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5504发布日期:2024-03-22 10:2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暗挖隧道施工工具的,特别地,涉及一种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


背景技术:

1、暗挖隧道的十八字方针为“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其中“快封闭”告诉我们要快速进行立架喷锚施工,其目的为减少围岩暴露时间,防止围岩失稳而坍塌。围岩失稳坍塌不仅仅增加施工难度,而且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延误工期、经济损失甚至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为了保证隧道周围围岩的稳定性,须要及时完成初期支护封闭围岩。

2、现有的暗挖隧道通常采用crd施工法,crd施工法全称交叉中隔墙法,是一种适用于软弱地层的隧道施工方法,特别是对于控制地表沉陷有很好的效果,一般主要用于城市地下铁道施工中。采用crd法预留核心土的方法,将大断面隧道分成4个相对独立的小洞室分部施工。crd工法遵循“小分部、短台阶、短循环、快封闭、勤量测、强支护”的施工原则,自上而下、分块成环、随挖随撑,及时做好初期防护。在进行初期施工时,需要先对上导洞进行开挖,开挖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运输小车进行渣土的运输,同时还需要对用于支撑的工字钢等材料进行运输,而在运输渣土时,运输小车通常需要带渣斗,但是带有渣斗的运输小车对尺寸较长的工字钢或钢筋等建材不方便进行运输,所以需要更换不带渣斗的运输小车对工字钢或钢筋等建材进行运输,但是通常一个导洞中只铺设一条运输轨道,这样就会使交替运输时渣土和建材时需要对运输小车进行替换,从而影响渣土运输清理和建材运输搭建的效率,进而影响暗挖隧道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以解决如何实现即方便对渣土进行运输也方便对建材进行运输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包括轨道、车体和运输载体,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导洞的底部并沿所述导洞挖掘的深度方向铺设;所述车体包括车骨架和车轮组,所述车轮组设置在所述车骨架的底部并与所述轨道连接,所述车骨架的顶部形成有安装平台;所述运输载体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容纳盒和设置在所述容纳盒上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锁紧所述容纳盒以使所述容纳盒便于承载渣土,通过开启所述锁紧件以使所述容纳盒展开形成用于放置建材的承载台。

3、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盒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底板、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铰接的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铰接的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铰接的第三侧板和与所述第二侧板铰接的第四侧板,所述锁紧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上用于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的第一锁紧部和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上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的第二锁紧部;通过将所述第三侧板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侧板叠合以及将所述第四侧板转动至与所述第二侧板贴合,通过转动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以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与所述底板平行,进而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底板位于同一平面以形成用于方便运输建材的所述承载台;通过将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转动,以使所述第三侧板通过所述第一锁紧部与所述第二侧板拼接以及使所述第四侧板通过所述第二锁紧部与所述第一侧板拼接,以使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进而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拼接成用于运载渣土的所述容纳盒。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部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的侧壁上的第一滑块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上的第一卡接柱,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柱配合的第一卡接槽。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紧部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四侧板的侧壁上的第二滑块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上的第二卡接柱,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接柱配合的第二卡接槽。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的连接处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卡接板和与所述第一卡接板铰接的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板卡接,所述第二卡接板用于与所述第三侧板卡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的连接处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三卡接板和与所述第三卡接板铰接的第四卡接板,所述第三卡接板用于与所述第二侧板卡接,所述第四卡接板用于与所述第四侧板卡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底板的底部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及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方便套设紧固绳的吊耳。

8、进一步地,所述车骨架上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车轮组工作以使所述车体沿所述轨道移动。

9、进一步地,所述轨道的起始段设置有防撞墩,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撞墩配合的防撞块。

10、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位于所述车轮组的外侧用于阻挡掉落的渣土。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挡板上可拆卸连接有清洁块,所述清洁块与轨道的上表面贴合以清理轨道上的渣土。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中,轨道沿导洞的掘进方向进行铺设,方便车体能够抵达掘进点,并将掘进处的产生的渣土通过运输载体装载转移,以方便后续的挖掘,同时还可以通过运输载体对建材进行转运,以使通过建材支撑挖掘的导洞,提高导洞的稳定性,由于该运输载体中的容纳盒在锁紧件的作用下能够变更为两种状态,其中,通过锁紧件锁紧时,容纳盒有容纳腔能够承载运输渣土,当开启锁紧件时,可以将容纳盒展开形成用于放置建材的承载台,建材放置在承载台后,可以通过绳子将建材捆绑在承载台上。

