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沉管灌注桩扩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287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沉管灌注桩扩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沿长度扩大桩身或扩大桩底的扩桩装置。
中国专利89217296.7提供一种既可以扩大桩底又可以扩大桩身任意部位的扩桩装置,由套管、附加套筒、活瓣、限位板以及活动铰构成,其中附加套筒固定套装在套管末端的外侧,两者端部齐平,活瓣与套管之间用活动铰连接,活瓣内侧焊有一个兼作加强筋的限位板。活瓣在套管向土层进管或套管内注有混凝土情况下进管时自动闭合,当套管上提或套管内注有混凝土情况下上提时,活瓣自动张开。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桩质量高。其缺陷是(1)、仅适用于振动法筑桩,对于其他筑桩法不适用;(2)、活瓣张开幅度受结构上的限制,倾泻混凝土时,活瓣仍向轴心倾斜,倾泻的混凝土受到活瓣阻力,致使倾泻不顺畅,影响筑桩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倾泻流畅、且对于锤击法、静压法、振动法构筑沉管灌注桩皆为适用的多功能沉管灌注桩扩桩装置。
图面说明图1为一种多功能沉管灌注桩扩桩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钢模管2——外套管
21——开在外套管上的轴向滑槽3——销5——活瓣6——连杆71、72、73——铰支。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中4为固定在外套管2内侧的内套管。
图3为本扩桩装置活瓣5闭合状态图。
以下结合
,详细描述本方案的具体内容。
本设计的多功能沉管灌注桩扩桩装置,是对中国专利 89217296.7方案的重大改进,适用于锤击法、静压法、振动法构筑沉管混凝土灌注桩,可筑成沿长度扩大桩身的葫芦状桩,或扩大桩底的扩底桩。如图1、图2所示,本扩桩装置包括钢模管1,外套管2,销3,内套管4,活瓣5,连杆6以及铰支71、72、73。其中,外套管2与钢模管1之间采用开在外套管2上的若干个轴向滑槽21和焊接在钢模管1上的若干个销3连接,外套管2下端部的内侧设有一个用于传递作用力的内套管4,活瓣5中部与外套管2的下端部之间用铰支71连接,连杆6的一端通过活动的铰支72与活瓣5上端部连接,连杆6的另一端采用铰支73与钢模管1连接。
铰支71、73分别处于同一高度上,且等间隔布置,活瓣5采用3个或4个,连杆6和轴向滑槽21选用合适的长度,张开后的活瓣5,其内侧必须处于钢模管1内侧母线的延长线上。内套管4的布置方式示于图2。
成桩工艺过程与中国专利89217296.7相同。
扩大后的桩头直径D可用下式估算D=nΣhi+ΣhinΣhi·d·n(单位cm)]]>式中n——扩底提管压管重复次数hi——各次提管高度(单位m)d——钢模管内径(单位cm)η——增大系数,η=1.0~1.1钢模管1下压时,外套管2与钢模管1之间相对移动,内套管4与钢模管1相接触,传递作用力,避免销3承受负荷。图3为本扩桩装置活瓣5闭合状态图。
同现有技术比较,本扩桩装置的优点是1、功能增多,适用性广,除适用于振动法成桩外,还适用于锤击法、静压法成桩工艺。
2、活瓣5张开后,活瓣5内侧与钢模管1内侧成一直线,混凝土倾泻顺畅无阻力。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沉管灌注桩扩桩装置,包括钢模管,外套管,活瓣以及铰支,其特征在于该扩桩装置由钢模管1、外套管2、销3、内套管4、活瓣5、连杆6以及铰支71、72、73组成,其中外套管2与钢模管1之间采用开在外套管2上的若干个轴向滑槽21和焊接在钢模管1上的若干个销3连接,外套管2下端部内侧设有一个用于传递作用力的内套管4,活瓣5中部与外套管2下端部之间用铰支71连接,连杆6的一端通过铰支72与活瓣5上端部连接,其另一端采用铰支73与钢模管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扩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活瓣5采用3个或者4个。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扩桩装置,其特征在于铰支71和铰支73分别处于同一高度上,且等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扩桩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6和轴向滑槽21选用合适的长度,张开后的活瓣5内侧必须处于钢模管1内侧母线的延长线上。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沉管灌注桩扩桩装置,设有一个可沿轴向移动的外套管2和一个传递作用力的内套管4。适用于锤击法、静压法、振动法成桩工艺,构筑沿长度扩大桩身的葫芦状桩。或扩大桩底的扩底桩,成桩过程中混凝土倾泻顺畅。
文档编号E02D5/34GK2088124SQ90217130
公开日1991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27日
发明者顾尧章, 孔清华, 桂淞莉, 余祖国, 庄作成, 顾明 申请人:顾尧章, 孔清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