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煤矿矸石排放的新型下料溜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3200发布日期:2023-11-22 17:49阅读:74来源:国知局
用于煤矿矸石排放的新型下料溜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具体是一种用于煤矿矸石排放的新型下料溜嘴。


背景技术:

1、煤矿井下开拓作业常分为多层,且多条巷道交错施工,巷道还分平巷和斜巷。斜巷还包括上山斜巷和下山斜巷,这些巷道都承载着爆破后矸石排放的运输功能。运输碎岩石分工作面短途运输,和轨道大巷运输。传统的排矸石工艺是由矿用耙斗机或液压装载机,将碎岩石装入矿车。如是平巷施工,就由电机车牵引将装满矸石的矿车经工作面短途运输,转至轨道运输大巷在至井口。如果是斜巷施工,矿车须由牵引绞车将矿车经斜巷轨道牵引至工作面,矿车装满后再由牵引绞车牵引延斜巷轨道退出工作面, 转至轨道运输大巷在至井口。

2、但是牵引矿车向井口运送的过程中,掘进工作还在持续进行,导致产出的矸石来不及运输,会在掘进工作面处大量堆积,导致掘进工作面不得不停机等待多余矸石的运输清理,掘进作业无法稳定、连续地进行,掘进效率较低。

3、为此,我司提出了一种新的矸石排放系统,如图2所示:在掘进工作面上设置皮带运输机,再在皮带运输机尾部下方的掘进工作面地面上,向下层的轨道运输巷之间开设溜矸小井,溜矸小井内设置有井筒,通过溜矸小井将掘进工作面上产出的矸石输送至下层的轨道运输巷内,再由下层的轨道运输巷内的运输矿车将矸石转运到井口,使上层掘进工作面无矸石堆积,实现了掘进与排矸的连续作业;由于井筒底部无封堵结构,矸石会不间断的向下下落,运输矿车装满后,下落的矸石会散落到地面,因此,为方便控制矸石下料,需要一种能够随时控制下料的装置,特此,提出一种用于煤矿矸石排放的新型下料溜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煤矿矸石排放的新型下料溜嘴。

2、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煤矿矸石排放的新型下料溜嘴,包括锥形溜体,锥形溜体的下料溜口下方水平相对设置有主开合板和副开合板,且主开合板和副开合板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与锥形溜体铰接,并对锥形溜体的下料溜口进行封堵,主开合板的上表面且位于锥形溜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吊耳,锥形溜体的两侧且位于副开合板两端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液压缸支臂,液压缸支臂与吊耳之间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液压缸支臂和吊耳铰接,主开合板顶面的两侧分别立置有第一滑板,副开合板顶面的两侧分别立置有第二滑板,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顶端相近的一角均开设有通孔,并共同穿设有同一滑轴,第二滑板上由通孔位置向通孔所在角的对角方向开设有通槽,主开合板开合过程中,滑轴位于通槽内滑动并挤压通槽,使第二滑板带动副开合板开合。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5、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溜嘴连接在井筒下方进行溜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控制下料溜口的启闭,液压缸伸缩杆伸长时,主开合板和副开合板被撑开,井筒内储存的矸石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液压缸伸缩杆回缩时,主开合板和副开合板被收回,对下料溜口进行封堵,使下料溜嘴与井筒形成一个顶部开口容器,能够将矸石进行临时储存;同时,对下落的矸石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缓降效果,防止矸石下落速度过快,损坏下方的运输矿车。

6、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7、锥形溜体上边沿连接有法兰盘。

8、主开合板与副开合板的底面上均设置有l形加强板,l形加强板的两端部均与所在的开合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煤矿矸石排放的新型下料溜嘴,包括锥形溜体,其特征在于:锥形溜体的下料溜口下方水平相对设置有主开合板和副开合板,且主开合板和副开合板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与锥形溜体铰接,并对锥形溜体的下料溜口进行封堵,主开合板的上表面且位于锥形溜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吊耳,锥形溜体的两侧且位于副开合板两端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液压缸支臂,液压缸支臂与吊耳之间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液压缸支臂和吊耳铰接,主开合板顶面的两侧分别立置有第一滑板,副开合板顶面的两侧分别立置有第二滑板,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顶端相近的一角均开设有通孔,并共同穿设有同一滑轴,第二滑板上由通孔位置向通孔所在角的对角方向开设有通槽,主开合板开合过程中,滑轴位于通槽内滑动并挤压通槽,使第二滑板带动副开合板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矸石排放的新型下料溜嘴,其特征在于:锥形溜体上边沿连接有法兰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矸石排放的新型下料溜嘴,其特征在于:主开合板与副开合板的底面上均设置有l形加强板,l形加强板的两端部均与所在的开合板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煤矿矸石排放的新型下料溜嘴,包括锥形溜体,锥形溜体的下料溜口下方水平相对设置有主开合板和副开合板,且主开合板和副开合板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与锥形溜体铰接,并对锥形溜体的下料溜口进行封堵,溜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控制下料溜口的启闭,液压缸伸缩杆伸长时,主开合板和副开合板被撑开,井筒内储存的矸石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液压缸伸缩杆回缩时,主开合板和副开合板被收回,对下料溜口进行封堵,使下料溜嘴与井筒形成一个顶部开口容器,能够将矸石进行临时储存,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对下落的矸石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缓降效果,防止矸石下落速度过快,损坏下方的运输矿车。

技术研发人员:薛俊国,姚胜,丛运辉,刘文博,李洁,杨光,李燕南,田玉东,李广清,周春来,季东波,郭俊宇,高林,杨亮峰,张春雨,张志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钱家营矿业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