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区间泵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2410发布日期:2023-07-05 17:0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地铁区间泵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铁隧道建造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地铁区间泵房。


背景技术:

1、在地铁盾构隧道中,地下区间道床需设两侧排水沟,区间最低处设置区间废水泵房,用来排除消防废水、结构渗漏水及轨道冲洗水等。通常通过设置泵房集水坑对隧道内的水进行收集,然后将泵房集水坑内的水进行排出。

2、申请公布号为cn11253908a、申请公布日为2021年3月23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斜井式隧道排水泵房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的排水泵房是由开设于隧道的侧墙外侧的斜井构成,所述斜井分为起始段和集水段,起始段为水平段,与隧道的长度方向垂直,集水段倾斜布置,通过起始段和隧道连通,在起始段的下方设有泵房室,泵房室与集水段之间通过溢水管连通,隧道内沿隧道长度方向于两侧设置的纵向水沟通过横向布置的横向排水管连通,并且靠近斜井的纵向水沟通过横向管道与集水段连通,使用时可通过泵房室底部所设的水泵进行排水。

3、由于同时包含了水平的初始段以及倾斜的积水段,并且泵房室是设于起始段下方,上述斜井式隧道排水泵房在建造时,采用的是下沉扩挖以及传统建筑方式(例如泵房室采用现浇式混凝土进行封顶),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存在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区间泵房,以解决地铁区间泵房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地铁区间泵房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地铁区间泵房为隧洞结构,从隧道的一侧的设定位置处,以与水平面呈α角斜向下延伸,30°<α<90°,其集水口位于所述设定位置处。

3、有益效果:该地铁区间泵房采用了倾斜的隧洞结构,集水口直接位于地铁隧道内的设定位置,从而可采用全断面掘进机一次开挖完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建筑方式而言,建造效率可大大提高,从而解决了地铁区间泵房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4、更进一步地,所述设定位置位于地铁隧道的疏散平台下方。将设定位置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设在地铁隧道的疏散平台下方时,可以避免其与地铁隧道的疏散平台之间的干涉,保持地铁隧道原有结构的完整性。

5、更进一步地,所述地铁区间泵房以疏散平台上的开口作为检修口。以疏散平台上的开口作为检修口,实现了地铁区间泵房与疏散平台的集成,简化了地铁隧道内的主体结构,并且采用该种型式泵房,不侵入道床结构,可避免道床内设置泵房对轨道结构的腐蚀影响。

6、更进一步地,所述隧道的洞壁通过支护管片支护,所述设定位置处的支护管片为全断面掘进机可切削的支护管片。全断面掘进机可切削的支护管片能够取消本实用新型的泵房掘进前对支护管片的处理环节,可提高施工效率。

7、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全断面掘进机可切削的支护管片在切削位置处为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

8、更进一步地,所述隧洞结构采用顶管施工方法掘进,所述顶管机的盾体留在洞底而形成洞底支护。盾体留在洞底一方面能够保证顶管机的拆解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加固洞底的作用。

9、更进一步地,在所述设定位置处设有洞门钢环,在顶管施工的末端管节与洞门钢环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钢板。密封钢板能够封闭末端管节与洞门钢环之间的间隙,保证密封性,防止该处渗水漏水。



技术特征:

1.地铁区间泵房,其特征在于,该地铁区间泵房为隧洞结构,从隧道的一侧的设定位置处,以与水平面呈α角斜向下延伸,30°<α<90°;所述设定位置处形成地铁区间泵房的集水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区间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位置在高度方向上位于隧道(12)的疏散平台(13)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区间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区间泵房以疏散平台(13)上的开口作为检修口(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区间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12)的洞壁通过支护管片支护,所述设定位置处的支护管片为全断面掘进机可切削的支护管片(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区间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断面掘进机可切削的支护管片(16)在切削位置处为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地铁区间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隧洞结构采用顶管施工方法掘进,顶管机的盾体(25)留在洞底而形成洞底支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铁区间泵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定位置处设有洞门钢环(19),在顶管施工的末端管节(24)与洞门钢环(19)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钢板(2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地铁隧道建造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地铁区间泵房。本技术的地铁区间泵房为隧洞结构,从隧道的一侧的设定位置处,以与水平面呈α角斜向下延伸,0°<α<m,其集水口位于所述设定位置处。该地铁区间泵房采用了倾斜的隧洞结构,集水口直接位于地铁隧道内的设定位置,从而可采用全断面掘进机一次开挖完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建筑方式而言,建造效率可大大提高,从而解决了地铁区间泵房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张奇隆,魏旭鹏,付增,余长益,李鹏,罗长明,白中坤,毕程程,朱毅,王亚威,任韶鹏,郭江龙,甘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