次穿过所述锚网、所述囊片和所述垫片并固定在所述锚固孔内。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固组件包括多个锚杆和多个锚索。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囊片搭接并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螺丝,相邻两个螺丝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mm。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囊片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多根拉绳,所述拉绳连接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用于盛装所述粉状水泥。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囊片的厚度为18~22mm,和/或,所述垫片的厚度为75~100mm。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通过带压泵向所述充填层内注入所述混凝土浆液,且所述混凝土浆液与所述囊片之间的接触压力大于等于0.1mpa。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浆液中添加有纤维素纤维。



技术特征:

1.一种网后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后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囊片靠近所述巷道围岩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垫片,所述垫片撑顶在所述囊片和所述巷道围岩之间,所述垫片内装有所述粉状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后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组件依次穿过所述锚网、所述囊片和所述垫片并固定在所述锚固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后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组件包括多个锚杆和多个锚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后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囊片搭接并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后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丝,相邻两个螺丝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后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囊片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多根拉绳,所述拉绳连接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用于盛装所述粉状水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后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囊片的厚度为18~22mm,和/或,所述垫片的厚度为75~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后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通过带压泵向所述充填层内注入所述混凝土浆液,且所述混凝土浆液与所述囊片之间的接触压力大于等于0.1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后充填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浆液中添加有纤维素纤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网后充填支护方法。本发明的网后充填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巷道围岩施工多个锚固孔,并准备多个装有粉状水泥的囊片;S2:通过锚固组件将所述囊片以及锚网固定在所述巷道围岩,所述锚网位于所述囊片远离所述巷道围岩的一侧,所述囊片和所述巷道围岩之间形成充填层;S3:向锚固组件施加预应力;S4:向所述囊片喷水以使所述粉状水泥固化;S5:向所述充填层中注入混凝土浆液。有益效果如下:充填层内注入混凝土浆液时不容易发生鼓兜,预应力能够充分地沿着锚网扩散;粉状水泥吸收混凝土浆液凝固过程中析出的水,提高充填层内混凝土的早起强度,减少巷道围岩早期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涛,杨建威,姜鹏飞,李嘉峰,陈惠元,王子越,刘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