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工字钢翼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447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矿用工字钢翼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回采准备巷道支架的配件,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矿用工字钢梯形腿可缩支架与拱形铰接可缩支架上的矿用工字钢翼卡。
现有的煤矿回采准备巷道虽然开始在局部矿井采用矿用工字钢梯形腿可缩支架与拱形铰接可缩支架。但此种支架采用的卡环结构不尽合理,因为采用这种卡环连接两矿用工字钢时,须把其中一根矿用工字钢加工成有一定斜度的锥状,给加工带来一定的麻烦。同时,两矿用工字钢连接部分的强度有一定削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矿用工字钢翼卡,是采用两翼板直接插入的形式,并在其结构上留有腹板卡口,减少工字钢端部锥状的加工环节。其结构简单,不仅可以简化工艺,也方便了安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矿用工字钢翼卡是由翼卡体和连板构成,翼卡体分两块左右对称,中间靠一侧有一连板连接。翼卡体两块之间留有工字钢腹板宽度的间距,使矿用工字钢腹板可在其中穿插。翼卡体内有卡口,卡口的横截面形状与两矿用工字钢翼板对叠后的叠合部位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使矿用工字钢的翼板在其中穿插。矿用工字钢翼板的上部前卡口可同时插入两根对叠的矿用工字钢翼板,下部尾套可插入一根矿用工字钢翼板。
矿用工字钢翼卡的结构简单,不须对矿用工字钢端部加工成锥状,可直接插入联接。它制造工艺简单,可有效地保证两矿用工字钢联接后的可缩性及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府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参照图4。矿用工字钢翼卡14将矿用工字钢15和矿用工字钢16联接在一起,矿用工字钢15的其中之一翼板与矿用工字钢翼卡的尾套间隙配合,并贯穿矿用工字钢翼卡;矿用工字钢16的其中之一翼板与矿用工字钢15的翼板对叠后与矿用工字钢翼卡的前卡口间隙配合,矿用工字钢的腹板置于矿用工字钢翼卡的腹板卡口中。矿用工字钢翼卡不仅起到矿用工字钢联接的作用,而且当矿用工字钢可缩支架受力后,可达到可缩的目的。
参照
图1、图2、图3。矿用工字钢翼卡是由翼卡体1、5和连板2构成。翼卡体1、5处于对称面3的两侧。翼卡体1与翼卡体5之间有腹板卡口4、7。腹板卡口4、7的间距是通过翼卡体1、5的一侧连接翼卡体1和翼卡体5的连板而固定为一体。翼卡体1、5的一侧连接翼卡体1和翼卡体5的连板而固定为一体。翼卡体1、5内的卡口6、8分为前卡口11和尾套13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前卡口,其横截面9的形状与两矿用工字钢翼板对叠后的叠合部分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下部分尾套13的横截面10的形状与矿用工字钢其中之一的翼板横截面形状相同。连板2内侧平面12所处的位置以矿用工字钢翼板能与尾套13配合及通过前卡口为宜。连板高度为矿用工字钢翼卡总高的1/5-2/3,最佳2/5。矿用工字钢与矿用工字钢翼卡的卡口6、8配合的松紧程度以能使矿用工字钢能通过且保持一定的摩擦阻力为宜。在装配中,只须将矿用工字钢打入矿用工字钢翼卡体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工字钢翼卡,它是由翼卡体(1)、(5)和连板(2)构成,其特征在于a.翼卡板(1)、(5)处于对称面(3)的两侧,翼卡体(1)与翼卡体(5)之间留有腹板卡口(4)、(7),腹板卡口(4)、(7)的间距是通过在翼卡体(1)、(5)的一侧连接翼卡体(1)和翼卡体(5)的连板而固定。b.翼卡体(1)、(5)内的卡口(6)、(8)分为前卡口(11)与尾套(13)两部分,前卡口(11)的模截面(9)的形状与两矿用工字钢翼板对叠后的叠合部位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尾套(13)的横截面(10)的形状与矿用工字钢翼板横截面形状相同。c.连接(2)内侧平面(12)处所的位置以矿用工字钢翼板能与尾套(13)配合通过前卡口为宜,连接(2)的高度为矿用工字钢翼卡总高的1/5-2/3,最佳2/5,最佳2/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工字钢翼卡,它同时联接两根矿用工字钢,而不须对矿用工字钢采取任何工艺手段。它的前卡口可同时对叠穿入两根矿用工字钢,其中一根从矿用工字钢翼卡尾套中穿过,另根只将端部与矿用工字钢翼卡配合。它本身的结构合理,联接强度大,制造工艺简单,也为矿用工字钢的使用提供了不再加工的方便。
文档编号E21D15/00GK2134486SQ9222906
公开日1993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31日
发明者李大伟, 郑巧荪, 武三义 申请人:平顶山矿务局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