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打捞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188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打捞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多功能打捞筒用于石油、地质钻井井下落物打捞,属于钻井作业工具。
历来在钻井井下落有金属物或其它硬物时,一般采用强磁打捞器、反循环打捞篮或磨鞋来处理井下落物。由于打捞时处理的手段不同,因而需要反复更换打捞工具,这样费工费时,操作劳动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打捞成功率高、操作方便的多功能打捞筒。其具有强磁打捞器、打捞篮、划井眼及磨鞋的功能。一次下入井内,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打捞处理,克服上述打捞器具只具有单一功能带来不便的缺陷。


图1.多功能打捞简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捞杯1上下各有一孔洞,外园下部有螺纹,中部对称开有2个销钉孔10,其中心沿轴线有一内六方孔。接头2内有通孔,孔上部有螺纹,其中下部为外六方体,并在外六方体的两对应面上有销孔,下部有螺纹。分水接头3的外园中部嵌有密封圈13,其内部为台阶孔且上部为内螺纹,分水接头3的下部有4-8个对称的向下倾斜的分水口11。外筒5的下部连接引鞋6,引鞋6外部为凸棱体,并在凸棱上镶有硬质合金,其下端为内收缩口,端面有牙齿。外筒5的下部有8-16个孔12。内筒7下面设有爪子8,爪子8的爪为10-16个。
接头2的外六方体插入捞杯1的内六方孔,并通过销钉4及外六方上的销孔锁定;分水接头3上部插入捞杯1的下孔,通过螺纹与接头2连接,在分水接头3的分水口11下面止口上套装有内筒7,内筒7下面设有爪子8;捞杯1通过外园下部的螺纹连接外筒5和引鞋6的连接体;接头2的内孔中装有投球9。
实施例当井下有落物时,把多功能打捞筒安装在钻杆前端随钻杆柱下入井内,在入井过程中如遇阻可旋转钻具,通过引鞋6的凸棱体上的硬质合金划扩井眼。下钻到井底后,开泵冲洗内筒7,然后投球9,反循环钻井液下放钻具使爪子8套落物,再加压使接头2在捞杯1内向下滑动剪断销钉4,内筒7及爪子8下行,爪子8通过引鞋6的内收缩口合拢抓住落物,即可起钻。在爪子8套抓落物的同时,捞杯1始终在利用强磁捕捞散开的金属落物,并盛放于其向上的孔洞内。引鞋6下端的齿在打捞过程中可在井底进行研磨,破碎不易捞出的物件。由于内筒7与外筒5相对滑动,故软硬地层都可以使用。若研磨进尺多了,爪子8可包住岩芯,拔断岩芯起钻。从而实现一次将落物打捞干净。在循环钻井液时,钻井液通过接头2的内孔和分水口11及孔12冲洗井底。
权利要求1.一种由接头、捞杯、内套筒、外套筒构成的多功能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接头2的外六方体插入捞杯1的内六方孔,并通过销钉4及外六方上的销孔锁定,分水接头3上部插入捞杯1的下孔,并通过螺纹与接头2连接,分水接头3的分水口11下面的止口上,套装有内筒7,内筒7下面设有爪子8,分水接头3外园上嵌有密封圈13,捞杯1通过外园下部的螺纹连接外筒5与引鞋6的连接体,引鞋6的外部为凸棱体并在凸棱上镶有硬质合金,其下端为内收缩口,端面有牙齿,接头2的内孔中有投球9,分水接头3的下部有对称的向下倾斜的分水口11,外筒5的下部有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打捞筒,其特征在于分水接头3的分水口11为4-8个,外筒5下部的孔12为4-16个,爪子8的爪为10-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打捞成功率高的多功能打捞筒。其具有强磁打捞器、打捞篮、划井眼及磨鞋的功能。其主要技术特征为接头连接捞杯、分水接头、内筒、外筒、引鞋及爪子等,可做划扩井眼、研磨、抓捞、强磁捕捞的工作。一次下入井内,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打捞处理。
文档编号E21B31/00GK2045421SQ88217830
公开日1989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31日
发明者任俊, 孙虎生 申请人: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四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