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式智能调节角度的风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7099发布日期:2023-11-29 21:4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式智能调节角度的风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煤矿井下巷道通风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式智能调节角度的风窗。


背景技术:

1、矿井通风安全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条件之一,完善的通风系统是矿井巷道中能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在矿井中,随着各巷道生产进度和生产条件的变化,就需要通风系统中各部位的通风量进行适应性调节,而且这种调节是经常性的,如此才能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保证总体的生产效率。

2、目前,通风系统在对各巷道进行风量调节时,使用最多的设施就是调节风窗,即通过改变通风窗口的截面大小,实现巷道通风量的调节,但是,传统调节风窗多数为手动进行开启与闭合,通过对调节风窗上的多个手柄转动角度来带动多块风窗板转动,从而改变通风窗口的截面面积大小,进而实现通风量的调节,此种对于风窗的调节方法无法实现通风量的准确性,无法根据巷道内实时空气流通情况来及时地对通风量进行改变,非常不利于安全生产的进行,而且在对风窗进行手动调节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调节以达到最佳效果,总体来说费力费时,通风效果还得不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式智能调节角度的风窗,旨在将对通风系统中风窗的调节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兼顾对风窗进行调节动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气动式智能调节角度的风窗,包括:

4、窗框主体,分为窗板区和控制区,其中,

5、所述窗板区内设有两块相同规格大小的窗板,两块所述窗板呈上下结构整齐排布,每块所述窗板的中部水平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置于所述窗板区两侧的所述窗框主体内,实现两块所述窗板在所述窗框主体内分别以所述转动轴为轴进行旋转;

6、所述控制区内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任意一块所述窗板的所述转动轴连接后,该所述窗板被设置为主动窗板,则另外一块所述窗板被设置为从动窗板,所述主动窗板与所述从动窗板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为所述主动窗板提供旋转动力后,所述从动窗板根据所述连杆机构进行与所述主动窗板相同的旋转动作,另外,所述控制区内还设有与所述从动窗板的所述转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的角度传感器,用来检测所述主动窗板和所述从动窗板的旋转角度;

7、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所述角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被设于所述风窗的一侧,即井下风道内的风经过所述风窗输出方向的一侧;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内部还包括有数据对比模块,所述数据对比模块内预设有风速阈值与角度阈值;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显示屏,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风速传感器所测得的角度信号和风速信号均由所述显示屏显示。

8、优选地,在所述窗板区内,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窗框主体的连接处还设有转轴护套。

9、优选地,在所述控制区内,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气动马达、气源机、一级减速器和二级减速器,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气源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一级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级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窗板的所述转动轴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减速器和所述二级减速器均为蜗轮蜗杆减速器,且所述一级减速器和所述二级减速器串联后的总减速比为500:1。

11、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主动窗板的所述转动轴固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窗板的所述转动轴固接,实现当所述动力机构给所述主动窗板一个角度的旋转动力时,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动力传递,进而分别以与各自固接的所述转动轴为轴做同样角度及方向的旋转动作,最终带动所述从动窗板做出与所述主动窗板相同的旋转动作。

12、优选地,两块所述窗板的上下两端面处均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有被设于两块所述窗板的上下两端面处的密封卡槽,所述密封卡槽的内部设有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上还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伸出所述密封卡槽,且保证当两块所述窗板处于竖直状态即所述风窗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时,所述密封条处于被挤压的状态。

13、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被设于所述风窗一侧且与所述控制区位于所述风窗同一侧的摄像仪,所述摄像仪被设于所述风窗附近的巷道壁上,用于将所述风窗整体装置中各元件的工作情况形成实时影像,并通过所述显示屏进行实时显示。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总体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风速传感器来实时监测煤矿井下巷道内的通风量,并通过角度传感器来检测当前窗板的旋转角度后,利用数据对比模块对所测得的数据与标准预设阈值进行对比,接着控制器通过电磁阀控制气动马达开始工作,在连杆机构将两块窗板进行动力连接的基础上,实现两块窗板进行同步旋转,总体实现对风窗通风量的智能化实时自动调节,大大的减少了人工进行手动调节的工作量,降低了成产成本,另外,实时自动调节风窗通风量的能力也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在巷道通风量发生变化时进行快速反应与纠正,从根源上避免由于通风的问题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的能力;而且本实用新型也能在生产的各项条件中从通风量上提供实时的适应性调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式智能调节角度的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式智能调节角度的风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板区内,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窗框主体的连接处还设有转轴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式智能调节角度的风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区内,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气动马达、气源机、一级减速器和二级减速器,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气源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一级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级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窗板的所述转动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式智能调节角度的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减速器和所述二级减速器均为蜗轮蜗杆减速器,且所述一级减速器和所述二级减速器串联后的总减速比为5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式智能调节角度的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主动窗板的所述转动轴固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窗板的所述转动轴固接,实现当所述动力机构给所述主动窗板一个角度的旋转动力时,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动力传递,进而分别以与各自固接的所述转动轴为轴做同样角度及方向的旋转动作,最终带动所述从动窗板做出与所述主动窗板相同的旋转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式智能调节角度的风窗,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窗板的上下两端面处均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有被设于两块所述窗板的上下两端面处的密封卡槽,所述密封卡槽的内部设有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上还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伸出所述密封卡槽,且保证当两块所述窗板处于竖直状态即所述风窗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时,所述密封条处于被挤压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式智能调节角度的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被设于所述风窗一侧且与所述控制区位于所述风窗同一侧的摄像仪,所述摄像仪被设于所述风窗附近的巷道壁上,用于将所述风窗整体装置中各元件的工作情况形成实时影像,并通过所述显示屏进行实时显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煤矿井下巷道通风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式智能调节角度的风窗,该智能风窗包括:设有窗板区和控制区的窗框主体,以及控制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风速传感器来实时监测煤矿井下巷道内的通风量,并通过角度传感器来检测当前窗板的旋转角度后,利用数据对比模块对所测得的数据与标准预设阈值进行对比,接着控制器通过电磁阀控制气动马达开始工作,在连杆机构将两块窗板进行动力连接的基础上,实现两块窗板进行同步旋转,总体实现对风窗通风量的智能化实时自动调节,使得本技术能在巷道通风量发生变化时进行快速反应与纠正,从根源上避免由于通风的问题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周雯,潘晋,仝雄飞,高艳宝,张向平,王佳佳,刘洪鹏,张利祥,郭文权,魏振宾,张海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同煤矿集团衡安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