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硫气田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0486发布日期:2023-11-22 13:4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硫气田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油气开采井口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含硫气田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1、大型高含硫气田的开发过程中,抗硫钢材加定期缓蚀剂涂膜的集输工艺开始大面积应用,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批处理的方式,将缓蚀剂均匀的分布在管道内壁四周,形成厚0.1mm以上的缓蚀剂膜,而当缓蚀剂与金属管道接触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从而阻止硫化氢的腐蚀介质腐蚀金属管道。在不同的气田,所采用的批处理不同,即使在同一个气田,也因硫化氢的高低,采出水的大小,氯根离子的多少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1个月至3个月之间。

2、批处理的工序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清管,清管顾名思义就是清理集输管道内的杂质,以保证管道内壁的清洁度,能够在涂膜时让缓蚀剂与管道充分的接触,包括装清管球、发清管球(即利用气井生产出来的含硫天然气从管线起始端推动清管球至末端收球端)、收清管球;第二步是涂膜,包括装涂膜前球、装涂膜后球、填装缓蚀剂、发涂膜球(通过生产气流,同时将两个涂膜球以及夹在中间缓蚀剂从管线起始端推动清管球至末端收球端)、收涂膜球。

3、无论是在清管收球,还是在涂膜收球时,都有大量的残留物(含有水、硫化氢、岩泥、缓蚀剂等)需要妥善收集,并送至集中处理点进行处理。由于收球筒是一个水平开口的压力容器,在起初采用彩胶布收集残液,收集比较困难,极易落至收球筒区域的地面,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收集的彩胶布等工器具也不便于携带和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通过收球筒进行残液收集过程中,残液极易散落在收球筒区域的地面上,收集比较困难,收集的工器具也不便于携带和存放,提供一种含硫气田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含硫气田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池本体,所述收集池本体中部具有向内凹陷的收集空间,所述收集池本体包括第一收集层和第二收集层,所述第一收集层和第二收集层之间为中空的腔体,所述收集池本体采用柔性塑料材质,所述收集池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泄放通道。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一种可折叠收纳的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两层柔性材料层,两层材料之间的腔体用于填充气体对收集池本体形成支撑。当完成残液收集后,从泄放通道转移至转运桶中统一运送到处理站处理。该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能够进行折叠收纳,比较节省收纳空间。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收集池本体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收集池本体剖面呈“u”形。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收集池本体的高度为400mm-500mm;所述收集池本体的容积为1300-1500升。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需要放置于残液排放口下方,受制于残液排放口的高度,残液收集装置的高度优选在450mm左右。因残液排放量较多,因此,其收集池呈现为扁平的u形。占用面积较大,其自身柔性可折叠的特点也更符合批处理过程。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收集层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四个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圆弧过渡,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圆弧半径为r1,r1的范围为50mm-100mm。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收集层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三表面上的四个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之间具有圆弧过渡,所述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之间的圆弧半径为r2,r2的范围为100mm-200mm。

9、圆弧过渡形式便于收集池内的残液更容易排出。不易沉积残留于池体内,避免长期残留造成对柔性材料层的腐蚀。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之间设置有贯通的泄放通道,所述泄放通道的端部设置有球阀。通过球阀能够调节通过泄放通道的残液的流量,不会因残液流量过大造成喷射情况的发生。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泄放通道的管径范围为30mm-40mm。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泄放通道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环,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四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环。

13、泄放通道为硬质的塑料材质,泄放通道能够将残液从第二表面一侧输送至第四表面一侧,对于泄放通道与收集池本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分别设置了第一加强环、第二加强环,保证了泄放通道与收集池连接的牢固性。进一步的,在所述泄放通道外侧与收集池腔体连接的部分还具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周向设置于所述泄放通道上,所述隔离层用于进一步保证腔体的密闭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之间的腔体设置有加强筋骨架,所述加强筋骨架包括若干条纵横排列的加强筋。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位于所述第四表面上设置有充放气口。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一种可折叠收纳的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两层柔性材料层,两层材料之间的腔体用于填充气体对收集池本体形成支撑。当完成残液收集后,从泄放通道转移至转运桶中统一运送到处理站处理。该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能够进行折叠收纳,比较节省收纳空间。根据需要对收集装置进行充气使用和放气收纳。



技术特征:

1.一种含硫气田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本体(1)中部具有向内凹陷的收集空间(100),所述收集池本体(1)包括第一收集层(11)和第二收集层(12),所述第一收集层(11)和第二收集层(12)之间为中空的腔体(2),所述收集池本体(1)采用柔性塑料材质,所述收集池本体(1)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泄放通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本体(1)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收集池本体(1)剖面呈“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本体(1)的高度为400mm-500mm;所述收集池本体(1)的容积为1300-1500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层(11)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的四个第二表面(112),所述第一表面(111)和所述第二表面(112)之间具有圆弧过渡,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第二表面(112)之间的圆弧半径为r1,r1的范围为50mm-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集层(1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表面(121)和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三表面(121)上的四个第四表面(122),所述第三表面(121)和所述第四表面(122)之间具有圆弧过渡,所述第三表面(121)和第四表面(122)之间的圆弧半径为r2,r2的范围为100mm-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112)和所述第四表面(122)之间设置有贯通的泄放通道(3),所述泄放通道(3)的端部设置有球阀(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通道(3)的管径范围为30mm-4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通道(3)包括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所述第一端部(31)与所述第二表面(112)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环(5),所述第二端部(32)与所述第四表面(122)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环(6)。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111)和所述第三表面(121)之间的腔体(2)设置有加强筋骨架,所述加强筋骨架包括若干条纵横排列的加强筋(8)。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四表面(122)上设置有充放气口(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油气开采井口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硫气田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池本体,所述收集池本体中部具有向内凹陷的收集空间,所述收集池包括第一收集层和第二收集层,所述第一收集层和第二收集层之间为中空的腔体,所述收集池本体采用柔性塑料材质,所述收集池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泄放通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一种可折叠收纳的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两层柔性材料层,两层材料之间的腔体用于填充气体对收集池本体形成支撑。当完成残液收集后,从泄放通道转移至转运桶中统一运送到处理站处理。该批处理残液收集装置能够进行折叠收纳,比较节省收纳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房斌,邢东平,黄元和,张凤霞,何琳婧,张园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