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5782发布日期:2024-03-25 18:3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


背景技术:

1、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地下空间规划建造,盾构法施工因其优越性而广泛使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机械法联络通道适用于软土、粉细砂、高富水砂卵石、风化岩层、复合地层等多种地质环境,可采用小盾构法施工。盾构法联络通道掘进施工无法使用常规出土方式出土,在施工时,渣土运输采用渣土车向外输送渣土,通过人力推动渣土车将渣土推运至靠近主隧道位置,通过台车上部单粱吊机将渣土车上的渣土转运至主隧道运输车上,再由主隧道运输车外运。目前,通过单梁吊机吊起渣土车转运渣土至主隧道运输车过程中,因渣土具备一定的黏性而不易被从渣土车中倒出,需人为倾倒渣土车才能较为干净倒出渣土,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渣土车在联络通道和主隧道之间的行走轨道行走时,轨道及渣土车车体底部往往会产生较多泥水混合物及泡沫,清理不及时形成泥块,阻碍渣土车正常移动,既造成渣土车动力损耗,又影响隧道内文明施工。因此,需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现有技术中有名称为“盾构施工渣土清理机及其使用方法”、公开号为“cn111305864a”的技术,该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施工渣土清理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水箱、控制电柜、水泵、支架、泥浆泵、高压水枪和电源接头;将清理机通过车钩与隧道电瓶车相连,保持操作人员面向行进方向;将清理机水箱装满水;就控制电柜的电源接头插入电瓶车取电口取电;操作人员就位,清理机在隧道电瓶车牵引下行进;遇渣土,操作人员打开水泵和泥浆泵,手持高压水枪对准盾构管片上的渣土冲击,使渣土形成渣土浆,由泥浆泵将渣土浆吸入隧道电瓶车的车斗;在隧道出口处取下车钩插销,卸下清理机,停放在轨道端头进行清洗及必要的维护,龙门吊起吊并倾倒隧道电瓶车车斗。本发明能够经济、快速、高效的解决盾构施工渣土不便清理、污染隧道施工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实现渣土从渣土车内向主隧道运输车的倒出转运,提高卸渣效率,同时便于对行走轨道上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清理,不需要专门清理,保障渣土车顺畅行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

2、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包括车体,车体为上下贯通的结构,车体底部一侧通过铰接件活动连接底板,底板下表面设置移动轮,底板下表面设置底部清污刷,底板上设置卡扣组件ⅰ,车体底部设置与卡扣组件ⅰ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卡扣组件ⅱ。

4、所述的车体设置为呈方形体的结构,车体的车体后侧底部通过铰接件活动连接底板的底板后侧。

5、所述的车体的车体前侧底部、车体左侧底部、车体右侧底部分别设置卡扣组件ⅱ,底板的底板前侧、底板左侧、底板右侧分别设置卡扣组件ⅰ。

6、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布置在行走轨道上。

7、所述的行走轨道位于主隧道和联络通道之间。

8、所述的底板上表面边沿部设置橡胶止水条。

9、所述的底板设置为能够和车体底部贴合连接的结构。

10、所述的底板和车体底部贴合连接时,底板上的每个卡扣组件ⅰ设置为能够与车体上对应一个卡扣组件ⅱ卡装连接的结构。

11、所述的底板上的卡扣组件ⅰ设置为伸缩气缸的结构,车体上的卡扣组件ⅱ设置为带限位卡槽的结构。

12、所述的底板下表面的底部清污刷覆盖底板下表面。

13、所述的底板下表面设置两组移动轮组,每组移动轮组包括多个移动轮,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布置在行走轨道上时,每组移动轮组的多个移动轮支撑卡装在对应轨道上。