14、综上,运输载体中的容纳盒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使用状态的改变,当需要运输渣土时,通过锁紧件将容纳盒拼接,利用容纳盒的容纳腔承载运输渣土,当需要运输建材时,则通过开启锁紧件使得容纳盒展开,形成便于放置建材的承载台。进而实现在不跟换运输车体的情况下,即能实现方便对渣土进行运输也能实现方便对建材进行转运。

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设置暗挖隧道的导洞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300)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202)上的底板(305)、与所述底板(305)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铰接的第一侧板(301)、与所述底板(305)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铰接的第二侧板(302)、与所述第一侧板(301)铰接的第三侧板(303)和与所述第二侧板(302)铰接的第四侧板(304),所述锁紧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303)上用于与所述第二侧板(302)连接的第一锁紧部(400)和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304)上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板(301)连接的第二锁紧部(500);通过将所述第三侧板(303)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侧板(301)叠合以及将所述第四侧板(304)转动至与所述第二侧板(302)叠合,通过转动所述第一侧板(301)、所述第二侧板(302)以使所述第一侧板(301)和所述第二侧板(302)均与所述底板(305)平行,进而使所述第三侧板(303)、所述第四侧板(304)与所述底板(305)位于同一平面以形成用于方便运输建材的所述承载台;通过将所述第一侧板(301)、所述第二侧板(302)、所述第三侧板(303)和所述第四侧板(304)转动,以使所述第三侧板(303)通过所述第一锁紧部(400)与所述第二侧板(302)拼接以及使所述第四侧板(304)通过所述第二锁紧部(500)与所述第一侧板(301)拼接,以使所述第三侧板(303)与所述第四侧板(304)相对设置,进而使所述底板(305)、所述第一侧板(301)、所述第二侧板(302)、所述第三侧板(303)和所述第四侧板(304)拼接成用于运载渣土的所述容纳盒(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400)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303)的侧壁上的第一滑块(40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上的第一卡接柱(402),所述第二侧板(30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柱(402)配合的第一卡接槽(3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部(500)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四侧板(304)的侧壁上的第二滑块(50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上的第二卡接柱(502),所述第一侧板(30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接柱(502)配合的第二卡接槽(30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01)与所述第三侧板(303)的连接处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一固定件(600),所述第一固定件(600)包括第一卡接板(601)和与所述第一卡接板(601)铰接的第二卡接板(602),所述第一卡接板(601)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板(301)卡接,所述第二卡接板(602)用于与所述第三侧板(303)卡接;所述第二侧板(302)与所述第四侧板(304)的连接处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二固定件(603),所述第二固定件(603)包括第三卡接板(604)和与所述第三卡接板(604)铰接的第四卡接板(605),所述第三卡接板(604)用于与所述第二侧板(302)卡接,所述第四卡接板(605)用于与所述第四侧板(304)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01)的底部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底板(305)的底部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及所述第二侧板(302)的底部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方便套设紧固绳的吊耳(7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骨架(201)上设置有驱动件(207),所述驱动件(207)用于带动所述车轮组(206)工作以使所述车体(200)沿所述轨道(100)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00)的起始段设置有防撞墩(101),所述车骨架(201)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撞墩(101)配合的防撞块(203)。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骨架(20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挡板(204),所述固定挡板(204)位于所述车轮组(206)的外侧用于阻挡掉落的渣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204)上可拆卸连接有清洁块(205),所述清洁块(205)与轨道(100)的上表面贴合以清理轨道(100)上的渣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暗挖隧道的运输机构,包括轨道、车体和运输载体,轨道设置在导洞的底部并沿导洞挖掘的深度方向铺设;车体包括车骨架和车轮组,车轮组设置在车骨架的底部并与轨道连接,车骨架的顶部形成有安装平台;运输载体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的容纳盒和设置在容纳盒上的锁紧件,锁紧件用于锁紧容纳盒以使容纳盒便于承载渣土,通过开启锁紧件以使容纳盒展开形成用于放置建材的承载台。容纳盒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使用状态的改变,当需要运输渣土时,通过锁紧件将容纳盒拼接,利用容纳盒的容纳腔承载运输渣土,当需要运输建材时,则通过开启锁紧件使得容纳盒展开,形成便于放置建材的承载台。进而实现即能方便运输渣土也能实现方便转运建材。

技术研发人员:沈臻鑫,周艳文,欧阳鹏博,曹超,肖洪波,吴海清,付雄,凌峰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