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胀式缝管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212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胀式缝管锚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阻止巷道围岩裂隙发育、进行深部止裂,提高摩擦力的自胀式缝管锚杆。
目前煤矿使用的缝管锚杆其结构由锥形端头杆体、弹力缝及套装在杆体下端的托板和焊接在杆体末端的挡环组成。但是其中托板、挡环加工费时费料,且易锈蚀,降低了使用年限,再者由于杆体内部为空心,变形量较大,易使围岩松动。本实用新型锚杆就克服了上述存在的不利因素,使锥形端头锚杆杆体与托板一体化,取消了托板和挡环的独立结构,既减少工序,又节约钢材。而且在杆体内充填膨胀材料,提高了锚杆的刚度,使变形量减小,因而承载能力和耐锈蚀能力及使用年限都有所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胀式缝管锚杆。
本实用新型的自胀式缝管锚杆,其结构有锥形端头的杆体、弹力缝,杆体下端开有三至四条尾翼槽,可翻做托板,杆体内充有自胀夹层材料。杆体为主要承载部件,以它的力学属性来阻止围岩开裂的发展,加固破碎围岩,提高其变形、位移阻力。锥形端头为打入岩石的过渡段,易于插入锚孔,在安装打入时可以保证锚杆杆体对孔壁施加挤压应力。弹力缝保留了锚杆杆体的自胀力,并为自胀夹心层发挥作用打下了基础。尾翼可在冲击钎作用下翻做托板,托板呈弧形紧扣岩面,维护孔口岩石不至脱落,产生倒楔效应,保证了尾翼做为托板的作用。由于杆体受锥形端头传递的挤压力形成的首次摩擦阻力尚感不足,故采用加入主要由占70~80%的粗颗粒氧化钙、15~27%的水泥、3~5%石膏所组成的自胀夹心层,实施第二次加压以提高摩擦阻力,而且自胀材料对锚杆耐锈蚀起很大作用。


如下图1为锚杆(尾翼无张开状态)的结构视图。
图2为锚杆(尾翼张开状态)的剖面视图。
图3为图1锚杆A-A向剖面图。
图4为图1锚杆(尾翼张开状态)的仰视图。
图5为图1锚杆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首先按需要剪裁一块长1500mm、宽115mm的薄钢板条,用冲床冲出两端的缺口,制成加工锥形端头1和尾翼4的钣料。再用普通装卸轴承的千斤顶和上下模具将钣料加工成U型半成品。最后再用另一组凹型模具,将U型半成品压制成缝管锚杆的杆体形状。压制成的杆体3外径为φ43mm、弹力缝2宽13mm,锥形端头1直径φ32mm、长50mm,尾翼4缝长60mm,使用时可将尾翼4翻做托板。
本实用新型的锚杆使用方法如下采用风钻及圆头冲击钎将锚杆打入岩石孔内。锚杆打入锚孔后,在孔口利用圆头冲击钎来回摆动,将尾翼4张开,成弧形紧扣岩面,产生倒楔效应,进而增大抗拔力。再将自胀夹层6材料的粉状干料配成一定比例(氧化钙占70%、水泥占27%、石膏占3%)与砂拌均后,装入注浆器内经混水管喷入锚杆体内,注满为止。至此锚杆就牢固地紧扣在岩石内,起到支护巷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可利用普通钢材加工成型,由于锚杆结构一体化,加工容易、节省材料、成品率高,适用于小型矿井自产自用。
2.由于自胀夹层的作用,使锚杆抗锈蚀性、抗剪切、抗弯能力增强,使用寿命长。
3.使用方便,设备简单,操作省力省时。
4.由于锚杆尾翼托板紧贴岩石顶邦无外露部分,减少巷道无效高度及不安全因素。
5.在破碎岩层以内,可超前打入支护顶板,对防止爆破超挖有较好的技术安全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自胀式缝管锚杆,由锥形端头1的杆体3、弹力缝2组成,其特征(1)杆体3内充有自胀夹层6材料,主要由粗颗粒氧化钙、水泥、石膏组成;(2)杆体3下端开有三至四条尾翼槽,使用时可翻做托板4,托板4成弧形紧扣岩面,产生倒楔5效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其自胀夹层6材料的组成比例为氧化钙占70~80%、水泥占15~27%、石膏占3~5%。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阻止巷道围岩裂隙发育、进行深部止裂,提高摩擦力的自胀式缝管锚杆。其结构由锥形端头的杆体、杆体末端有几条尾翼可翻做托板和杆体内充有自胀夹层材料。由于结构的一体化,使加工简单、节省钢材、使用方便,提高了锚杆本身的耐锈蚀性、抗剪、抗弯能力。
文档编号E21D21/00GK2055539SQ8920458
公开日1990年4月4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19日
发明者弭庆录, 刘文锋, 钱谨华 申请人: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