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8565发布日期:2023-09-16 19:1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隧洞排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1、对于穿山越岭的隧道工程来说,围岩内的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高水头会产生较高的水压力荷载,进而会使隧道结构尺寸增大。从经济性方面考虑,对水头变化不敏感的区域可采用排水型隧道。目前,排水型复合式衬砌隧道国内应用较多,排水系统相对较为成熟,但排水型单层衬砌则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拱脚部位,需考虑如何将地下水从结构顶部区域引流至拱脚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能够将围岩内的水从混凝土外侧排至隧道内排水沟,进而减少隧洞水压力和减少结构渗漏水,能够有效的保护隧洞结构。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包括隧洞侧墙,所述隧洞侧墙下端内侧设置有隧内排水沟;所述隧洞侧墙底部设置有集水盲道,所述集水盲道沿所述隧洞侧墙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集水盲道的下侧高于所述隧内排水沟的沟底;所述隧洞侧墙外侧设有毛细排水带,沿所述隧洞侧墙长度方向,所述毛细排水带间隔设置有多个,且各所述毛细排水带能够将所述隧洞侧墙外侧的水引入所述集水盲道;还包括引水通道,所述引水通道一端延伸所述集水盲道、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隧内排水沟,且所述引水通道能够将所述集水盲道内的水引入到所述隧内排水沟。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隧洞侧墙下端内侧设置有隧内排水沟、外侧底部设置有集水盲道,集水盲道沿隧洞侧墙长度方向延伸、且下侧高于隧内排水沟的沟底,同时隧洞侧墙外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毛细排水带,以通过毛细排水带将隧洞侧墙外侧的水引入集水盲道,同时,还设置有引水通道,引水通道一端延伸至集水盲道、另一端延伸至隧内排水沟,从而通过引水通道将集水盲道内的水引入到隧内排水沟,进而将隧洞侧墙外的地下水引入到隧内排水沟,进而减少隧洞水压力和减少结构渗漏水,能够有效的保护隧洞结构。

5、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隧洞侧墙内设置有防水材料层,所述防水材料层截面与所述隧洞侧墙截面适配,以通过防水材料层拦截隧洞上部的水,达到隧洞上部防水的效果。

6、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隧洞侧墙包括第一喷射混凝土层和第二喷射混凝土层,所述防水材料层夹设在所述第一喷射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喷射混凝土层之间。

7、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材料层的材质为单组分eva聚合物防水涂料,以确保防水材料层和喷射混凝土内外层有足够粘结强度的同时保证防水效果。

8、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隧内排水沟外侧壁插设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引水通道为所述引水管的内腔,以便于引水通道的设置。

9、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盲道为盲沟,以直接通过盲沟集水。

10、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盲道内适配有反滤构体,以通过反滤构体过滤隧洞侧墙外侧的水后再经过引水通道引入隧内排水沟,避免引水通道被堵塞。

11、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滤构体为卵石和沙子填筑而成,以确保反滤构体有足够的过滤能力和流通能力。

12、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盲道为集水盲管的内腔,所述集水盲管沿所述集水盲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引水通道远离所述隧内排水沟的一侧与所述集水盲管连通,以便于将毛细排水带和集水盲道内的水引入引水通道内。

13、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盲道为集水盲管的内腔,所述集水盲管沿所述集水盲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毛细排水带下侧延伸至所述集水盲管内,所述引水通道远离所述隧内排水沟的一侧与所述集水盲管连通,以便于将毛细排水带和集水盲道内的水引入引水通道内。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隧洞侧墙下端内侧设置有隧内排水沟、外侧底部设置有集水盲道,集水盲道沿隧洞侧墙长度方向延伸、且下侧高于隧内排水沟的沟底,同时隧洞侧墙外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毛细排水带,以通过毛细排水带将隧洞侧墙外侧的水引入集水盲道,同时,还设置有引水通道,引水通道一端延伸至集水盲道、另一端延伸至隧内排水沟,从而通过引水通道将集水盲道内的水引入到隧内排水沟,进而将隧洞侧墙外的地下水引入到隧内排水沟,进而减少隧洞水压力和减少结构渗漏水,能够有效的保护隧洞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隧洞侧墙(10),所述隧洞侧墙(10)下端内侧设置有隧内排水沟(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洞侧墙(10)内设置有防水材料层(14),所述防水材料层(14)截面与所述隧洞侧墙(10)截面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洞侧墙(10)包括第一喷射混凝土层(11)和第二喷射混凝土层(12),所述防水材料层(14)夹设在所述第一喷射混凝土层(11)和所述第二喷射混凝土层(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材料层(14)的材质为单组分eva聚合物防水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内排水沟(20)外侧壁插设有引水管(40),所述引水管(40)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引水通道(41)为所述引水管(40)的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盲道(30)为盲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盲道(30)内设配有反滤构体(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构体(31)由卵石和沙子填筑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盲道(30)底部设置有集水盲管(32),所述集水盲管(32)沿所述集水盲道(30)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引水管(40)与所述集水盲管(3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盲道(30)为集水盲管(32)的内腔,所述集水盲管(32)沿所述集水盲道(30)长度方向延伸;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层衬砌拱脚防排水节点结构,涉及隧洞排水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隧洞侧墙,隧洞侧墙下端内侧设置有隧内排水沟;隧洞侧墙底部设置有集水盲道,集水盲道沿隧洞侧墙长度方向延伸,且集水盲道的下侧高于隧内排水沟的沟底;隧洞侧墙外侧设有毛细排水带,沿隧洞侧墙长度方向,毛细排水带间隔设置有多个,且各毛细排水带能够将隧洞侧墙外侧的水引入集水盲道;还包括引水通道,引水通道一端延伸集水盲道、另一端延伸至隧内排水沟,且引水通道能够将集水盲道内的水引入到隧内排水沟。本技术能够将围岩内的水从结构外侧排至隧道内排水沟,进而减少隧洞水压力和减少结构渗漏水,能够有效的保护隧洞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温书亿,严金秀,李伟,张辰俊杰,王欣,陈润,冯环,高成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