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36599发布日期:2023-05-12 11:53阅读:53来源:国知局
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相关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隧道二次衬砌通过采用堵头模板使衬砌端头形成规则断面和固定中埋止水带。常规工艺使用木模时,需要弯折止水带贴附于堵头模板上,拆模之后进行掰直,衬砌端头中埋止水带安装易形成偏位和弯折;近些年也出现了合页式堵头钢模。

2、该合页式堵头钢模主要由上下两扇l型钢模组成,设置开合铰接,中间预留缝隙用于夹紧止水带,外缘空隙采用木模封堵,木模根据隧道二衬断面临时加工和调整,也可采用模块化高分子材料配合软搭接材料封堵,模板背面通常采用钢管支撑和固定。这种合页式堵头钢模能较好的固定止水带,拆模后止水带线型圆顺。比传统木模封堵具有一定优势。

3、但是,由于初支表面不圆顺,加之不可避免的中线偏位和超挖,二衬台车就位后,二衬端头厚度不一致,尺寸偏差可达到20cm,该部分偏差需采用各种不同尺寸的材料进行封堵。目前采用的合页式堵头钢模外侧堵头采用木模或高分子材料封堵。使用木材时需要进行大量切割和拼接,外侧采用软搭接材料时仅能贴合1-2cm偏差。材料损耗高,封堵时间长,浇筑过程中漏浆明显。对于铁路工程,衬砌厚度变化时,中埋止水带位置需要进行调整,现有合页式钢模固定高度的内侧堵头板无法根据止水带位置进行模板宽度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调整中埋止水带的位置以及无法根据不规则衬砌厚度进行模板宽度调整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包括支撑结构、翻折组件和伸缩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伸缩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用于带动所述伸缩支撑组件延长或收缩,且所述支撑结构用于与外接的二衬台车连接;

4、所述翻折组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二衬台车连接,另一端用于夹持中埋止水带;

5、所述伸缩支撑组件远离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用于与背贴止水带连接,且所述伸缩支撑组件用于将所述背贴止水带与隧道内壁抵接。

6、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翻折组件包括第一翻折件、第二翻折件和固定件,所述第一翻折件与所述第二翻折件转动连接;

7、所述第二翻折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翻折件夹持所述中埋止水带;

8、所述第一翻折件远离所述第二翻折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

9、所述固定件用于与所述二衬台车连接。

10、进一步地,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还包括外堵头组件,所述外堵头组件与所述第二翻折件连接,所述外堵头组件用于封堵位于所述第二翻折件处的混凝土。

11、进一步地,所述外堵头组件包括外堵头板与设于所述外堵头板两端的第二防漏浆板。

12、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还包括内堵头组件,所述内堵头组件与所述第一翻折件连接,所述内堵头组件用于封堵位于所述第一翻折件处的混凝土。

13、进一步地,所述内堵头组件包括内堵头板与设于所述内堵头板两端的第三防漏浆板。

14、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套筒、螺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且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二衬台车连接;

15、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连接,所述螺杆用于带动所述支撑结构抬升或下降;

16、所述套筒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支撑组件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内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18、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和锁紧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沿朝向所述螺杆的方向在所述套筒上间隔分布;

19、所述第一调节件用于支撑所述背贴止水带;

20、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连接,所述锁紧件用于在支撑所述背贴止水带与隧道抵接时将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锁紧固定。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件背离所述套筒的一面上设有软搭接件,所述软搭接件用于与所述背贴止水带连接;

22、所述第一调节件设有第一防漏浆板,所述第一防漏浆板用于封堵位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处的混凝土。

23、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24、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包括支撑结构、翻折组件和伸缩支撑组件,支撑结构与伸缩支撑组件连接,支撑结构用于带动伸缩支撑组件延长或收缩,且支撑结构用于与外接的二衬台车连接;翻折组件的一端用于与二衬台车连接,另一端用于夹持中埋止水带;伸缩支撑组件远离支撑结构的一端用于与背贴止水带连接,且伸缩支撑组件用于将背贴止水带与隧道内壁抵接。

25、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与伸缩支撑组件连接,支撑结构用于带动伸缩支撑组件延长或收缩,且支撑结构用于与外接的二衬台车连接;翻折组件的一端用于与二衬台车连接,另一端用于夹持中埋止水带;伸缩支撑组件远离支撑结构的一端用于与背贴止水带连接,且伸缩支撑组件用于将背贴止水带与隧道内壁抵接。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将支撑结构和翻折组件与外接的二衬台车连接,以实现通过二衬台车将装置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和高度,而后将翻折组件进行翻折将中埋止水带固定,再通过伸缩支撑组件将背贴止水带与隧道顶部抵接,进而确定了背贴止水带与中埋止水带的位置,以便于后续灌注混凝土。

26、且在本实用新型中,根据中埋止水带不同位置需求,如需减小中埋止水带距二衬台车面板的距离,仅需将模板整体内移,取掉内堵头板上的外伸封堵板,第一翻折件与固定件连接的螺栓孔选择下方螺栓孔即可。堵头板宽度按照内缩后的尺寸加工,防止宽度过大无法内缩。以此实现同一套模板满足不同中埋止水带位置的需求。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可以有效地将中埋止水带和背贴止水带根据实际需要定位,解决了无法调整中埋止水带的位置的问题,并实现将背贴止水带在相应位置与隧道连接。

28、综上,本实用新型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调整中埋止水带的位置以及无法根据止水带位置进行模板宽度调整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1)、翻折组件(2)和伸缩支撑组件(3),所述支撑结构(1)与所述伸缩支撑组件(3)连接,所述支撑结构(1)用于带动所述伸缩支撑组件(3)延长或收缩,且所述支撑结构(1)用于与外接的二衬台车(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组件(2)包括第一翻折件(21)、第二翻折件(22)和固定件(23),所述第一翻折件(21)与所述第二翻折件(2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堵头组件(4),所述外堵头组件(4)与所述第二翻折件(22)连接,所述外堵头组件(4)用于封堵位于所述第二翻折件(22)处的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堵头组件(4)包括外堵头板(41)与设于所述外堵头板(41)两端的第二防漏浆板(4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堵头组件(5),所述内堵头组件(5)与所述第一翻折件(21)连接,所述内堵头组件(5)用于封堵位于所述第一翻折件(21)处的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堵头组件(5)包括内堵头板(51)与设于所述内堵头板(51)两端的第三防漏浆板(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套筒(11)、螺杆(12)和连接件(13),所述连接件(13)与所述螺杆(12)螺纹连接,且所述连接件(13)用于与所述二衬台车(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内设有连接块(131),所述连接块(131)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块(131)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12)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调节件(31)、第二调节件(32)和锁紧件(33),所述第一调节件(31)和所述第二调节件(32)沿朝向所述螺杆(12)的方向在所述套筒(11)上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31)背离所述套筒(11)的一面上设有软搭接件(312),所述软搭接件(312)用于与所述背贴止水带(6)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堵头钢模变宽调节装置,涉及隧道施工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结构、翻折组件和伸缩支撑组件,支撑结构与伸缩支撑组件连接,支撑结构用于带动伸缩支撑组件延长或收缩,且支撑结构用于与外接的二衬台车连接;翻折组件的一端用于与二衬台车连接,另一端用于夹持中埋止水带;伸缩支撑组件远离支撑结构的一端用于与背贴止水带连接,且伸缩支撑组件用于将背贴止水带与隧道内壁抵接。本技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调整中埋止水带的位置以及无法根据不规则衬砌厚度进行模板宽度调整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昭庆,程然,孟义,刘晓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