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空区煤层自燃防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8518发布日期:2023-12-14 07:5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空区煤层自燃防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煤矿安全治理,具体涉及一种采空区煤层自燃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采面工作面回风巷为防止采空区瓦斯从采面上隅角溢出,造成瓦斯超限,大都采用在回风巷预埋瓦斯的方式解决采面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溢出的问题,但若预埋的瓦斯抽采管长时间对采空区氧化带进行抽采,则会造成氧化带有源源不断的氧气进入,加速煤层自燃,这样极易造成采空区煤层自燃,给防灭火工作埋下巨大隐患。

2、目前采用的防治方式仅靠机械的方式来控制、隔断进入采空区的留管,如蝶阀、球阀之类的机械阀门,需要使用铁板旋转起关闭作用,但是如果采用机械阀门控制,当阀门进入采空区后将无法实现远程控制开、关功能;其次,机械隔断装置设置不当,会出现机械阀门打不开、关不上等情况;另外远程控制装置安装复杂,现场安装条件约束较大,尤其是小管径的留管更加明显。因此,现有隔断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存在安装复杂、使用不便、效果差、无法快速实现隔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空区煤层自燃防治装置,有效防止瓦斯抽采管长时间对采空区氧化带进行抽采,造成氧化带有源源不断的氧气进入,加速煤层自燃的情况发生,并且安装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空区煤层自燃防治装置,包括留管,所述留管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抽采三通,抽采三通内侧设有封堵囊袋,所述封堵囊袋连接高压管头端,高压管末端连接注水管路或注气管路,且连接处设有控制阀门。

3、优选地,所述封堵囊袋包括橡胶气囊和设置在橡胶气囊上的气门嘴,气门嘴与高压管连接。

4、优选地,所述封堵囊袋初始状态为塌陷,宽度小于留管内径。

5、优选地,所述封堵囊袋经高压管注水或充气后膨胀,封堵留管断面。

6、优选地,所述抽采三通的间隔距离为20-30m。

7、优选地,所述封堵囊度位于抽采三通里端5-15m处。

8、优选地,所述高压管的长度为15-25m。

9、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留管安装时布置,涉及的组件安装方便,尤其是封堵囊袋基本不受抽采管径大小的约束,膨胀速度快、隔断效果好,有效防治预埋的瓦斯抽采管长时间对采空区氧化带进行抽采,会造成氧化带有源源不断的氧气进入,诱发煤层自燃。解决现有技术机械阀门进入采空区无法关闭的问题,有效避免机械阀门打不开、关不上等问题,实用性强、安全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空区煤层自燃防治装置,包括留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管(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抽采三通(4),抽采三通(4)内侧设有封堵囊袋(2),所述封堵囊袋(2)连接高压管(3)头端,高压管(3)末端连接注水管路或注气管路,且连接处设有控制阀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煤层自燃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囊袋(2)包括橡胶气囊(21)和设置在橡胶气囊(21)上的气门嘴(22),气门嘴(22)与高压管(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煤层自燃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囊袋(2)初始状态为塌陷,宽度小于留管(1)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煤层自燃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囊袋(2)经高压管(3)注水或充气后膨胀,封堵留管(1)断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煤层自燃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采三通(4)的间隔距离为20-30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煤层自燃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囊袋(2)位于抽采三通(4)里端5-15m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煤层自燃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管(3)的长度为15-25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空区煤层自燃防治装置,包括留管,留管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抽采三通,抽采三通内侧设有封堵囊袋,所述封堵囊袋连接高压管头端,高压管末端连接注水管路或注气管路,且连接处设有控制阀门。当留管的深部瓦斯源进入采空区氧化带抽采三通处于采空区散热带时,打开控制阀门,向封堵囊袋内注入水或充气,使封堵囊袋快速膨胀封闭留管断面,隔断留管抽采深部瓦斯源,由浅部瓦斯源处的抽采三通抽采,有效解决瓦斯抽采管长时间对采空区氧化带进行抽采,会造成氧化带有源源不断的氧气进入,加速煤层自燃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平,王海涛,叶洪金,杨开荣,覃华东,朱恩念,司泽云,司马志祥,金立成,袁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