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I智能行人风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8943发布日期:2023-09-16 19:2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AI智能行人风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动风门,具体涉及一种ai智能行人风门。


背景技术:

1、煤矿井下的巷道里容易积聚瓦斯,从而极易导致井下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确保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必须设置有独立且完善的通风系统,即必须在井下通风巷道建造风门、闭墙、风桥等通风设施。其中,风门不仅是煤矿井下生产最常见的通风设施之一,同时又是保证人车通行的一种设施。现有的风门大多采用大小门设计,在大门上设置一个小门,行人通过时只打开小门,目前这类风门主要靠人工启闭,存在费时费力,耽误时间,影响通行效率,同时人工推启动风门安全系数较低,时常发生挤伤行人事故,且不能实现远程的统一调度或远程干预,也不能直观地监视和记录井下风门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出现问题后不能提供有关的第一手图像资料,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2、授权公告号为cn215595636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基于ai图像智能识别的风门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门的前后两侧安装智能摄像仪,不但实现了对风门状态的实时监控,同时也能通过智能摄像仪识别车辆和行人,并将识别结果作为开启风门或小门的触发信号,实现风门和小门的自动启闭。

3、但是上述装置结构复杂,且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对煤矿巷道内的气体进行疏散,装置的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便于对气体进行疏散且便于进行双向开启的ai智能行人风门。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ai智能行人风门,包括门框、两个控制键、两个识别面板和两个监视器;

3、门框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门框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门框内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第二安装槽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第二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槽内分别设有阻挡门;

4、两个控制键、两个识别面板和两个监视器均安装在门框上,两个控制键分别位于门框两侧;每个识别面板、每个监视器和阻挡门均与每个控制键电性连接。

5、优选的,阻挡门包括固定板、电机、第一固定轴、螺纹杆、第二固定轴、两个边板、多个滑动板、多个转动板、滑动块和多个滑块;固定板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上下并排分布;多个滑块均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轴上,每个滑块的底面连接每个滑动板;多个滑动板并排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槽的内壁;每两个转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连接,同时每两个转动板相互远离的端面转动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滑动板上;两个边板分别位于多个滑动板的两侧,两个边板相互靠近的端面均活动连接相邻的转动板;螺纹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槽的内壁和固定板上;滑动块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槽的内壁上,滑动块螺纹连接螺纹杆,滑动块安装在远离电机一端的边板上;电机安装在固定板上,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螺纹杆。

6、优选的,每个转动板上均设有第二通风孔。

7、优选的,每个滑动板上均设有凹槽;每个转动板均转动设置在凹槽内。

8、优选的,每个滑块与每个滑动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9、优选的,还包括两个导向板;两个导向板分别安装在门框的两侧,每个导向板远离门框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10、优选的,每个导向板的上端面均设有防滑层。

11、优选的,门框上设有防腐蚀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3、使用者通过设置的两个监视器对门框两侧的行人或者车辆进行检测,由两个识别面板对行人进行面部识别,进而在通过面部识别后控制阻挡门进行打开,便于行人进出;在面部识别出错时,也可以直接通过控制键直接控制阻挡门的开启,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通过监视器的监视便于后台的工作人员对进出车辆的车牌进行识别,进而控制阻挡门的开启和关闭;同时通过设置的多个第一通风孔对煤矿巷道内的气体进行疏通,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4、使用者通过设置的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边板带动多个滑动板进行滑动,进而由多个滑动板对多个转动板进行拉伸和收缩,进而对阻挡门进行关闭和打开,从而便于使用者通过阻挡门在两侧进行进出,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ai智能行人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1)、两个控制键(3)、两个识别面板(4)和两个监视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行人风门,其特征在于,阻挡门包括固定板(7)、电机(8)、第一固定轴(9)、螺纹杆(10)、第二固定轴(11)、两个边板(12)、多个滑动板(13)、多个转动板(14)、滑动块(15)和多个滑块(17);固定板(7)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02)内;第一固定轴(9)和第二固定轴(11)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02)内,第一固定轴(9)和第二固定轴(11)上下并排分布;多个滑块(17)均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轴(9)上,每个滑块(17)的底面连接每个滑动板(13);多个滑动板(13)并排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槽(102)的内壁;每两个转动板(14)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连接,同时每两个转动板(14)相互远离的端面转动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滑动板(13)上;两个边板(12)分别位于多个滑动板(13)的两侧,两个边板(12)相互靠近的端面均活动连接相邻的转动板(14);螺纹杆(10)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02)的内壁和固定板(7)上;滑动块(15)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槽(102)的内壁上,滑动块(15)螺纹连接螺纹杆(10),滑动块(15)安装在远离电机(8)一端的边板(12)上;电机(8)安装在固定板(7)上,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螺纹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i智能行人风门,其特征在于,每个转动板(14)上均设有第二通风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i智能行人风门,其特征在于,每个滑动板(13)上均设有凹槽(1301);每个转动板(14)均转动设置在凹槽(13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i智能行人风门,其特征在于,每个滑块(17)与每个滑动板(13)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行人风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导向板(2);两个导向板(2)分别安装在门框(1)的两侧,每个导向板(2)远离门框(1)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ai智能行人风门,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向板(2)的上端面均设有防滑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行人风门,其特征在于,门框(1)上设有防腐蚀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自动风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AI智能行人风门,包括门框、两个控制键、两个识别面板和两个监视器;门框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门框内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槽内分别设有阻挡门;两个控制键、两个识别面板和两个监视器均安装在门框上;每个识别面板、每个监视器和阻挡门均与每个控制键电性连接。本技术使用者通过设置的两个监视器对门框两侧的行人或者车辆进行检测,由两个识别面板对行人进行面部识别,进而在通过面部识别后控制阻挡门进行打开;在面部识别出错时,也可以直接通过控制键直接控制阻挡门的开启;通过监视器的监视对进出车辆的车牌进行识别,进而控制阻挡门的开启和关闭。

技术研发人员:刘贤君,曹加华,张忠海,聂玉龙,崔海威,岳兴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龙煤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