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井口用翻板式防喷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0189发布日期:2023-10-02 02:3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田井口用翻板式防喷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喷控制阀,具体一种油田井口用翻板式防喷控制阀。


背景技术:

1、油田井口旋塞阀是油田钻柱循环系统中的一种手动控制阀,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防喷工具,将旋栓扳转90°角度关闭阀口即可达到截流防喷的目的。现有技术中旋塞阀结构中主要包括有阀体、阀球、下阀座、上阀座、旋栓、定位盘和定位环等主要构成部件,其中:阀球由上阀座和下阀座配合限位镶置在阀体之中,阀球的一端固定转轴连接在阀体内壁上,对应另一端与镶嵌在阀体内的旋栓同轴连接,通过扳动旋栓可控制阀球翻转实现阀口的闭合或者打开。这种结构的旋塞阀可双向承压,而且阀球与阀体的接触面积较大,因而具有安全、可靠、稳定的密封效果,在油田钻采生产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也正是由于阀球与阀体的接触面积大,也使得阀球与阀体之间存在较大的运动摩擦阻力,特别是在一端承受压力的非平衡状态下,阀球转动的摩擦阻力更会出现陡增,所以生产中时常会发生旋塞阀扳转阻力较大,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扳转困难的现象,而在单向承压条件的油井井况或者生产工况环节中,使用旋塞阀显然会无谓地降低操控作业效率,而且还增大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针对单向承压条件油井井况或者生产工况环节,开发高效、易控、可靠的油田井口用防喷控制阀,替代或者配合旋塞阀实施防喷控制,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控方便的油田井口用翻板式防喷控制阀,针对油井井涌负压实施防喷控制,提高操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

2、一种油田井口用翻板式防喷控制阀,包括:阀体、密封座、密封块、扳转轴和连杆;所述阀体为具有液流通道的圆形筒体,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螺纹,中部设置有偏心的增径腔室,所述密封座由磁性材料制成,下端部具有内凹锥形密封面,固定安装在所述增径腔室的上部,所述扳转轴设置在所述增径腔室中偏出所述液流通道的区域内,与所述液流通道轴线相垂直,与所述阀体轴配合连接,径向贯通安装在所述阀体上,出漏端头上设置有扳转结构,利用对应配套的扳转工具可对所述扳转轴控制扳转,所述密封块通过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扳转轴上,上端设置有外凸锥形密封面,所述外凸锥形密封面与所述内凹锥形密封面结构相互对应,可构成密封配合,在所述增径腔室中偏出所述液流通道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有磁块,扳转所述扳转轴可使所述密封块在相对所述液流通道的密封状态和开通状态之间实现交互转换,在所述密封状态下,所述密封块与所述密封座磁性吸合,形成配合密封,关闭所述阀体的液流通道,而在所述开通状态下,所述密封块与所述磁块磁性吸合,连同所述连杆一起被固定归置在所述增径腔室中偏出所述液流通道的区域内,使所述阀体的液流通道连通,并且不会对所述液流通道中的井液流通产生任何阻碍,可充分保证所述液流通道的通畅性。

3、所述一种油田井口用翻板式防喷控制阀,优选在所述扳转轴的2个出漏端头上分别设置有扳转结构,既可利用所述扳转工具单侧操作扳转所扳转轴,也可两侧平衡操作扳转所扳转轴,减小结构阻力,提高操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4、所述一种油田井口用翻板式防喷控制阀,优选还包括有扳转架,所述扳转架由侧臂和横杆所组成,2条所述侧臂对称设置,一端与所述扳转轴端头上的扳转结构相互配合,分别连接安装在所述扳转轴上,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横杆的两端铰接连接,拉动所述横杆可平衡扳动2条所述侧臂带动所述扳转轴旋转,实现对所述密封块的功能状态控制。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油田井口用翻板式防喷控制阀,应用于单向承压油井井况或者生产工况条件的生产环节中,可替代传统旋塞阀单独使用,也可作为辅助控制手段与传统旋塞阀配合使用,解决传统旋塞阀在单向承压油井井况或者生产工况条件下所体现出的局限于不足,优化和丰富油井井口防喷控制手段,应用于油田实际生产当中,可简化设计结构,减少生产成本,降低操控难度,更主要的是在单向承压油井井况或者生产工况条件下替代传统旋塞阀,能够提高操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与传统旋塞阀配合使用,还能够有效提高防喷控制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油田井口用翻板式防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密封座(2)、密封块(3)、扳转轴(4)和连杆(5);所述阀体(1)为具有液流通道的圆形筒体,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螺纹,中部设置有偏心的增径腔室,所述密封座(2)由磁性材料制成,下端部具有内凹锥形密封面,固定安装在所述增径腔室的上部,所述扳转轴(4)设置在所述增径腔室中偏出所述液流通道的区域内,与所述液流通道轴线相垂直,与所述阀体(1)轴配合连接,径向贯通安装在所述阀体(1)上,出漏端头上设置有扳转结构,所述密封块(3)通过所述连杆(5)固定连接在所述扳转轴(4)上,上端设置有外凸锥形密封面,所述外凸锥形密封面与所述内凹锥形密封面结构相互对应,可构成密封配合,在所述增径腔室中偏出所述液流通道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有磁块(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田井口用翻板式防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扳转轴(4)的2个出漏端头上分别设置有扳转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油田井口用翻板式防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扳转架,所述扳转架由侧臂(11)和横杆(12)所组成,2条所述侧臂(11)对称设置,一端与所述扳转轴(4)端头上的扳转结构相互配合,分别连接安装在所述扳转轴(4)上,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横杆(12)的两端铰接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油田井口用翻板式防喷控制阀,包括阀体、密封座、密封块、扳转轴和连杆,阀体中部设置有偏心的增径腔室,密封座安装在增径腔室的上部,由磁性材料制成,下端部具有内凹锥形密封面,扳转轴与阀体轴配合连接,径向贯通安装在阀体上,端头上设置有扳转结构,密封块通过连杆连接在扳转轴上,上端设置有外凸锥形密封面,在增径腔室中还安装有磁块,扳转扳转轴可使密封块在相对所述液流通道的密封状态和开通状态之间实现交互转换,应用于单向承压油井井况或者生产工况条件的生产环节中,可替代传统旋塞阀或者与传统旋塞阀配合使用,优化和丰富油井井口防喷控制手段,提高操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防喷控制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李想,周恒仓,王庆森,赵成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牡丹江市林海石油打捞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