1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对渣土车的结构进行改进,渣土车包括车体和底板,车体为上下贯通的结构,车体底部一侧通过铰接件活动连接底板,底板下表面设置移动轮,底板下表面设置底部清污刷,底板上设置卡扣组件ⅰ,车体底部设置与卡扣组件ⅰ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卡扣组件ⅱ。这样,当需要使用渣土车进行渣土运输时,先将底板和车体底部贴合连接。此时,每个底板上的每个卡扣组件ⅰ与车体上对应一个卡扣组件ⅱ卡装连接,实现底板与车体底部的可靠连接,车体和底板形成可靠的渣土车箱体,可以倒入渣土到渣土车箱体内,而后渣土车被移动到靠近主隧道位置,通过单梁吊机吊起渣土车转运至主隧道运输车上方位置,而后控制卡扣组件ⅰ和对应的卡扣组件ⅱ分离,对底板的约束消失,底板沿着铰接件转动,底板打开,渣土车箱体内的渣土落下,落到主隧道运输车内,实现渣土的倾倒。这样,在倒出渣土过程中,底板处于倾斜状态,有效确保渣土车箱体内的渣土较为干净倒出,避免残留,因此也就不需要人工清理,提高转运效率。而后,通过单梁吊机带动渣土车移动至行走轨道位置,在渣土车下移过程中,移动轮落在行走轨道上,此时底板重新贴合车体底部,再控制卡扣组件ⅰ和对应的卡扣组件ⅱ卡接,即重新组合成可以用于渣土存放的渣土车箱体,再次进行渣土转运。而在渣土车返回联通隧道过程中,底板下表面的底部清污刷会作用在行走轨道上,将行走轨道上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清理,不需要人工清理,降低劳动强度,也不需要专门进行清理,有效保障渣土车可靠进行渣土转运作业。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车体(1)为上下贯通的结构,车体(1)底部一侧通过铰接件(6)活动连接底板(9),底板(9)下表面设置移动轮(10),底板(9)下表面设置底部清污刷(7),底板(9)上设置卡扣组件ⅰ(5),车体(1)底部设置与卡扣组件ⅰ(5)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卡扣组件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1)设置为呈方形体的结构,车体(1)的车体后侧(11)底部通过铰接件(6)活动连接底板(9)的底板后侧(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1)的车体前侧(13)底部、车体左侧(14)底部、车体右侧(15)底部分别设置卡扣组件ⅱ(8),底板(9)的底板前侧(16)、底板左侧(17)、底板右侧(18)分别设置卡扣组件ⅰ(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布置在行走轨道(2)上,行走轨道(2)位于主隧道(20)和联络通道(19)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9)上表面边沿部设置橡胶止水条(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9)设置为能够和车体(1)底部贴合连接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9)和车体(1)底部贴合连接时,底板(9)上的每个卡扣组件ⅰ(5)设置为能够与车体(1)上对应一个卡扣组件ⅱ(8)卡装连接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9)上的卡扣组件ⅰ(5)设置为带伸缩气缸的结构,车体(1)上的卡扣组件ⅱ(8)设置为带限位卡槽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9)下表面的底部清污刷(7)覆盖底板(9)下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9)下表面设置两组移动轮组,每组移动轮组包括多个移动轮(10),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布置在行走轨道(2)上时,每组移动轮组的多个移动轮(10)支撑卡装在对应轨道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包括车体(1),车体(1)为上下贯通的结构,车体(1)底部一侧通过铰接件(6)活动连接底板(9),底板(9)下表面设置移动轮(10),底板(9)下表面设置底部清污刷(7),底板(9)上设置卡扣组件Ⅰ(5),车体(1)底部设置与卡扣组件Ⅰ(5)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卡扣组件Ⅱ(8)。本技术所述的隧道施工渣土车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实现渣土从渣土车内向主隧道运输车的倒出转运,提高卸渣效率,同时便于对行走轨道上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清理,不需要专门清理,保障渣土车顺畅行走。

技术研发人员:梅诗源,游关军,杨杰,刘翼豪,张虎,李刚,万宝林,刘嘉锐,谭竹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