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杆钻机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5021发布日期:2024-02-20 21:1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预应力锚杆钻机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锚杆钻机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常常需要在城市繁华地段修建地铁隧道,由于地面建筑物及管线情况非常复杂,暗挖车站隧道下穿重要道路或重大管线时,需要格外注意沉降对上部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保证施工安全。现有工艺中通过预应力锚杆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控制隧道及地面变形,从而保证大跨度暗挖车站施工安全。

2、现有技术的大跨度暗挖车站预应力锚杆施工时需要更换专用的锚杆钻机进行施工,施工成本较高,现有技术的锚杆钻机体积大、质量重,需要两个施工人员配合操作使用,对施工人员的相关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十分不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预应力锚杆钻机连接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应力锚杆安装需要更换专用的锚杆钻机、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锚杆钻机连接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应力锚杆安装需要更换专用的锚杆钻机、操作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预应力锚杆钻机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的一端和第二连接头的一端同轴固连构成连接装置主体;第一连接头的另一端内形成有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与气动凿岩机的输出端相匹配,使第一连接头通过第一连接槽与气动凿岩机的输出端同轴固连;第二连接头的另一端内形成有第二连接槽,预应力锚杆杆体的一端同轴插接在第二连接槽内。

4、所述的第一连接头是截面为矩形的长条状结构,使第一连接槽呈矩形槽结构,且该矩形槽结构与气动凿岩机的输出端相匹配。

5、所述的第二连接槽是截面为圆形的长条状结构,且该圆形的边缘处周向均布有固定卡齿,使预应力锚杆杆体通过固定卡齿卡紧插接在第二连接槽内。

6、所述的预应力锚杆杆体的截面为六肋螺旋槽钢筋。

7、所述的第一连接头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头的外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为一体结构。

8、所述的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同轴设置。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第一连接头,利用第一连接槽与气动凿岩机的输出端匹配插接,使气动凿岩机的输出端带动连接装置主体同步转动,不会相对转动或松脱,从而便于控制预应力锚杆杆体在大跨度暗挖车站施工中的转动安装,无需更换专用的锚杆钻机,降低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通过便捷简单的插接形式能减少人力和工时的消耗,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气动凿岩机的体积小且质量轻,便于携带,提高施工的便捷性。

11、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第二连接头,利用第二连接槽与预应力锚杆杆体匹配插接,并通过固定卡齿抵紧,使气动凿岩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装置本体带动预应力锚杆杆体同步转动,不会相对转动或松脱,将预应力锚杆送入孔位的同时充分搅拌和接触锚固剂,实现预应力锚杆的可靠安装,充分发挥围岩的承载能力,加快对围岩施加应力,减少开挖过程中的坍塌事故,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保证预应力锚杆施工质量,且通过便捷简单的插接形式能进一步减少人力和工时的消耗,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预应力锚杆的高效安装施工,使用范围更广。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锚杆钻机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第一连接头(1)的一端和第二连接头(2)的一端同轴固连构成连接装置主体;第一连接头(1)的另一端内形成有第一连接槽(101),第一连接槽(101)与气动凿岩机的输出端相匹配,使第一连接头(1)通过第一连接槽(101)与气动凿岩机的输出端同轴固连;第二连接头(2)的另一端内形成有第二连接槽(201),预应力锚杆杆体的一端同轴插接在第二连接槽(2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锚杆钻机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连接头(1)是截面为矩形的长条状结构,使第一连接槽(101)呈矩形槽结构,且该矩形槽结构与气动凿岩机的输出端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锚杆钻机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连接头(1)、第二连接头(2)、第一连接槽(101)和第二连接槽(201)同轴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杆钻机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第一连接头(1)的一端和第二连接头(2)的一端同轴固连构成连接装置主体;第一连接头(1)的另一端内形成有第一连接槽(101),第一连接槽(101)与气动凿岩机的输出端相匹配,使第一连接头(1)通过第一连接槽(101)与气动凿岩机的输出端同轴固连;第二连接头(2)的另一端内形成有第二连接槽(201),预应力锚杆杆体的一端同轴插接在第二连接槽(201)内。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重预应力锚杆安装需要更换专用的锚杆钻机、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国,张路,张钛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