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件及地下流体自驱式抽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3123发布日期:2023-12-06 23:5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件及地下流体自驱式抽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井下抽排水、气,具体涉及一种密封件及地下流体自驱式抽采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柱塞抽采井下流体存在柱塞密封不严,流量不稳定,人工管理成本高,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213971.9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柱塞式排水采气装置,其主要通过开关壳体外的橡胶密封套完成气井内的气液阻隔,完全依靠橡胶密封套自身的弹性形变,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及压力的变动,且极易容易磨损废止,需频繁更换橡胶密封套,导致流量极不稳定,造成管理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柱塞密封不严、流量不稳定、管理成本高、使用效能低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件,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密封胶筒、倒t型密封滑套、上密封压盖、上密封垫片、密封支座、下密封垫片、下密封压盖及置于所述密封胶筒内且对称设置的两个齿条、对称设置的两个密封电机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密封电机支座;

3、所述倒t型密封滑套的柱体向上延伸至所述密封胶筒的顶部开口外;所述上密封压盖套装在所述密封胶筒的顶部外的柱体上;

4、所述上密封垫片套装在所述柱体上并置于所述上密封压盖与所述密封胶筒的顶部之间;

5、所述倒t型密封滑套的底部环形部置于所述密封胶筒内并触压在该密封胶筒的顶部内侧;

6、所述密封支座为t型,其柱体部向下延伸至所述密封胶筒的底部开口外;

7、所述下密封垫片和下密封压盖置于所述密封胶筒的底部外,并自上而下顺次套装在所述柱体部上;

8、所述密封支座的顶部环形部触压在所述密封胶筒的底部内侧;

9、所述齿条的顶部与所述倒t型密封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

10、所述密封电机固定在所述密封电机支座上,该密封电机支座固定在所述密封支座的顶部;

11、所述密封电机连接一半环齿轮,该半环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12、所述密封胶筒内满注有绝缘冷却液。

13、同时,提供了一种地下流体自驱式抽采装置,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动力传感件、密封件和驱动件构成的驱动活塞,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动力传感件包括上部壳体、与该上部壳体一体设置的下部壳体、与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同轴且贯穿该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的中心管;

14、所述上部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无线充电盘,上部壳体侧部安装有第一数据收发器,上部壳体的底部内安装有上下层叠的控制器和垫层;

15、所述下部壳体内安装有电池包;

16、所述中心管贯穿所述控制器、垫层和电池包;

17、所述中心管的顶部设置一置于所述无线充电盘底部的顶盖,该顶盖的顶部安装有上温度传感器和上压力传感器,该上温度传感器和上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盘的中心孔内;

18、所述下部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上定位轮;

19、所述中心管内设置有动力通信通道,该动力通信通道的上部与所述顶盖底部连通,以提供连接所述上温度传感器和上压力传感器的线缆通道;

20、所述中心管的侧部开设一位于所述控制器上方的上密封口,作为动力通信通道与控制器、数据收发器的连接通道;

21、所述密封件为前述的密封件;

22、所述下部壳体的底部触压在所述倒t型密封滑套的顶部;

23、所述倒t型密封滑套和密封支座上均开设一同轴的自上而下延伸的穿孔;所述中心管的下段插入至该穿孔的底端;所述动力通信通道向下延伸至所述中心管的底端;

24、所述中心管的底端与所述动力通信通道的下密封口之间设置有上密封板;

25、所述中心管的下段位于所述倒t型密封滑套和密封支座之间的一侧开设一中密封口,作为动力通信通道与所述密封电机的线缆通道;

26、所述倒t型密封滑套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设置有多个自上而下排列的滑套密封环。

27、进一步,还包括补能器、泄流罩和电动闸板阀;所述补能器包括补能器壳体,置于补能器壳体内的活动板和电磁铁及一端与电磁铁连接、另一端自所述补能器壳体的右侧面的穿孔伸出的气动弹簧;

28、所述补能器壳体的顶面设置有多个无线充电模块;

29、所述活动板的左侧与所述补能器壳体的左侧面内侧接触;该活动板右侧端部设置一向外延伸的倾斜下坡,该倾斜下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补能器壳体的底面;

30、所述活动板与所述补能器壳体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压缩弹簧;

31、补能器壳体的顶面和底面上开设有顶孔和底孔;所述泄流罩固定在补能器壳体的顶面上并与所述顶孔连通,该顶孔内设置一泄流孔板;所述泄流罩的右侧设置一泄流管;

32、所述电动闸板阀的闸板阀壳体固定在所述底孔外的补能器壳体的底面上并与所述底孔连通;所述电动闸板阀的闸板横向设置在所述闸板阀壳体上;

33、所述补能器壳体的底面右侧设置有第二数据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数据收发器发射的数据,以实现对电磁铁、气动弹簧和电动闸板阀的通断电控制。

3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35、通过密封电机使得密封胶桶可根据实际压力进行膨胀或收缩,实现了与外界压力的匹配,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尤其是不会对流量产生干扰,实现了流量的稳定性,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信号收发器实现了密封、驱动的自适应控制,提高了控制智能化,降低了人工的管理成本,提高了使用效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胶筒(201)、倒t型密封滑套(202)、上密封压盖(203)、上密封垫片(204)、密封支座(205)、下密封垫片(206)、下密封压盖(207)及置于所述密封胶筒(201)内且对称设置的两个齿条(208)、对称设置的两个密封电机(209)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密封电机支座(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垫片(204)与所述密封胶筒(201)的顶部外侧之间通过凹凸面结构触压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08)为倒l型,其顶端平直部与所述倒t型密封滑套(202)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t型密封滑套(202)和密封支座(205)上均开设一同轴的自上而下延伸的穿孔一(2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支座(205)上开设一注液通道(213),该注液通道(213)的入口处设置有密封盖(214)。

6.一种地下流体自驱式抽采装置,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动力传感件(1)、密封件(2)和驱动件(3)构成的驱动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感件(1)包括上部壳体(101)、与该上部壳体(101)一体设置的下部壳体(106)、与上部壳体(101)和下部壳体(106)同轴且贯穿该上部壳体(101)和下部壳体(106)的中心管(1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流体自驱式抽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电机(302)及设置在壳体底部的驱动叶片(3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流体自驱式抽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下壳体(309)底部连接一叶片护套(319),将所述止推支座(313)、下驱动轴(311)和驱动叶片(316)围护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流体自驱式抽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能器(5)、泄流罩(6)和电动闸板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件及地下流体自驱式抽采装置,包括驱动活塞、补能器等主要部件,驱动活塞设置有动力传感件、密封件和驱动件,动力传感部件可实现动力及信号感知,密封件可实现驱动活塞的高效密封与分隔油管中的流体,密封电机使得密封胶桶可根据实际压力进行膨胀或收缩,实现了与外界压力的匹配,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尤其是不会对流量产生干扰,实现了流量的稳定性,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信号收发器实现了密封、驱动的自适应控制,提高了控制智能化,降低了人工的管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东,杨甫,马丽,付德亮,段中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