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清渣结构的旋挖钻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00381发布日期:2024-04-30 17:10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清渣结构的旋挖钻钻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清渣结构的旋挖钻钻头。


背景技术:

1、挖钻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工艺,广泛用于市政建设、公路桥梁、高层建筑等地基础施工工程,配合不同钻具,适应于干式短螺旋,或湿式回转斗及岩层岩心钻的成孔作业。

2、目前,公告号为cn219548827u的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旋挖钻机的旋挖钻斗渣土清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分节液压千斤顶以及圆形推土板,圆形推土板安装在旋挖钻斗的内部,分节液压千斤顶安装在旋挖钻斗的顶部位置且其前端贯穿旋挖钻斗并与圆形推土板连接,圆形推土板可在分节液压千斤顶的驱动下在旋挖钻斗内移动。该优点是:能够将旋挖钻斗内的渣土充分清理出去,清理效果好;实现无振动与噪音地清理,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对既有旋挖钻斗进行简单改进即可实施,应用范围广,适于推广。

3、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现有的旋挖钻在进行清渣时效果较差,且不便于对钻斗内壁上的残渣进行清理,存在不能对钻斗内壁上的残渣进行刮除,影响后续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清渣结构的旋挖钻钻头,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清渣结构的旋挖钻钻头,包括安装座,其为圆柱体,安装座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钻斗,其为圆柱体,钻斗设置在安装座下方,钻斗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和推板,钻斗底部设置有旋挖机构;其中,安装座的顶部且位于连接柱两侧各设置有一根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输出轴向下穿过安装座延伸至钻斗内与推板固定连接,且推板与钻斗内壁滑动连接。

3、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推板与钻斗之间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推板外壁连接,且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4、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滑块底部设置有刮刀,刮刀与滑槽相适配。

5、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推板底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箱,电机箱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向下延伸至电机箱下方且与转动座转动连接,转动座上设置有连杆,转动座位于连杆中部,连杆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刮板,刮板与钻斗的内壁滑动连接。

6、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旋挖机构包括钻盖,钻盖设置在钻斗底部的中心位置,钻盖上开设有两个进料口,钻盖底部设置有斗齿,斗齿与进料口对应设置。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8、1、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电动伸缩杆和推板的配合,能够实现两个电动伸缩杆能够带动推板向下移动,能够实现推板将钻斗内壁上粘附的较大渣土颗粒进行向下推送清理的目的;

9、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转动座、连杆和刮板的配合,能够实现通过管板对钻斗内壁上粘附较细小的渣土进行刮除,能够实现对钻斗内壁上的渣土进行充分清除的目的,能够实现避免后期使用效果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清渣结构的旋挖钻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清渣结构的旋挖钻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5)与钻斗(2)之间设置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设置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与推板(5)外壁连接,且所述滑块(14)与滑槽(15)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清渣结构的旋挖钻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4)底部设置有刮刀(16),所述刮刀(16)与滑槽(15)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清渣结构的旋挖钻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5)底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箱(6),所述电机箱(6)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轴向下延伸至电机箱(6)下方且与转动座(8)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8)上设置有连杆(9),所述转动座(8)位于连杆(9)中部,连杆(9)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刮板(10),所述刮板(10)与钻斗(2)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清渣结构的旋挖钻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机构包括钻盖(11),所述钻盖(11)设置在钻斗(2)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钻盖(11)上开设有两个进料口(13),所述钻盖(11)底部设置有斗齿(12),所述斗齿(12)与进料口(13)对应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清渣结构的旋挖钻钻头,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为圆柱体,安装座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钻斗圆柱体,钻斗设置在安装座下方,钻斗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和推板,钻斗底部设置有旋挖机构,安装座顶部且位于连接柱两侧各设置有一根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轴向下穿过安装座延伸至钻斗内与推板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两个电动伸缩杆和推板的配合,能够实现两个电动伸缩杆能够带动推板向下移动,能够实现推板将钻斗内壁上粘附的较大渣土颗粒进行向下推送清理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刚,迟强,王飞,赵扬,包益波,杨建文,巩帅帅,王艳涛,席银宝,赵永攀,宋晋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4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